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有奇迹,为什么不相信有外星人?

鉴于神迹存在的假设,基督徒可能更容易接受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3
Illustration by Christianity Today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在过去,所有关于无法解释的空中现象(英文为UFO/UAP,不明飞行物体)的故事只会出现在夸张或专门吸引流量的网站上,或是杂志架最底层不知名报社的报导里。但如今情况不同了,连主流新闻媒体都在报导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

和过去一样的是,标题依然很吸引人:美国政府找到载有“非人类生物”的坠毁太空船。甚至还有一本新出版的,如同《时代》杂志一篇文章标题所暗示的,该书详细描述了“政府正在研究外星人,以及他们为何有可能存在”。

也许现在是基督徒开始提出一些严肃的“假设性”问题的时候了,例如“如果明天报纸头版刊登找到另一个星球存在生命的证据,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把我带入了我所探索过的一些最迷人的神学领域——我在我近期出版的《天体生物学与基督教教义:探索宇宙中生命的意义》书中探讨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我也是受邀参加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资助的普林斯顿神学研究中心天体生物学社会影响研究计划的二十多位神学家之一。在研究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基督教思想家对地球以外生命的思索已有些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基督教的世界观有一套独特的先验假设(prior assumptions),这可能让我们更愿意(而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更不愿意)相信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让我们以人们对这个不明飞行物的反应为例(主要是科学家最兴奋):2017年9月9日,“'Oumuamua”(夏威夷语,意为“远方的信使首先到达”)进入太阳系,一度非常靠近太阳(离地球也不远),时速接近20万英里。这是我们在太阳系观测到的第一个“星际物体”——它是在恒星之间旅行的天体,与彗星等其他会受到太阳引力束缚的天体不同。

这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了,但‘Oumuamua还有其他一些不寻常的特性。我们无法准确地确定它的形状,但它似乎是个奇特的细长物体,像一根拉长的雪茄,也可能是个圆盘(甚至是个飞碟,如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常见的那样)。当它靠近太阳时,它的轨迹也很不寻常。

我们该如何看待‘Oumuamua呢?这些不寻常的特性是否暗示它并非一般的物体,而可能是另一个文明所造的东西呢?

哈佛大学天文物理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认为‘Oumuamua奇特到若我们将它视为外星加工品/文物才是最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哲学家克里斯托弗·考伊(Christopher Cowie)认为,即使银河系中存在其他生命,外星文物也实在太罕见,不足以成为‘Oumuamua的合理解释。

勒布和批评他的人的分歧点不在于‘Oumuamua是否奇特,而在于这是否算得上其他文明的证据。批评者认为,这种文明不太可能出现,所以解释它“虽然以自然物体来看待很奇怪,但它仍是自然的”会更合理。相较之下,勒布认为这种文明可能很普遍,所以'Oumuamua'更有可能是外星人的杰作,而不是什么怪异的自然物体。

天体物理学家查尔斯·莱恩韦弗(Charles H. Lineweaver)用贝式定理对'Oumuamua进行研究:证据的合理解释取决于我们先前的假设。也就是说,这是一艘外星飞船是否有可信性,取决于我们的其他假设——例如我们认为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贝式定理逻辑学的始祖,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是17世纪英国长老会的牧师,他的开创性工作可能是由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对奇迹的攻击引起的。休谟认为,我们不应该接受关于奇迹的叙事,因为——在他看来——对所有非同寻常的事件,总是会有个可能性更高、奇迹以外的解释。我们的解释取决于我们的假设,而休谟的假设并没有往上帝的方向延伸。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贝叶斯是否真的受到休谟著作的启发,但他的朋友理查德·普莱斯(Richard Price)将这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普莱斯是一位神学博士,在贝叶斯去世后,普莱斯将他的统计学著作带到公众视野里。贝叶斯针对休谟对奇迹的质疑所写的论文也在几年后发表(《论基督教的重要性、历史证据的性质和奇迹》)。贝叶斯认识到,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预设将事件解释为可能或不可能,而普莱斯将这一逻辑应用在奇迹上——据我们所知,这是“贝氏定理”的首次应用。

身为一个公认的不可知论者,休谟对上帝持怀疑态度。因此,他认为以奇迹来解释突发事件,不如以自然来解释合理,即使他尚且不知道自然的解释是什么。但是,像贝叶斯或普莱斯这样的基督徒,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故事。如果你相信上帝,相信耶稣是上帝道成肉身,那么,认为基督可以化水为酒或平息风暴似乎一点也不牵强。

或者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有可能相信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从18世纪到20世纪,有一种常见的(但错误的)假设认为,与科学相比,宗教缺乏想像力,宗教需要科学的新发现来激发他们思考地球之外的生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就曾提出这样的指控,他问道

为什么几乎没有一个主要宗教在研究科学后得出结论:“这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宇宙比我们的先知所说的要大得多,更宏伟、更微妙、更优雅。上帝一定比我们梦想的还要伟大?”相反的是,他们总说:“不,不,不!我的神是个小神,我希望他一直这么小。”一个强调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宇宙之伟大的宗教,无论它是新的还是旧的宗教,或许都能唤起人们在传统信仰里难以激起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然而,自15世纪中叶以来,基督教神学家就一直在思考地球之外的生命问题(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神学家的思索历史则更长)。如果说基督教对这主题的论述有什么令人沮丧之处的话,那就是它们的篇幅往往不是很长——作者们总是兴高采烈地提到这种可能性,然后就继续讨论信仰。看来,这些思想家并没有担心到要对这主题大谈特论。

在15世纪,我们有方济会修士,纪尧姆·德·沃鲁永(Guillaume de Vaurouillon),还有库萨的尼各老(Nicholas of Cusa),他可能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神学家。 17世纪则有道明会修士托马索·康帕内拉(他曾为伽利略辩护)。我们也可以加上英国清教徒神学家理察·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和英国圣公会教徒约翰·雷(John Ray),他们曾写道,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有可能像地球一样,拥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实体物质,而且它们的性质皆与地球不同。”

十九世纪布道家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曾,所有的受造物都是个“宏大的交响乐团”,里面有来自“不同世界的居民,也许数不胜数,在一首和谐的乐曲中各就各位”。他相信,“可能有数以万计的生物种族都顺服于祂,并受同一永恒不变的权利和正义法则的支配。”

20世纪的鲁益师(C.S. Lewis)也对外太空非常着迷,他曾就这一主题写过一篇文章(《宗教与火箭》)和三部小说(《空间三部曲》)。鲁益师并不认为在其他星球上发现生命会对基督教构成威胁,尽管这肯定会使我们思索一些耐人寻味的神学问题。

一位著名作家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切斯特主教,英国最负盛名的科学组织皇家学会的创始人)认为他有月球上存在生命的证据,但多数神学家都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进行推测。尽管如此,令人吃惊的是,有许多神学家基于神学理由,坚信地球之外存在生命——他们视此为一种肯定性,而不仅仅是种可能性。

如前面所述,你认为什么是可信的取决于你先前的假设。许多基督教神学家的假设是,上帝创造可居住的地方是为了让这些地方有人居住。因此,我们看到神学家们不仅没有拒绝宇宙中可能存在其他生命的观点,反而认为地球之外普遍存在生命。事实上,他们假定,几乎所有生命可以生存的地方都会有生命。

如果你的假设是生命是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上帝而言——因此,宜居之地是为了被居住而存在——你就会发现,宜居之地若仍然光秃秃,很让人难以置信。因此,从历史上看来,基督教神学家往往可能高估了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数量。这似乎源于这样的假设:上帝会让人居住在有生命的地方,而有生命的地方才是有价值的。

我对宇宙是否充满生命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但我会说上一段提到的一些假设是错的。宇宙中各种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光彩,无论是否有人居住,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见证着上帝的荣耀。

20世纪法国罗马天主教神学家吉恩·圭顿(Jean Guitton)曾道,地球之外存在无人居住的浩瀚宇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那会使“雕塑的基座太大”。换句话说,宇宙就像一个画框,大到压倒了画框中心的画作(地球)。

我认为这种说法错了两次。首先,即使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一个大得难以想像的宇宙也不会成为地球上的生命(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识和与上帝有关系的人类)过分辉煌的背景或画框。

其次,仅仅视宇宙的其他部分为地球生命的舞台,这种想法有任何益处吗?宇宙有它自己的荣耀和尊严,我们不能只根据它与我们的关系来评断它。毕竟,我们并不是唯一有使命去赞美上帝的生物;天空也是(诗篇148:3-6)。天空本身是陌生的、不可捉摸的,以至于上帝在责备约伯质疑祂的主权时提到了天空(约伯记38:31-33)。

每当谈及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普遍性时,我会让科学来告诉我各种新的数据及资讯。无论我们发现宇宙里有很多其他种生命还是根本没有生命,我都不会感到不安。

不过,如果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我会有点惊讶。毕竟,我们直到20世纪末才知道其他恒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而事实证明它们无所不在。找到外星生命的证据可能是一项相当大的壮举。并且,随着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于2021年发射升空,我们探测其他行星周围生命迹象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能感知红外线,是测量其他行星大气中气体平衡的理想工具,能确认生命存在的蛛丝马迹。

基督教神学家曾对如何定义“活物”以及什么算是“生命”进行大量的思考。例如,天使是《圣经》中提及的地球之外有生命的一个例子,也是基督教想像力中的一个特色——无论它们与其他生物的生命是否有极大的不同。

圣经里没有提到宇宙中的外星生命——这个事实很重要吗?我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圣经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

在圣经中,上帝以人类的方式对我们说话。这是否使我们对上帝的理解变得如此人性化,以至于其他生物不会像我们一样思考上帝?许多神学家,如加尔文,都谈到了上帝的“适应性(accommodation)”——上帝以受造物能理解的方式和他们说话。关于上帝的知识和上帝的启示肯定会以不同的方式“适应”不同的受造物,使他们能够理解祂,而所启示的和认识的是同一个上帝。

圣经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是上帝照着祂的形像所造的。如果其他生物也能认识上帝、爱上帝,并成为上帝的朋友,那这个前提是否就被破坏了呢?我不这么认为。我们被创造得如此奇妙,上帝对我们的爱不会因为其他生物也有着爱和奇妙的样貌(可能是以不同于我们的方式奇妙)而有所减少。我认为,越多奇妙的受造物越好。

但是,与罪和救恩有关的议题呢?如果还有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他们的堕落是否也是不可避免的?道成肉身和救赎呢?基督的死和复活能否救赎整个宇宙?这些问题在所难免,问题是,上帝会局限自己于一次性的道成肉身吗?这也许是这个领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正如亚伦·厄尔斯(Aaron Earls)在《今日基督教》的文章所指出的,即使是鲁益师也认为至少值得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耶稣可能“在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道成肉身,从而拯救了我们之外的其他种族。”

就我而言,我相信一次道成肉身就“足够”,但谁说上帝必须只做最基础的事呢?在耶稣身上,我们看到上帝以人类的身分与我们面对面。但我也能理解其他生命体在自己的血肉之躯中认识上帝的美妙之处。

20世纪初,英国诗人爱丽丝·梅内尔(Alice Meynell)写道,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的故事,上帝在别处所做的一切属于别处:

没有行星知晓,

我们这个路旁的星球,拥有陆地与波浪,

爱与生命倍增,痛苦与喜悦倍增,

负扛着一处被遗弃的墓地。

在我们短暂的日子里,

祂的企图无法被诸天猜测,

祂的朝圣者在银河上穿梭,

或许祂的赏赐在那里显现。

在这首题为《宇宙中的基督》的诗的结尾,她提出一个吸引人的想法:我们可以期待在将来的世界生活时认识宇宙故事的其余部分:

哦,准备好吧,我的灵魂!

阅读不可思议的事物,扫描

那些星辰展开的上帝的无数形态,

当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便向它们展示

神所造之人的奇妙。

最终,无论地球之外有什么样的生命,我们都可以确信:上帝终是满有恩典的神,祂所做之事皆为荣耀。

安德鲁·戴维森(Andrew Davison)是《天体生物学与基督教教义:探索宇宙中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他非常感谢杜伦大学的Cat Gillen从贝叶斯的角度对'Oumuamua进行的讨论。

翻译:Yiting Tsai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如宇宙般宽广的爱

12月11日将临节灵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1, 2023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翰福音3: 16-21

很喜欢约翰福音里尼哥底母与耶稣的对话。为了避免法利赛人审判他,尼哥底母选择在晚上见耶稣,因为他想问耶稣一些诚实的问题。这位犹太习俗的守护者想弄清楚这个说话如此有权威的人究竟为什么会引起他的好奇心。

耶稣耐心而友好的回应尼哥底母真诚的问题。当我们想起尼哥底母是位教导律法的老师时,这个故事就很有意思了。耶稣解释道,执行祂的使命的框架是爱:在上帝宽广如宇宙般大的爱里,上帝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使任何相信祂的人都不会活在没有上帝同在的永恒里。

但是,耶稣所说的是种什么样的爱呢?我知道我常常太过泛滥的使用“爱”这个词,仅仅为了表达我对某件事的喜爱:我爱这种食物,我爱我的工作,我爱这个电视节目,我爱我的嗜好。这确实是种爱没错。

但透过耶稣,上帝揭示了祂对我们的爱,以及祂希望这种爱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祂的儿女!”(约翰一书3:1)。

耶稣揭示了上帝的爱的设计和深度,祂称我们为上帝的儿女。但这是一种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爱,伴随着最伟大的爱。耶稣在约翰福音15:13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感情,一种软绵绵的感觉,或只是对我们特别感兴趣。上帝对我们的爱甚至比宇宙本身还要深跟广,因为“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约翰一书4:16)

虽然我们生在灵魂深处的黑暗之中,但上帝派耶稣带着足以照亮宇宙最深处的光芒冲破黑暗。耶稣不只为我们描绘了上帝救赎的蓝图,祂也描绘了上帝的动机:爱。

每年的降临节,当我们想着上帝在耶稣的身上和工作中对我们的爱有多么深不可测时,我们的心里总会涌现激励着我们的盼望。

默想:

尼哥底母是一位律法教师,他前来向耶稣寻求答案,并认识了上帝深刻的爱。耶稣“透过爱来诠释祂的使命”如何影响或改变我们对日常生活里常听到的“爱”的概念及理解?将临节是一个期待并庆祝上帝在耶稣身上彰显的深不可测的爱的季节。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对上帝不可测量之爱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Ronnie Martin是俄亥俄州阿什兰Substance Church的主任牧师。他也担任Harbor Network的领袖更新主任,他着有七本书。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Books

戴德生对今日宣教的意义

华人宣教领袖和宣教士分享戴德生和内地会对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教会年轻一代的激励与启迪。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1, 2023
Illustration by Elizabeth Kaye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2021年,美国波士顿一间华人教会的“二代”基督徒Chris和Emily郑加入海外基督使团(OMF),要去日本宣教。但因为疫情,他们奔赴日本的航程数次推迟。这对年轻夫妇带着两个年幼孩子,已经卖掉房子,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能寄居在朋友家“打游击”。当Chris和Emily终于可以飞往日本的时候,他们直接奔赴北海道宣教工场开始日语学习。到达札幌OMF语言学校的那一刻,他们心里充满了对上帝的感恩和即将开始宣教工作的兴奋。

OMF的前身是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中文简称“内地会”)。在位于新加坡植物园大门对面的OMF总部院内,有一个凉亭,上面用中英文写着“信靠上帝”几个大字。 “信靠上帝”这四个字代表的,是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信心宣教”的精神核心。

在今天的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基督徒当中,最为我们所知、所爱、所景仰的西方赴华宣教士(可能“没有之一”)就是戴德生这位在19世纪把基督福音传到中国内地的英国宣教士。尽管我们当中一些人可能不知道内地会在今天名字已经变成OMF,但如果说起“中国内地会”,几乎每个中国(华人)基督徒都会肃然起敬、感佩万千。戴德生“假如我有千磅英金……”的名言许多人能背出来。他的后代中,每一代都有献身于中国宣教的宣教士,被中国(华人)基督徒称为“戴戴相传”的感人榜样。一部关于戴德生的传记电影正在积极筹备中,拍摄该片的目的之一是让全球更多的观众了解戴德生的事迹。

从对基督福音传到中国的深远影响来说,戴德生和内地会的贡献确实无以伦比。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教会发展到今天,有数以千万计的基督徒和成千上万的教会,这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都跟戴德生和内地会当年在中国的宣教和建立教会有着历史的渊源。中国大陆青年牧者严以勒在他回顾内地会历史的文章中指出:“历史证明,内地会所结出的福音果子根基十分牢固,经得起风吹雨打。就算1950年西方宣教士撤出中国大陆,但福音的种子已经在民众中撒下并扎根,基督教第一次真正在中国的土壤里扎根。”

今天,在中国的基督的教会正处在逼迫和压制的大环境之中,来自海外的宣教士几乎已经全部被驱出中国。在台湾的教会,则面临世俗化、少子化、战争威胁和年轻一代不愿意信主或离开教会等等挑战。在这个后疫情和中国跟西方国家关系日益恶化的新时期,海外华人教会也面临很多困难。然而,很多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基督徒仍然保持向中国、向散居华人乃至向全世界宣教的心志。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自然会想到当年戴德生和内地会曾经经历1900年代的“庚子教难”和1950年代被迫撤离中国的苦难和挫折,他们的坚韧可以成为我们今日宣教的榜样。

戴德生为宣教留下的属灵遗产,对今天有志于普世宣教的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基督徒有什么样的启迪和激励?CT采访了数位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宣教领袖和宣教士,请他们分享他们的感想。

戴德生的接班人

冯浩鎏(Patrick Fung)牧师是OMF历史上第一位华裔总主任,戴德生的接班人。因为他曾经做过医生及从事医疗宣教,很多中国和华人基督徒仍然习惯称呼他为“冯医生”。2023年11月27日,OMF举办了一个特别的仪式,冯牧师正式从总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把带领OMF的职责交棒给下一届总主任Joseph Chang。冯牧师告诉CT,今天在我们当中有宣教心志的基督徒弟兄姐妹,仍然有很多可以向戴德生学习的属灵功课,包括他对上帝的信靠、他的国度胸襟和创新精神。

冯牧师认为,戴德生对于中国教会最大的贡献,是他为中国教会“搭架子”、培养领袖的理念。在戴德生的理念中,内地会就像一个“脚手架”,一旦教会被建立起来,外来的宣教士就应该培养本土的基督徒领袖,而一旦本土的领袖被培养出来,脚手架就可以拆除了。“戴德生从来不是要建立内地会的名声,他只关心耶稣基督的教会是否得到建造,及中国基督徒是否能接过领导的职责。他的宣教异象,是上帝的子民为了中国人的灵魂事奉上帝,同时中国基督徒面对挑战也能兴起,来带领教会,”冯牧师说。

冯牧师提醒我们,今天我们常常引用戴德生“假若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若我有千条生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的话,但这不是对他那段话的完整的引用。这两句话的下面一句是“不,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戴德生最终的目标是高举基督之名和住在基督里面。

冯牧师特别提到戴德生跟抑郁症搏斗的经历。“即使遭遇抑郁症,戴德生仍然靠着‘住在基督里’经历疾病中重生的恩典。”在扬州教案期间,内地会在扬州的总部几乎被乌合之众付之一炬,多位内地会的宣教士几乎丧命。那时戴德生的妻子玛丽亚正在怀孕,也差点死掉。戴德生陷入严重的抑郁症中。后来通过内地会同工的鼓励,他在祷告中重新被主扶持起来。这个戴德生称为“交换的生命”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住在基督里”的重要。“只有在基督里,他才能够继续事奉下去。戴德生的宣教神学的核心是‘信靠上帝’,这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是经历受苦和困难学到的功课”,冯牧师说。

世界福音动员会(OM)国际副主任陈爱青(I’ching Thomas)曾经写过一本关于中国文化与宣教的著作。她认为戴德生在受苦中的坚韧特别值得今天有宣教心志的基督徒学习:“面对逼迫,戴德生对耶稣永不动摇的爱给了他信心、力量和盼望,帮助他在宣教工场上经受失去亲人等最痛苦的打击时能够坚韧度日。戴德生熟悉受苦的神学——我们承认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上无法避免受苦(包括遭受逼迫),但我们所相信和盼望的是一位慈爱而掌权的上帝(约翰福音16:33)。当我们思想今日的宣教的时候,我们应该仿效戴德生,对上帝呼召我们要做的事和要去的地方有热切、清醒、专注的认识,对受苦的神学有深刻的理解和拥抱。据我个人的观察,今天有很多基督徒还在这一点上有很多挣扎。”

年轻一代的感动与反思

现住中国大陆的90后基督徒喜乐姐妹(因为安全的原因使用化名)曾在海外留学,海归回国后回应上帝的呼召全身心投入宣教。她告诉CT她读了戴家后代献身中国的故事,也是深受感动和激励。但是她感觉在中国基督徒谈到戴德生的遗产时,很多时候只强调他的受苦与牺牲,似乎这样才能让今天年轻一代的基督徒觉得愧疚,而愿意舍己,投入宣教。喜乐理解也认同中国教会高举“背十字架走天路”的“苦难神学”,但她觉得只强调受苦并不是唯一或最好的鼓励年轻人仿效戴德生的方式。

喜乐认为中国基督徒不应该过分夸大自己所受的逼迫:“比起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如一些穆斯林地区),我们所受的逼迫并不算什么;而比起欧美国家的“温水煮青蛙”——信仰在自由和舒适中渐渐衰落,我们所受的逼迫甚至可以说是上帝赐给的好机会,让我们可以保持信心的火热。”过分强调及夸大受苦与牺牲,也许只会“吓倒现在的年轻人,使他们更加不敢踏出自我的圈子进入禾场”。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效法戴德生的榜样,还应该学习“他宣教的信心、智慧和勇敢,例如他的医疗宣教、内地会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宣教士穿汉服、接纳单身女性宣教士,等等。这些都是很有策略性和创新精神的做法。”

当年内地会赴华宣教士很多都是像喜乐、Chris和Emily郑这样的年轻人。庚子教难中殉道的内地会宣教士,很多只有二、三十岁的年纪。今天年轻一代的基督徒是否还有愿意像他们那样舍己,投入宣教的?冯牧师的答案是肯定的——如今每年仍有数以百计的基督徒加入OMF成为宣教士,其中有不少是年轻人。

但是冯牧师提醒我们,今天的宣教士面临的挑战跟戴德生那个时代的宣教士面临的不同。“对基督教信仰的敌视是一个挑战,世界的流动性是另一个。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再是只有西方基督徒到世界其它地方去宣教,而且宣教士常常需要来回跑,因为有时候宣教工场可能不在远方而在家门口(如果是针对散居人口的宣教)。而今天年轻一代的基督徒也有他们自身的问题,他们的背景通常比过去的宣教士更加破碎(例如父母离异的很多)。我们相信上帝能给这个破碎的世界带来医治,但我们首先需要对付我们自己的破碎。”

处境化的宣教

冯浩鎏牧师也特别欣赏戴德生在宣教创新方面的贡献。“他差派单身女性宣教士去中国宣教”,这在当年是非常有争议性的举措。至于为什么宣教士要留辫子、穿中式服装(内地会的宣教士因此被一些西方基督徒嘲笑为“留着猪尾巴的宣教士”),对戴德生来说,那只是为了减少一些文化上的对福音的阻碍。戴德生也竭力鼓励赴华宣教士学好极难学习的中文,并且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地会的宣教士不但要学习读中文圣经,而且必须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哲学典籍,”冯牧师说。“他们必须读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著作。内地会的中文考试有六级,在第五级考试中他们必须能用中文写出《百家姓》中所有的姓氏。可见戴德生对跨文化宣教的认真。当他说我们的宣教是道成肉身的工作的时候,他是非常认真的。”

戴德生尊重中国文化,但不会为了迎合文化而牺牲福音真理。华盛顿特区国会山浸信会的副牧师安迪·约翰逊(Andy Johnson)在一篇宣教学相关的文章中提醒我们,戴德生的这些处境化宣教策略“颇具争议却富有成效……为宣教士群体树立了许多适应本地文化的典范。但戴德生的处境化主要是文化上的,而不是神学上的。在戴德生的马尾辫和长衫之下,伴随著他用中文所做的演讲和口中所出的文化典故,他所宣讲的其实是所有其他忠心宣教同工所传的那同样的、常常冒犯人的,却合乎圣经的福音信息。他的处境化是为了使福音更为清晰,而不是为了迁就听众的舒适,他想努力避免的是无谓的文化性冒犯,同时却自豪地接受十字架对罪人的冒犯。”

恩福惠及台湾

戴德生和内地会不但为在中国的教会和基督徒留下宝贵的遗产,也对台湾教会和基督徒产生深远的影响。彭书睿是台湾年轻的宣教领袖,大我使命动员协会理事長。讲到戴德生和内地会对台湾的影响,他如数家珍:“戴家五代对台湾教会的影响,不是过去式,而是进行式。戴永冕牧师创立了高雄圣光神学院,戴绍曾牧师成为华神(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第一届院长,一直到今天戴继宗牧师担任华神的院长。一南一北具深远影响力的神学院,过去五十余年开枝散叶,恩福台湾各地以至全球华人教会。戴继宗牧师出身于台湾,在南部长大,后娶向原住民传福音的本土宣教士李水车后裔、花莲媳妇柯悦敏,更是血浓于水。”

彭书睿告诉CT,不只是戴家,还有很多内地会(OMF)的宣教士们,不论是长期委身于某个群体,或是离开后产生更深远影响的,都成为上帝在台湾教会历史中的工作的印记,例子包括投身华人宣教动员并深刻影响过去30年台湾灵恩运动的巴柝声牧师,建立锡安堂并且影响台湾基督徒灵修的加拿大人荣耀秀教士,20余年服事万华“红灯区”弱势女性的“珍珠家园”事工的负责同工、荷兰宣教士林迪真,参与校园团契学生工作直到近年才退休的纽西兰宣教士张丽安,在台40余年返回英国后继续关爱华人的石明理、石安莉夫妇……

严以勒指出,相较于片面注重精英路线的唐朝景教入华和元明时代天主教入华,戴德生走的大众宣教路线的优点是“普通民众思想比较单纯,没有多少知识和思想包袱;普通民众可以在本地建立草根性的教会,容易生根,具有稳定性,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动存活率都很高。”彭书睿说,今天内地会(OMF)宣教士在台湾的事工,也是继承了戴德生服事弱势群体的宣教路线,尤其注重对于台湾基层人士的关怀,包括一线服务业、外配外劳、农民或渔工,以及偏乡地区的弱势或单亲家庭。

内地会(OMF)宣教士对台湾教会的建造和神学教育做出的巨大的贡献确实可圈可点。当CT编辑2023年3月在华神的八德校区见到戴家第五代“传人”戴继宗牧师的时候,他指着他办公室茶桌上一张放大了的古旧照片给我看,照片上的人全是台湾教会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福音机构和教会的“重量级人物”,其中不少跟1949年中国政权更替后“不情愿地撤离”到台湾的内地会(OMF)宣教士有深厚的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内地会宣教士)。

戴继宗牧师本人直到今天仍然是OMF的同工。他告诉CT,他的父母曾在台湾做宣教士25年之久。他从小就听过很多戴德生的故事,但因为从他还很小的时候起就常被大人们问“你才长大是不是也要当宣教士”(他的名字就叫“继宗”,所以人们自然认为他应该要继承祖宗的事业),他被问得很烦,所以他曾经在心里认定长大一定不要做宣教士。但是在24岁的时候,他自己确定了上帝真实的呼召,进入神学院学习。

戴德生对祷告的重视给戴继宗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坚定而大胆的信心——对上帝的应许的信靠,对他的事奉至关重要,今天也继续在我自己的生命中成为最重要的事情。”戴继宗在自己多年的事奉中跟戴德生一样经历了上帝的信实供应,他感叹 “以前我曾经感觉(做戴德生的后代)是个负担,但现在变成很大的一个祝福。”

戴继宗牧师也认为戴德生深入内地建造本土教会和文化处境化的宣教策略对今天的宣教仍有很好的启迪。他回忆说,他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就读台湾当地的学校(而不是国际学校),培养他的中文水平。(今天的戴牧师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讲道,很多听众都感叹他的国语发音甚至比大多数中文是母语的人都标准。)在戴牧师一家多年前住在香港时,他和师母也决定让他们的孩子们在当地的学校读书,学好广东话。

今日宣教可以仿效的榜样

Chris郑告诉CT,在他的生命中影响最深的戴德生的遗产,是全然依靠上帝的信心和处境化的宣教。Chris毕业于名校麻省理工学院,读完研究生后曾经在美国的工业界工作十多年,表现优异。“我有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也比较稳定,工作之余我也积极参与一些教会和机构的事奉,”他说。

“但是,上帝把在未得之民当中服事的呼召放在我的心里。呼召临到的时候我仍然担心——如果全职投入宣教,我是否能在经济上支持我的家庭,包括孩子的教育。在我认真寻求的过程中,戴德生的话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真实:‘按照上帝的方式去做上帝的工作,永远不会缺乏上帝的供应。’戴德生的榜样就是基督徒在有需要的时候靠信心生活,以祷告的心仰望上帝的供应。”

郑弟兄认为戴德生的处境化宣教是“为了福音的缘故”,“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哥林多前书9:22)。这对他和妻子到日本宣教有很深的影响。对生长在美国的他们来说,学日语和了解日本文化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到日本的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需要花在语言学习和文化适应上。“但是正如基督为了救赎人类,‘处境化’地道成肉身,我们也应该在上帝把我们置于其中的环境里处境化地服事,”他说。令他感恩的是,支持他和他妻子宣教的教会和基督徒都非常理解他们学习语言和适应文化的必要。

冯浩鎏牧师为戴德生的事迹在今天还能激励年轻一代的基督徒感恩:“戴德生身体力行,活出了诗篇145:4(‘这代要对那代颂赞祢的作为,也要传扬祢的大能’)的异象——通过装备下一代基督徒把基督之名传遍世界。在他人生最后的20或25年,戴德生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异象传递和推动下一代基督徒到中国去事奉上。他呼召了成百上千的西方基督徒从英国、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来到中国宣教。”

冯牧师勉励今天的基督徒:

“戴德生不是一个超级英雄,而且如耶鲁大学历史学家Kenneth Latourette 所说,他在智力上也不是特别优秀,他只是一个脆弱的人。他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更需要上帝的帮助。然而他的心思意念只关注一样事情,那就是福音要传到中国内地。他对上帝的委身、信靠让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且为主所用。他也因此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的生命将激励新一代的基督徒像他那样全然委身于宣教。”

《今日基督教》(CT)亚洲副编辑 Isabel Ong通过对冯浩鎏牧师和戴继宗牧师的英文采访,对本文亦有贡献。

Sean Cheng是《今日基督教》中文主编。

祂不会让我们继续受伤

12月8日将临节灵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8, 2023

对胆怯的人说:“你们要刚强,不要惧怕!看哪,你们的神必来报仇,必来施行极大的报应,他必来拯救你们。”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在旷野必有水发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发光的沙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泉源。在野狗躺卧之处,必有青草、芦苇和蒲草。在那里必有一条大道,称为“圣路”。污秽人不得经过,必专为赎民行走,行路的人虽愚昧也不致失迷。在那里必没有狮子,猛兽也不登这路,在那里都遇不见,只有赎民在那里行走。并且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 —以赛亚书 35:4-10

在我们如此有限的肉身里相信着圣灵的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生病、残疾和伤害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迫切占据着我们注意力的问题。我们的脑袋常常充满令我们头晕、自我关注的想法,我们自身的苦恼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想要解脱:一个能让我们干涸的灵魂找到水源的地方,一个我们能克服身体的局限性的地方。我们呼求拯救,呼求要为我们所承受的不公义的待遇复仇。我们希望在源源不断的泉水中看到基督,但却被脚下灼热的沙子分散了注意力。

先知以赛亚以治愈等词汇形容上帝的应许。是的,弥赛亚将带来属灵的平安,但祂不会忽视祂所救赎之人身上的伤痛。祂将以歌声引领我们进入锡安,带我们走向盼望的曙光。祂不会让我们继续受伤。

虽然我们知道这个应许,但我们太容易迷失方向,走上怀疑的道路了。基督的救赎往往与我们的想像不同,我们和施洗约翰一样,几乎要怀疑自己是否该继续等待另一位君王。我们是否把盼望托付给错误的人?祂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人吗?我们渴望拯救的到来,渴望这个拯救能实际的改变我们的现状。而耶稣是这样回答约翰的问题的:“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马太福音11:4- 5)。

祂就是以赛亚所预言的救赎。祂手里的医治证明了祂的神性。以色列人等待着一位救世主的到来,祂将治愈我们属灵上和肉体上的伤口。这个盼望在一个婴儿降生的那刻成为了现实。祂在世时所行的神迹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医治的最初样貌。然而,我们今天依旧在等待着祂,我们既破碎且脆弱。

但是,与其让我们的脆弱使我们放弃委身于祂,不如将期待的目光望向那唯一能拯救我们的主。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会和古代以色列人一起唱着我们的盼望:“以马内利,恳求降临。”总有一天,这个预言最完整的样貌将成为我们的现实。我们将与所有被救赎者一同走在神圣的路上。永恒的喜乐和快乐将包裹着我们,所有的悲伤都将消逝。

在此之前,我们要铭记那个在伯利恒出生的婴儿,祂来是使盲人睁开眼睛,向穷人宣布好消息的,祂将再次回来,聚集并拯救上帝的子民。祂将为不公义的作为带来神圣的报应,为我们的伤痛带来医治,我们将成为完整的人。 “对胆怯的人说:‘你们要刚强,不要惧怕!看哪,你们的神必来报仇,必来施行极大的报应,祂必来拯救你们。’」(赛35:4)。

默想:

当我们思想着以赛亚的预言和耶稣的医治事工时,这如何为我们在自身条件的限制、疾病或不公义所导致的困境里带来安慰和盼望?我们如何彼此互相鼓励,在面临试炼和挑战时仍保持坚定的信心?

Beca Bruder是《Comment》杂志的执行主编。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改变一切的会堂之行

12月7日将临节灵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7, 2023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加福音4:16-21

久前,我的一个朋友带着我女儿和她家人一起去逛商场。我很高兴能有个不受干扰的早晨来工作,当我正准备去接她时,我丈夫的电话响了。是我朋友的丈夫打来的:“商场发生了枪击案。我和我妻子通过电话了,她跟女孩们都没事,但她们被关在商场里,还不被允许离开。”

我以毕生最快的速度赶到商场,急得晕头转向,这是我这辈子最艰难的一次等待。等待着警方的最新消息;等待着能和我朋友通上电话,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等待着把女儿抱在怀里;等待着检查她的伤势;等待着能减轻她和我的恐惧。

在我们的生活里,紧迫的恐惧感随处可见,无论是直接影响着我们所爱的人的生活,还是源源不断的关于战争、疾病、腐败和暴力事件的消息。我们的需求总是那么迫切,但我们的盼望在哪里?那一天,当我努力不让自己陷入绝望时,我想像着古犹太社区等待着他们的拯救和弥赛亚的到来时的感受。他们已经400年没有听到上帝的声音了,他们被压倒性的压迫和沉重的束缚所困住。他们一定在想,上帝是否已经忘记他们了,救世主是否真的会到来?

然后,有一天,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走进会堂,起身朗读先知以赛亚的书卷:

主的灵在我身上, 因为祂用膏膏我, 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 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 瞎眼的得看见, 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 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 (路加福音4:18-19)

但耶稣还没说完。祂不仅仅提醒他们可以盼望未来,祂还发表了令人震惊的宣告:“你们刚才听见的这段经文今天已经应验了。”(路4:21,新译本)。

耶稣在此正式宣布祂将带来神的国度。当我们跟随祂时,我们不必再带着绝望接收来自这个世界的各种坏消息。相反的,我们能仰望坐在宝座上的耶稣。即使当我们面对自己生活里可怕的经历时,我们能扎根在祂救赎的应许上,就像我在商场等待女儿的那天。当我终于看到她的脸,抱住她的身体时,我感到的安慰和喜悦是我未曾体验过的。这提醒了我,上帝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来到终点。国王就在这里,永恒的庆典就在眼前。

默想:

作者故事中的急迫和恐惧感与你在困境里等待并渴望拯救和盼望的经历有什么样的相似之处?当耶稣宣告以赛亚预言里的弥赛亚使命已经实现时,祂宣告着神的国度已经降临。身为耶稣的跟随者,这份宣告如何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带着盼望和实际行动应对世界的挑战和黑暗呢?

Kristel Acevedo 是位作家、圣经教师,也是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郊外 Transformation Church的灵命塑造主任。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关于坏消息的好消息

12月10日将临节灵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7, 2023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约翰福音 16:33

有个好消息要跟你们说:你们将会遇到不少坏消息。

基督道成肉身的过程充满了坏消息。随着祂的到来,暴君屠杀了一整代的婴儿。祂传道生涯的巅峰停止在酷刑和祂遭受处决。即使在五旬节耶稣复活和教会诞生等大胜利后,被圣灵充满的门徒也遭到迫害和被流放,如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彼前1:1)。最终,即使教会将福音传遍世界,仍因着神学上的小分歧和一些领袖的个人崇拜而导致教会的痛苦及分裂。我想,这不是以色列人当初期待见到的弥赛亚故事,也不是初代教会的梦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消灭痛苦的文化里——人们发明并贩卖能阻止痛觉的技术、减轻痛苦的药片或使用自我帮助技巧来避免心灵上的痛苦。人们不想听到“人生很难,要有遭遇苦难的心理准备”之类的话,但这是事实。

耶稣就是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在世上你们必有苦难”(约翰福音16:33),虽然我们都听过这句话,但当我们真正经历沉重的苦难时,很多人都会感到震惊、愤怒,毫无准备。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才发现自己对困境的反应与我们自认自己坚信的神学真理并没有同步。

我不止一次被自己这种不和谐的感觉所震惊。然而,当耶稣教导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会经历一个充满坏消息的人生,同时知道祂会领我们渡过难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知道苦难必定来临,能让我们避免有肤浅的灵命,认为自己可以避开所有痛苦,或粗暴的把人生的困境归咎于自己不够信实于主。当我们遭遇苦难时,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个特例或失败了,而是生活里无可避免的现实。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努力或正向思考能保护我们免于痛苦,那当痛苦来临时,我们很难不会怀疑人生。但基督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现实,并邀请我们接受困境的不可避免性和祂已经战胜一切苦难的确据。基督带来的现实是我们真正的解脱。

而基督战胜世界的苦难和诱惑的方式与祂战胜死亡的方式相同:不是消除它,而是信实地从它中间走过,让它成为祂为整个宇宙提供救恩的管道。在《约翰福音》第16章里,耶稣邀请我们也这样做:活在祂圣灵的平安里,而不是活在我们生命处境的焦虑中,知道世上的苦难不是万物应有的状态,但也是我们有能力走过的现实。

苦难终将来临,并且,有些时候,你无法合理的属灵化的解释它,甚至感觉自己无法承受它的击打。当苦难发生时,不要惊讶,也不要认为你有责任把它变成奇迹。记住,得胜的是基督——相信祂,倚靠祂,让祂来做拯救你和这个世界的工作。这就是基督降临节故事的真实意义。哈利路亚!

默想:

你是如何面对苦难和困难的人生境遇的?在苦难中,你如何倚靠基督的榜样和圣灵的平安?

Strahan Coleman是来自纽西兰奥特亚罗亚的作家、音乐家和灵命塑造导师。他着有三本灵修祷告书籍,包括最近出版的《Beholding》。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我曾经的“成功神学式育儿”

我曾试图做对所有的事。随着为人父母的时间越长,我越少追求“成功”,更多地倚靠上帝的恩典。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7, 2023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Getty / Unsplash

我们每一件事都做对了。身为基督徒父母,我们逐一审视“在主里养育孩子”清单上的每个事项。我们教导他们分辨是非。我们向他们讲述耶稣。我们带他们去儿童主日学。我们每周都去教会。

当然,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但是,尽管我们竭尽全力预防孩子在信仰里挣扎(往往因着自己曾经惭愧的属灵过往而驱动的迫切感)时,看着他们经历这种挣扎及质疑,往往会让我们慌乱、不知所措。我们曾在上帝的陪伴下经历痛苦的人生课程,我们不希望孩子们也经历这些教训。

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我们无法让孩子不经历属灵挣扎,如果我们试图这样做,反而可能使他们离全备的真理及福音的美丽更远。

我在一个常被人称为“破碎家庭”的环境中长大——即使我觉得那是个快乐的家。我母亲很辛苦的工作,祖父母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几年。尽管如此,因着这样的背景,当我和先生开始养育孩子时,我们和许多新手父母一样,立志要做到完美。

带着神学院一年级学生的自信,我们校对了圣经中所有关于养育、秩序和纪律的经文,将其视为完美的育儿公式。我们将会养育出很棒的孩子,因为我们会成为很棒的父母。我们可是照着圣经教养孩子!

没有什么比年轻又缺乏经验的人更傲慢的了——不过,事后看来,我们的问题不仅仅是年轻和傲慢。我们从成功神学(或称兴盛福音)的角度看待家庭生活,将其中“健康及财富”的原则融入养育子女的过程。但比起金钱或身体健康,家庭才是我们最渴望成功的地方,错误的“成功福音”自此在我们的生活里扎根。

但在当时,我们不会称这为律法主义或成功神学式的教导。我们称之为“合乎圣经”的养育方式。我们以为,如果我们能过好基督徒的生活,我们就不必那么依赖上帝的恩典。恩典只是我们在不正常的日子里的后补力量,用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从圣经中萃取原则,并将其与基督和祂的救赎、饶恕分离时,这些原则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东西。我们采取亚当和夏娃拿着分别善恶树上果子的姿态,认为只要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不用那么依赖上帝的恩典了。

这一点在我们学习《箴言》这卷书的“方式”上尤为明显。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我们视这样的经文为幸运饼干或平安符之类的保证,而不是上帝希望我们得到益处的描述。我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寻找救赎——就像所有人类倾向做的那样。

这在那时看来是合理的,因为箴言是好的。但是,我们太容易以某件事是否能在我们希望的时间范围内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来评判它的好坏了。

而上帝判断善恶的方式不ㄧ样。旧约学者查德·伯德(Chad Bird)说,把箴言当作自己行为的保证,就好像约伯的朋友们,审视一个正在承受苦难的人,试图找出他没有正确地遵循哪一条箴言:“如果我们做的事都是对的,我们就不会有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你的失败。也许这里找到的某条至理名言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约伯是个义人,但箴言对他却不起“作用”。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上帝仍允许他受苦,似乎对此没有任何解释,并在约伯记最后几章才现身,告诉约伯和他的朋友们,他们对事情的判断有多么错误。

我们常常不愿意承认,耶稣不只说苦难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更是保证它会发生(约翰福音16:33)。这正是成功神学忽略的部份,但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专注在圣经里让我们感到有“控制权”的部分,能让我们感觉更积极、更有成就感。

我们不想仅仅安心于“基督战胜了世界”这个事实。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是:看吧,至少我们做了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我们其实没有这么想要救赎,我们更渴望的是根据我们的方式、透过我们的双手获得的救赎。

随着我们的文化从“直升机式父母”转向“割草机式父母”(父母不仅盘旋在空中关照,还会随时来到地表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成功神学式的育儿诱惑只会越来越大。

这几乎像是,只要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失败了。如果他们在信仰中挣扎或与上帝摔跤,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失败了。我们开始认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除掉孩子所有的挣扎,却忘了我们的任务其实是在孩子的挣扎及喜乐中与他们同在、为他们祷告。

有这种失败感的不仅是父母。不久前,我和一位年轻人聊天,她说,因为感觉自己必须时时保持快乐而有很大的压力。她的父母总是说,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所以当她不快乐时,她觉得自己辜负了他们。

“我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度过难过的一天,而不要觉得这是不对的事,”她说。她希望能自由地感受人类各式各样的情绪,而不会让父母失望——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当然,福音的一个核心原则是我们无法做对所有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需要上 帝的救赎。我记得有一次,当我的一个孩子纠结于人生难题时,我在上帝面前倾倒我的心。我大声痛哭,因为我无法解决孩子的痛苦。但上帝当时让我看到,如果我有能力消除我孩子所有的挣扎,他们永远都不会需要祂。他们永远没有理由为自己向上帝呼求。

我的有限性让我的孩子能寻求并认识上帝。祂的大能在我的软弱中彰显(林后12:9),而不是在机械式的承诺及我昌盛的家庭中彰显。这是我的孩子必须亲自认识的大能。学习单单倚靠基督的救赎往往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战场。我们的孩子必须在其中与神摔跤,直到他们放下各种自我救赎的尝试——就像我们曾走过的那样。

为人父母的时间越久,我就越意识到,上帝比我更愿意让我的孩子经历难事。我总是想跳过难事,忽视难处,快马加鞭地战胜各种挣扎。我常常没有耐心,不愿经历痛苦。

然而,如果我们能放下成功神学式的育儿方式,我们就能拥抱真正的福音,这福音关乎一位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的上帝。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上帝介绍给我们的孩子:不是一个数算我们育儿时犯下的错误,或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快乐的上帝,而是一个在我们挣扎时与我们相遇、满有怜悯的上帝。祂允许我们与祂摔跤。祂不要求我们遇到问题时假装一切都很好。祂允许我们——就像马丁路德所,“指出事物的真实样貌”,即使这样做会令我们不舒服或难过。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有许多挣扎,我们的孩子也会有所挣扎──无论我们多讨厌这个事实,我们仍可以从上帝的正直、耐心和慈爱中得到安慰。我们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上帝就是这样一位上帝,远比成功神学里狭隘且常常失职的偶像好得多。

如果让孩子走在他们应走的路上,不仅仅在于教导他们分辨是非、确保他们去主日学呢?如果,正确的道路包括“教导他们如何跌倒——每一天,倒在上帝恩典的怀里”呢?

罗内维克(Gretchen Ronnevik)是《不堪重负:灵性疲惫者的属灵操练》(Ragged: Spiritual Disciplines for the Spiritually Exhausted)一书的作者,也是《白白给予》(Freely Given)播客的联合主持人。

翻译:Jane Hao / 校编:Yiting Tsai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六种方法支持和挑战离开教会的人

如何与那些“受够了”的弟兄姊妹同行?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6, 2023
Willie B. Thomas / Getty Images

我最近遇到一位老朋友。二十年前,我们曾一起去教会,并在教会幼儿班及假期圣经学校(VBS)并肩服事的过程中建立感情。在分享了彼此家庭和共同朋友的近况后,我问她现在在哪里聚会。她停顿了片刻,思索着怎么回应我。 “我没有去任何教会,”她说。

她其实不用担心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在教会经历过一连串激烈且痛苦的事件后,我理解这种常见的挣扎。 “你不孤单,”我说。 “请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统计学家告诉我们,多数美国主流教会都在经历会众人数的减少。我们这些委身于地方教会的人亲眼目睹这种情况的发生。即使你碰巧参加的是一间人数正在成长的教会,你肯定也注意到一些正在从出口溜走的人。

对许多基督徒来说,有毒的政治、制度性的种族歧视以及教会对性侵和属灵虐待等事件的掩盖,就像日蚀那样,遮蔽了他们对耶稣清晰的视野。我猜想,每当有一个人离开教会,就会有另外三个“几乎放弃”的人在出口附近徘徊(其中一个可能就是你)。有些人正经历质疑信仰或解构的时期,有些人则可能在灵命上成长得比其他会友更快,尤其如果他们的教会主要关注慕道友或较年轻的家庭。还有其他不少人背负着之前经历到的领袖滥权或领袖不作为的创伤,并由于留在同个环境里,再次经历伤口被触发、或再次受到伤害——我的朋友就是这种情况。

每当有人离开教会,那些“留下来”的领袖及会众的反应从恩慈的祝福到流言蜚语、羞辱,或是沉默都有。对我们这些留在教会的人,我们应该如何有智慧的回应那些选择离开的人呢?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是彼此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的头——主耶稣——骨肉相连的肢体。在我自己与教会关系的挣扎中,几位好朋友和教会领袖透过体贴、成熟的交流与团契共同帮助我从出口处折返回来,依旧与基督的身体相连。

在这些关系中,我逐渐学习到救赎性的态度和做法,可以帮助仍在教会的基督徒与那些徘徊在门口或已经走出去的人并肩而行:

1. 承认损失的感受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每当有人离开教会,我们所经历到的损失感。虽然忽略他们的离去可能会更容易些,但指出真实的感受对我们来说是更好的做法。在许多情况下,在以“教会现况”为主题的会议、祷告会或小组环境中提及某人的离开是合适的。我们必须公开承认教会失去了一位曾经是大家庭一员的人。我们最好的做法是以哀悼的心情来面对他们的离去,而不是爆料、揭伤疤,或与决心离开的人争论你们意见分歧的地方。

2. 照照镜子

教会领袖——有时也包括会众——可以透过询问离开者相关的问题而有所收获。某种程度上,这有点像公司的“离职面谈”,首先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其次是为了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个人的离去是否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教会重视些什么事,或不屑于做什么事?我们需要祷告及反思什么?我们是否能采取不同的做法,在可能的情况下?

这种反思的过程对离开的人也有益处。多年前,身为一个即将离开教会的人,我发现与关心我的朋友进行坦诚的交流很有帮助。这些交流帮助我区分了教会肢体中不成熟、不像基督的行为与耶稣本身——这个肢体的头——之间的差异。当你站在出口附近时,这两者可能看起来完全一样。但其实不然。

保罗在新约圣经中大部分的事工都是为了帮助基督徒认识到这些差异,然后呼召他们回到能够反映复活救主生命样式的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教会)。

3. 表达你无条件的爱

虽然教会领袖受呼召去追求离开教会的人,但这个责任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与离开者有关系的人。然而,这种关系上的追求必须不带有任何目的——例如试图说服离开者回来——这种关系上的追求必须是无条件的、如基督般的爱。

我们通常会希望离开教会的朋友回到我们的教会。但上帝并没有呼召我们成为教会的销售代表。相反的,祂仅仅要求我们在所有关系中代表耶稣——包括与离开者的关系——然后相信神的主权。正如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所说:“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借我们劝你们一般。”(林后5:20)。对准备好跟随神的人而言,这种“使者角色”的服事可能包括帮助朋友寻找新的属灵的家。

4. 披麻蒙灰

每当有人离开教会,我们有时很容易抱有一种“我们—他们”的区隔态度,即在这事上有赢家和输家之分。然而,当我们抑制想赢的冲动、不被好胜心驱使的骄傲引诱时,我们的生命对那些接近出口(或已在出口外)的人最有吸引力。

与输赢的态度相反的是,我们应该向离开的人学习,回应圣经呼召我们以谦卑待人的教导。对上帝、对彼此、对周遭的世界采取谦卑的姿态是我们顺服上帝的一部分。对教会外的人来说,谦卑就像教会门口的欢迎地垫;正因如此,谦卑对身处教会里的人来说也一样。

5. 先听后说

当我们匆忙地试图抚平离开者受到的伤害或平息他们的疑虑时,我们可能是出于好意,但潜藏在这种行为下的动机,也许是我们想要压制自己可能因他们的言行而感到的不舒服。耶稣曾对妨碍祂在他人生命中工作的人说过一些强硬的话:“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马太福音18:6-7)。

虽然我们通常会将这些经文应用在孩童身上,但这个原则适用于我们每个人。透过实践具有同理心的积极倾听,我们帮助开辟一条安全的道路,让离开的人重新与上帝和教会有所联系。我们之中许多人也曾经历过一些伤害或信仰上的质疑,这些伤疤也能发挥救赎性的作用,塑造我们以倾听的方式回应离开的人。

6. 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尖锐的问题

借用《传道书》第三章的语言:倾听有时,说话也有时。曾经,当我站在教会出口处时,几位勇敢的朋友愿意和我一起“去到那里”,温柔地向我提出挑战,让我认识到我心里滋生着对几位前任牧师的苦毒。我的朋友看穿了我的自我防卫和愤怒,从而帮助我走向饶恕那些辜负了我的信任的人。

他们也挑战我将自己归类在“爱耶稣但不爱教会”这一流派的渴望。根据巴纳(Barna Group)去年春天的报告,如今有10%的美国人持这一立场,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巴纳集团的罗克珊·斯通(Roxanne Stone)指出留在教会的人面临的挑战:“教会需要能够对这些离开的人说(也是为了对自己说),教会里有一种独特的寻见上帝的方式。信仰无法在我们独自一人时生存下去或兴旺。”

我不知道我的朋友未来是否还会回到教会,但无论如何,我都会为她祷告。几个月前,当她和我分享她的故事时,我哭了。虽然我可能再也不会遇到她,但我希望当时的眼泪能告诉她一个新的叙事:关于上帝对她的爱,以及上帝对祂的新娘——教会——的爱。

米歇尔·范伦(Michelle Van Loon)着有五本书,包括《生来漂泊:恢复我们朝圣者身份的价值》(Born To Wander:Recovering the Value of our Pilgrim Identity)。

翻译:Jane Hao / 校编:Yiting Tsai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意想不到的会面

12月6日将临节灵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6, 2023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于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路加福音2:22-32

知道你上一次在候诊室等待是什么时候的事?几周前,我在医生办公室里等待着,那里明亮、温暖、舒适。办理完登记手续后,人们可以选择一本杂志来看、观看大频幕上的节目、滑手机上的社交网站,或单纯盯着窗外打发时间。但等待是必然的。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必须等,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等待的时间比我们任何人希望的还长。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生活按照我们的时间表进行。

通常,我们的等待来自于我们事先预约的事。我们约定在ㄧ定的时间内去看或做某件事。但如果时间超过了,我们也只能等,而且等的时间越久,我们就会变得越焦躁。

如果你知道你和宇宙里最有权力的人有个约会,但预约的时间并没有写在月历上,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将觐见万王之王,却没有告诉你是哪一天或什么时间,只告诉你,会发生在你还活着的某个时刻——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西面的遭遇。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路加福音2:25-26)

像这样的等待经历感觉如何呢?想像一下,你每天醒来都在想:会是今天吗?毫无疑问的,来自圣灵启示的应许令人难忘且信服。但是,西面肯定也曾感受过等待人类唯一的救主的沉重感。他是如何在知道故事结局却又不得不忍受中间的不确定性的焦虑中坚持下来的?

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西面的敬虔倚靠的是那位计划这一切的人,而非计划本身。也许他并不会妄想对时间表或事情发生的细节表达意见,也许他能视这一切为上帝神圣的主权。所以西面满怀喜乐地等待这一切的发生,他相信那位应许者会在最完美的时间照着祂所承诺的去做,为所有“爱慕他显现的人”的人带来益处(提后4:8)。

在这个季节里,透过西面的眼睛看到上帝救恩的到来,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呀!我想跟西面一样好好地等待,满心确信我的君王会如约归来。祂是信守承诺的王。到了那日,我们将安然离去,加入云彩般见证人的行列,与我们的救赎主面对面(启22:1-5)。

默想:

我们正处在一种特别的等待时期——等待着与万王之王见面。像这样“等待的视角”如何加深你对等待上帝的时间及祂在你生命中的应许的理解?西面的敬虔倚靠的是那位计划这一切的人,而非计划本身。你如何将这一原则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信靠神的主权如何使你有信心?

Monty Waldron已婚并育有四个孩子,他于2000年创立Fellowship Bible Church。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Culture

锲而不舍的爱

12月5日将临节灵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5, 2023

耶和华又晓谕亚哈斯说:“你向耶和华你的神求一个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亚哈斯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以赛亚说:“大卫家啊,你们当听!你们使人厌烦岂算小事?还要使我的神厌烦吗?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以赛亚书7:10-14

每天都会提醒儿子我有多爱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注意到他常忧心忡忡及伤心。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校园枪击案、暴动、大流行病和紧张的政治局势等新闻让他倍感沉重。老实说,我也深感恐惧。但我常常提醒儿子:“金斯顿,你是个被深爱的人。我们很安全。上帝与我们同在——即使你感觉不到。”我儿子和我们许多人一样,很难相信这一点。这个世界好沉重,我们的盼望在哪里?

在以赛亚书7:10-14 中,我们看到亚哈斯国王在迫在眉睫的政治危机和冲突里惊慌失措。敌人正在向犹大国逼近,亚哈斯迷失的心里涌起向别处寻求拯救的迫切感。这位国王知道上帝的律法,但他不信任它。上帝愿意提供安全的地方,亚哈斯却沉迷于偶像崇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列王记下16章)。上帝清楚地说明了这对犹大意味着什么——如果亚哈斯不聆听祂的教导并警醒,毁灭是不可避免的(以赛亚书10-11章)。

上帝对犹大君王的穷追不舍,不仅是为了亚哈斯的悔改,更是为了他整个民族的拯救,就像耶稣的生、死、复活和升天是为了我们一样。亚哈斯的眼睛被暂时的事物所迷惑,而永恒的视角正在敲他的心门。正如上帝的恩典在我们不信实于祂的时候仍不会停止那样,即使在亚哈斯拒绝并与上帝的大能对抗的时候,以赛亚也给了他一个征兆:“看哪,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

耶稣的诞生将带来伟大的救恩。盼望就在眼前(马太福音1:20-22)。在我们动荡不安、时常险象环生的处境里,上帝与我们同在。祂来到世上,在我们短暂的苦难中为我们带来永恒的盼望。祂要求我们聆听祂并相信祂,并在我们软弱和小信的时候帮助我们持续倚靠祂。

当我儿子感到害怕时,我会像上帝对待我们那样,无止尽地安慰他的心。我想让我的儿子知道,我们不必让恐惧主宰我们,但我们可以让从基督而来的盼望主宰我们。在我们因怀疑及恐惧感到脆弱的时刻,耶稣的爱锲而不舍地环绕在祂子民的身旁。祂是我们生命的拯救和赎价,祂应许我们:“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赛66:13)。祂是我们伟大的路标,是那位以自己的死亡换取我们生命的君王。今天,不要像亚哈斯一样刚硬心肠,而要知道上帝的大能在你里面,祂与你同在,祂的应许与你有关。

默想:

亚哈斯的故事如何展示上帝锲而不舍地追求祂子民的心,以及祂对我们得救的渴望?在恐惧和动荡中,我们如何从神与我们同在的确据中找到盼望和安慰?

Alexandra Hoover是位妻子、三个孩子的母亲、演讲家、事工领袖,也是畅销书《Eyes Up: How to Trust God's Heart by Tracing His Hand》的作者。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