小学一年级时,我每天下课后的例行生活都一样。我会步行五分钟,穿过繁忙的高楼和挤满机车的台北市区,回到公寓老家,祖父母会在那里迎接我。进家门后,奶奶总是提醒我要先拜祖先,才能玩我的变形金刚。我拿起一住香,双手合十,对着客厅中央的祖先神龛简单的祈祷。
我向祖先祈求健康、财富和好成绩,接着享用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饼干。人生很美好,我有勤奋工作的父母供应我日常所需、有祖父母照顾我的生活,还有祖先祝福并保护我的人生。
那时的我未曾听过福音,而从祖父母那里听到关于基督教的评论都是负面的:基督徒想要我的钱,以及基督教本身就“不是我们的道路/方式”。我们的道路是华人民间信仰——结合儒家思想、道教元素,还有众多神明、祖先和萨满仪式。
母亲总是教导我,有一位叫做耶稣的神明,向祂祈求很有效,所以我也将祂加入我的神明名单里。直到高中时期,一位同学和我分享福音后,我才将生命交给这位基督教的上帝。
大约30年后,我撰写《宗教信仰与福音传播:从台北民间信仰中获得的启示》(Religiosity and Gospel Transmission: Insights from Folk Religion in Taipei)一书,探索民间信仰如何塑造台湾人的世界观,以及基督徒能如何更有效地和台湾人传福音。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基督徒仅占台湾人口的6%,民间信仰的信徒则占44%。台湾是全球民间信仰信徒比例第三高的国家。
虽然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故乡台湾,但华人民间信仰是全球汉裔华人之中广泛存在的信仰体系。具体的实践可能因地理位置而异,但人们的观念和宗教信念,比如风水或灵界/无形世界,确实十分相似。
透过在台北街头和庙宇与25位民众的访谈,我逐渐发现基督教需要为深信民间信仰的台湾人(无论他们多么深信)解答两种关键的问题:基督教是如何与灵界互动的?基督教如何帮助台湾人度过日常生活?
传福音给相信灵界存在的人
华裔美国社会学家杨庆堃(C. K. Yang)指出,华人民间信仰是一种“分散型宗教(diffused religion)”,意思是这种信仰渗透至日常生活中,以一种制度化的宗教通常无法做到的方式交织在世俗空间里。例如,在全球华人社区中,一间新的商店开幕时,常会见到店家向特定的神明供奉食物和香,祈求祝福和生意兴旺。
这也意味着,“现代化(modernity)”并未像在世界其他地方那样消除民间信仰,而是对华人的宗教性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民间信仰使世俗机构和社会群体“充满超自然色彩的丰富民俗特色”,杨庆堃在《华人社会的宗教》中写道:“(华人)整体的社会环境具有神圣氛围,启发人们的感觉,认为神明与人一起参与在塑造传统生活方式的过程。”
民间信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机构(包括政府办公室和学校)中的普及,使其成为台湾人集体意识的一部分,与政治事务一样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台湾人仍“被超自然的魅力吸引”,而是如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世俗时代》中所说的那样,所谓的“超自然”已然成为一种人们接受的日常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福音的呈现应直接触及鬼怪、灵体、地方神祇和祖先等构成台湾人现实生活的力量。
例如,每年某些日子里,台北街头会挤满扛着地方神像的人,从一座庙宇游行到另一座庙宇。台湾民间信仰知名学者林茂贤解释,这些游行在灵性上类似于警察巡逻,目的是“驱邪安民”。
而如果福音无法做到“驱邪安民”,福音在台湾便会被视为毫无用处。根据我的访谈,台湾许多地方的人至今仍真实地担忧鬼怪和邪灵。因此,教会需要更健全的驱魔神学及实践。福音不应只是关于来世的保险,更应成为对抗现实或感知中的灵界力量的保护。
一个实际的例子是,让非基督徒知道“耶稣的名”能驱逐所有可能侵扰家宅的恶灵,或向耶稣祷告的力量能成就其他灵体或神明所不能成就的事。
台湾的灵恩派教会早已能做到这一点。 Judith C. P. Lin在《1945至1995台湾灵恩运动》一书中指出,由于无形的灵界在台湾人日常生活里是种常态,多数台湾教会“理解圣经里记载的关于信仰的超自然层面为‘可以在现世品尝和经历的现实’”。她认为,这也是灵恩运动在台湾迅速成长的原因,并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台湾基督徒倾向灵恩派信仰。
在灵恩和非灵恩基督徒群体中,台湾基督徒经常为释放、奇迹性的医治以及在灵界争战中的保护而祷告。这些福音实践向台湾人揭示上帝的力量、祷告的方式、灵媒的危险等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
台湾教会自1980年代以来开始有灵恩相关的教导及实践。然而在我的访谈中,只有少数人提到基督徒曾向他们谈论关于无形的灵界。或许透过提及灵界的方式传递福音可以更多地运用于初次分享福音的情境中。一个能充分解答灵界问题的福音能在台湾获得更多回应。
福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接触台湾非基督徒时,另一个需要考量的重要面向,是他们向民间信仰的神祇祈求时所求的是什么。西方人传福音时多半专注于呈现更抽象的概念,如基督教如何提供罪的赦免、新生命和永恒的盼望,但台湾人更关心的是实际日常的需求。
例如,他们会向关圣帝君祈求升迁,向土地公祈求保护住宅免受小偷侵入,向月老祈求得遇佳缘。
和台湾人传福音时,需要说明福音是否能或如何能在这些实际需求上帮助他们。许多基督教传道人会敦劝我们过着符合福音的生活方式——即我们作为基督徒应如何按着所领受的恩典和责任而生活——但在日常生活中,福音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你的事业不景气时,福音是如何回应的?当你住在高犯罪的社区,福音如何保护你?当你38岁了却无法找到伴侣,福音能提供什么? “要更有信心”和“依靠耶稣”这些简单的回答,对于解决人们的真实困扰并不够具体。
一些去教会一段时间的基督徒已逐渐明白福音如何应用于特定情况,但非基督徒并不理解这一切。在我的访谈中,许多台湾非基督徒认为抽象的福音“无关紧要”、“愚蠢”或“自大”。有些人甚至误以为这只是另一种神秘咒语。除非我们所传的福音开始明确地回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数台湾非基督徒可能会继续对福音无感、认为福音没有说服力。
民间信仰能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境提供解答及具体的仪式。透过习俗、仪式和像清明节这样的特殊节日,台湾民间信仰提供人们安全感和具体的处境化保障。人们不需要掌握复杂的教义——只需去庙里向神明祈求即可。
因此,对多数台湾人而言,抽象的福音意义不大。许多台湾人需要的是更接地气的福音,能回应民间信仰的神明所能满足的需求:日常生活所需及感受。解决这些需求不是神明们的副业,而是他们存在的目的。
在台湾呈现福音的面貌时,应采取处境化的方式,呈现上帝为比妈祖更能保护渔民、比土地公更能守护土地、比观音更慈爱、比文昌帝君更关心学业、比月老更理解爱情的神。
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应稀释福音,或只将其定义为满足日常需求的手段。福音具有永恒的意义,将人带至与天父的关系中。福音的重点也不在于满足个人欲望,而是以天父的心意而活。若将满足日常需求的观点推向极端,会变成“成功神学(又称昌盛福音)”,不再关注耶稣所说的天国、忽视约翰对爱的教导,以及保罗呼吁我们过着配得上所蒙的召的生活的劝诫。
在耶稣的事工中,祂不仅满足人们外在的需求,也关怀他们灵性的需求。耶稣谈到当有人(不怀善意的)要求我们搬东西的情境(马太福音5:41)、谈到我们应如何缴税(马可福音12:17)以及如何宽恕他人(马太福音18 :21-22)。抽象的真理有时伴随着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有时则没有。即使是在登山宝训这样的大型公开讲道中,耶稣仍教导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和信奉民间信仰的台湾人传福音时,讨论他们的生命正面临哪些挑战十分重要。可以询问他们近期拜了哪些神祗、祈求了哪些事。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基督徒解释福音能如何直接回应他们所关切的事、上帝能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以及祂如何因着爱,为我们做出超越任何神明所能做的事。
有时,上帝并不会满足我们每一个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福音在这些议题上无话可说。例如,福音教导人们不必为金钱或工作升迁担忧,而是“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关于人身安全的问题,福音告诉我们,上帝“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诗篇91:11)。对于寻求伴侣的人,福音教导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哥林多前书13章)。
在充满民间信仰的文化中,让人们认识到耶稣基督的福音仍是必要且重要的,基督徒需要展示上帝比那些威胁着台湾人民的灵体和神祇更强大、更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这样的福音对台湾人而言才是真正的 “好消息”,是能在这个文化里扎根的呼召。
Tony Chuang(庄智超)是来自台湾的牧师、会议讲员、兼职讲师和商务总监,目前居住在马来西亚槟城。他获得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的博士学位。
此节选改编自Tony Chuang的《Religiosity and Gospel Transmission: Insights from Folk Religion in Taipei》。版权©2024 Langham Academic。未经出版社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重印本节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