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Life

我的(中国)大陆邻舍不是尼尼微人

约拿书对来自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基督徒之间的和睦相处发出清晰的呼召。

Hong Kong next to Jonah preaching to xthe Ninevites and China next to Jonah under a tree
Christianity Today February 18, 2025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Tlapek / Source Images: Unsplash, WikiMedia Commons

三年前,我正在进行一项关于〈英国华人社群与圣经〉(BCCB) 的研究。我联系了几间香港背景的教会,希望能够访谈他们的牧师或会友,然而却迟迟没有收到回覆。我试着透过电子邮件再次跟进,结果仍然是石沉大海。

当我与一位住在英国的香港朋友分享这件事时,她告诉我,她对我的遭遇并不感到意外。 “你的名字听起来像典型的(中国)大陆名字,这可能让他们不愿意回应你,” 她说。

根据她的建议,我决定改用英文名字再发一次邮件。这次,我收到了回应。然而,这个经历让我心情沉重,因为它突显了华人基督徒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与隔阂。

目前,英国的华人教会正经历爆炸性的成长,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移民潮的涌入。自从中国政府在前英国殖民地香港颁布严厉的国安法后,截至去年,英国政府已接纳了超过20万名持有英国国民海外签证 (BNO) 的香港人。

然而,这种对华人教会增长的正面印象,其实是个脆弱的泡沫,随时可能破裂,因为香港基督徒与(中国)大陆基督徒之间的分裂依旧存在。

我曾目睹这些张力所带来的后果,例如基督徒按照背景自行划分群体,选择与相似背景的人一起聚会,甚至因政治意见分歧在社群媒体上彼此诅咒。

来自(中国)大陆的人说普通话,成长于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下,宗教接触相对有限;而香港人说广东话,曾经拥有较大的政治与宗教自由。某些刻板印象——例如香港人普遍认为(中国)大陆人落后且缺乏文化——仍然十分常见。

此外,许多移居英国的香港人强烈反对中国共产党 (CCP),这更进一步加剧他们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然而,许多教会选择对这些政治、社会及沟通上的裂痕视而不见。大部分基督徒视政治为禁忌话题,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即使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仍暗潮汹涌地发酵。

在一个意识形态分歧严重到似乎无法弥合的处境中,实践《希伯来书》12:14的教导是极具挑战性的:“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然而,《约拿书》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真正的 “使人和睦” 之道。上帝邀请我们积极寻求彼此的和睦,鼓励我们与那些我们可能想要回避的人来往,温柔地挑战自身的偏见,并在分裂处努力追求和解。

为了探讨英国华人教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培育华人基督徒彼此和睦之心,我在2022年受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委托进行研究,访谈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教会领袖。

与这些华人基督徒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我先前提到的 “脆弱泡沫” 所承受的压力,显明民族主义情绪往往掩盖了基督信仰中彼此相爱——甚至爱仇敌——的呼召。

在我访谈的45位教会领袖中,有41位表示,近年来,维系会众之间的合一变得愈发困难。 “我教会有一群年轻人,因为对(中国)大陆及香港的政治立场不同,拒绝在同一个空间祷告,” 一位来自伦敦华人教会的主任牧师告诉我。 (出于研究保密考量,受访者的姓名均未公开。)

此外,仅约55%持BNO签证的香港基督徒认为可以信任(中国)大陆人,相比之下,接近四分之三 (74%)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信任英国白人。

许多香港移民更愿意参加英国当地的英语教会,但 “不是因为这些教会更好,而是因为他们在其他华人当中感到不自在,” 这位在伦敦的主任牧师补充道。

一些香港基督徒甚至担心华人教会内可能存在间谍。 (去年12月,英国法院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一名与安德鲁王子关系密切的中国大陆男子入境。)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基督徒往往对那些仅服事香港移民的新兴教会抱持怀疑态度。在他们看来,这种 “排他性” 更多是出于政治动机,而非圣经原则。

在〈英国华人社群与圣经〉(BCCB) 的研究中,(中国)大陆基督徒在讨论地缘政治问题时,也展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

“中国共产党无可否认地为中国带来重大的经济发展,让数百万人摆脱贫困,” 一位在英国的大陆教会聚会的长老表示。 “许多对中国的批评,是基于对这个国家根深蒂固的偏见,有些人甚至因此合理化对中国人的仇恨。”

这种不信任及论断的情绪如此强烈,以至于在同一座城市里,讲普通话的教会与新成立的香港教会几乎毫无往来。

但这并不仅仅是现代的英国华人教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在圣经里一位愤怒的先知身上也能看到相似的情境。

约拿因上帝向尼尼微人施恩而深感不满,因为约拿认为他们是 “别人”,不是以色列人。约拿近乎抱怨地对上帝说:“这就是我急速逃往他施的缘故!” (约拿书 4:1-2)

直到约拿被困在大鱼腹中,他才真正面对自己的无助及对上帝怜悯的需求。 “我要说:救恩出于耶和华!” 约拿在祷告的最后呼喊 (约拿书2:9)。

在这一刻,约拿开始意识到自己何等需要上帝的怜悯——而这正是他极力不愿施予他人的恩典。这为他拆解自身的偏见及自以为义的心奠定基础。然而,即便整座城悔改归向上帝,约拿仍无法用上帝的眼光看待尼尼微人。

后来,上帝问这位闷闷不乐的先知:“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我岂能不爱惜呢?” (约拿书4:10-11)

上帝对约拿的提问是永恒的提醒:祂的怜悯无远弗届。我们蒙召要以同样的怜悯去接纳那些我们可能难以接受的人。

我们要向他人展现上帝已向我们展现的恩典及温柔之爱。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彼此的不同,将对方标签为 “别人”,甚至是 “敌人”,我们便偏离了上帝的心。

当然,英国华人教会不完全等同于约拿与尼尼微人的冲突。然而,BCCB的研究显示,香港基督徒与(中国)大陆基督徒往往视彼此为 “尼尼微人”,仿佛对方不在上帝救赎的计划内。

要真正促成香港与(中国)大陆基督徒之间的和睦,我们首先需要像约拿在鱼腹中那样,学习谦卑与悔改。圣经呼召我们让 “眼上的鳞片掉落”,使我们能够看清彼此相同的败坏及对救主的迫切需求。

约拿的故事促使我们反思:“我们是否满足于维持表面上的和平,选择逃避艰难的对话,让更深层的问题持续悬而未解?” 上帝没有让约拿简单地避开尼尼微人,而是呼召他去接触、以恩典对待那些他不喜欢的人。

在英国华人教会的处境中,追求和平需要基督徒们营造这样一种空间,让个人与集体间的张力能被坦诚且富有怜悯地讨论。良好的解决方案始于良好的提问,而这需要人们带着真诚的好奇心,并愿意承认这些对话可能会带来的尴尬和不舒服。

在英国华人教会中,成功的促进彼此和睦的案例仍十分稀少。关于彼此之间 “分裂的情况” 的对话仍被视为禁忌。然而,一些希望的曙光正在浮现,例如 “汉语公共神学学会 (Society of Chinese Public Theology)” 这一新成立的组织,致力于鼓励围绕着敏感议题进行开放的对话,讨论主题包括基督徒对战争的回应及参与政治上的抗议行动等。

我为BCCB研究所做的调查,也可视为迈向和睦的一步。在访谈香港及(中国)大陆的教会领袖时,我学会放下自己的预设立场,专注于聆听他们的故事、挣扎及盼望。我曾与来自香港的基督徒一起哀恸、流泪并祷告。

最终,真正的和睦必须根植于彼此相爱。让我们在不带论断或敌意的情况下,直面那些潜在的张力,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位圣灵所连结的同一个身体 (以弗所书4:4-6)。约拿的故事提醒我们,我们可以信靠上帝无限的恩典,去拥抱与我们不同的人,并学习向他们展现怜悯和爱。

黄寅轩 (Yinxuan Huang) 为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研究经理。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 可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Excerpt

如何诊断一颗病了的灵魂

Harold L. Senkbeil

那些急于施以错误 “治疗” 的牧者,将导致属灵上的灾难。

牧师深知被背叛的感觉

Hannah King

这些痛苦的经验并不是事工失败的记号,而是我们在基督里 “与祂有分” 的一部分。

Review

基督更新我们的 “心”,而非我们的大脑

Sharon Dirckx

人类的 “灵魂” 及 “生理” 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我在30年服事历程中学到的30件事

“后来我学到,其实所有事工,都是某种程度的青少年事工⋯⋯”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别整天把 “复兴” 挂在嘴上

我们也许承受不起真正的复兴。因为真正的复兴不只是人数的增加。

带着虚假的灿烂笑容牧会

Wes Faulk

多年事工生涯中累积、深埋心底的伤口,会以我们没意识到的方式影响我们。

Review

“内向的基督徒” 在教会的纠结

Matt Reynolds

内向的人不需要变成外向的人。但有时,我却让自己的内向成为借口,逃避了我应当去爱上帝子民的责任。

不要以世界的方式对抗世界

Tryce Prince

身为教会,我们能如何更健康地回应那些常使人分裂的议题?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