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悲剧并非我们故事的结局

尤妮丝一家的故事没有以悲剧收场,我们的故事也不会。

Fernanda Torres as Eunice Paiva in I'm Still Here.

尤妮丝一家的故事没有以悲剧收场,我们的故事也不会。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18, 2025
Alile Onawale. Courtesy of Sony Pictures Classics

我在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我依然在此》(I’m Still Here) 上映初期便去观赏。怀着兴奋的心情踏入电影院,我很期待这部由获奖导演执导、巴西知名演员主演的电影,也期待看到一个真正值得被搬上大银幕的故事。这是关于派瓦一家的故事:身为ㄧ家族之主的鲁本斯·派瓦(Rubens Paiva) 在1971年遭巴西军政府绑架,并最终被杀害,而他的遗体至今下落不明。

《我依然在此》有精湛的演出,且叙事节奏流畅。然而,这部电影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杰作,故事内容更深深触动了我。我离开电影院时,眼眶泛红。当朋友问我为什么哭了时,我只能勉强挤出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是很悲伤。”

这个悲剧的核心人物是尤妮丝 (Eunice Paiva),也就是鲁本斯的妻子、五个孩子的母亲。影片深刻地呈现了她的悲痛——亲眼见证挚爱丈夫的失踪,并最终不得不接受他的死讯。

这份悲痛之所以格外令人心碎,是因为故事的前后对比过于残酷。电影以一幅完美的巴西生活景象开场:一个住在里约热内卢海边的上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们穿过街道与朋友玩耍,派对上尽是舞蹈与欢笑。当时的派瓦一家,似乎尚未被1964至1985年间统治巴西的军事独裁动荡所波及。

然而,在ㄧ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鲁本斯被持枪男子带走——他们礼貌地敲门,坚持要他回答几个问题。然后,他再也没有回来。 “爸爸在哪里?”、“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孩子们不断询问,而尤妮丝始终无法直接回答。最终,孩子们不再问这些问题了。无论是否得到答案,每个人都逐渐明白:乐园已然失落。

《我仍在这里》并没有给出解答。

鲁本斯没有回到家。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落泪,是因为它让我想起我们仍然生活在这个充满悲剧与不公的世界。这确实是绝望的理由。

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接受巴西媒体UOL Prime采访时,饰演尤妮丝的费尔南达 (Fernanda Torres) 这样说:“尤妮丝展现了一种对悲剧的理解:这种理解不允许自怜。” 她的话让我想起《耶利米书》的一段经文:

你们要盖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那里生养众多,不致减少。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

当先知耶利米开始向上帝的子民传讲信息时,犹大仍是一座繁荣且受到保护的城邦。然而,当尼布甲尼撒二世开始展现他的权势时,一切都改变了。自由的人们突然成了腐败政权的俘虏。

但他们没有时间沉溺于自怜之中。耶利米坚持认为,以色列人不应将自己视为受害者,更不该接受这场悲剧,以悲剧定义他们整个族群的历史。上帝的计画是动态的,即使在流亡之中,上帝仍在行动,而祂也吩咐他们如此行动——继续建造、耕种、嫁娶、生养众多。

《我仍在这里》恰恰体现了这种坚韧精神。 “你们可以不微笑。” 当报社摄影师为尤妮丝一家拍摄照片,以刊登在报导鲁本斯失踪的文章时,他如此说道。尤妮丝立刻反问:“为什么不微笑?” 摄影师的要求似乎理所当然: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家庭,怎么可能在照片里露出笑容?摄影师解释:“编辑希望这张照片看起来 ‘不那么快乐’ ”。尤妮丝愤然回应:“我们要微笑。就这样微笑!”

对尤妮丝而言,如同在巴比伦的上帝子民一样,在邪恶面前依然正常前行,才是真正的胜利。不让自己陷入苦毒与愤怒之中,就是最强大的抵抗。

当上帝将以色列人放逐到巴比伦,要他们继续过日子时,上帝清楚地表示 “流亡” 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必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因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我必将你们从我所赶逐到的万国中招聚回来,领你们回到我所赶你们离开的地方。”(耶利米书29:10-11, 14)

电影结束前,尤妮丝一家已搬到另一座城市。尤妮丝成为一名律师,致力于为巴西原住民争取权利,也为揭露并惩治杀害她丈夫的凶手而奋斗。她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年迈的尤妮丝仍带着悲痛的记忆,但也仍然怀抱信仰。她静静看着孩子、儿媳女婿和孙辈围坐餐桌前,分享食物,欢笑交谈。

以色列的故事没有结束在巴比伦的流亡。尤妮丝一家的故事也没有终结于父亲的悲剧离世。我们的故事同样不会就这样结束。这个世界依然堕落、悲伤、病痛缠身。但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

玛丽安娜·阿尔布开克 (Mariana Albuquerque) 是《今日基督教》的全球专案经理。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 可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哈玛斯攻击两年后,基督徒在苦难中看见果实

基督徒领袖盼望穆斯林和犹太人归主,使上帝的和平临到这地。

那间改变我生命的 “和平教会”

重洗派已有五百年历史。他们在圣经、群体等方面展现的独特见证,是值得守护的珍宝。

安静的见证,反而更响亮

如但以理示范的那样,“立志做安静人” 反而能开启那允许我们 “大声传讲福音” 的门。

基督徒,别被恐惧扭曲了

恐惧会扭曲我们的感知、缩窄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转离对上帝与邻舍的爱。

给上帝和邻舍你的 “注意力”

注意力不是一种可交易的资源,而是一份帮助我们爱神、爱邻舍的礼物。

关于孤独,以及基督徒的友情

即使身为基督徒,有时我们也忍不住觉得 “一个人” 更轻松。

教会,别再给Z世代贴标签

教会常误解如何塑造这个在萤幕中长大、渴望寻找生命目的年轻世代。

如何成为一间 “没有屏幕的教会”?

当基督的身体聚集一起时,他们不该感觉自己只是某个乐团或脱口秀的观众。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