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Review

我拒绝成功神学,但渴望它所承诺的事

罹患癌症末期让ㄧ位年轻的神学家对那些追求“健康及财富”的基督徒有了更深的同理心。

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9, 2025
Ken Treloar / Unsplash

就其最常见的形象而言,成功神学 (prosperity gospel,又称 “昌盛福音” ) 会让人联想到休士顿的大型教会、数百万美元的豪宅,以及拥有一口完美的牙齿,却常做出自己无法兑现的承诺的牧师。然而,撇开这些刻板印象,我们会发现成功神学包含了一种更贴近人性且普遍的需求:渴望理解痛苦、苦难及何谓“神圣的干预”。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And Other Lies I've Loved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And Other Lies I've Loved

Random House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208 pages

$11.98

《蒙福:美国成功神学的历史》的作者凯特·鲍勒(Kate Bowler) 认为,所谓的 “健康及财富福音” 是回应这些问题的一种方式,旨在满足那些渴望“脱离贫困、健康恶化”及“感觉人生像个不断漏水的水桶”的人们。她指出,对信奉成功神学的人而言,成功神学回答了那些让我们人生支离破碎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得到了医治,有些人却没有?

在她的回忆录,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And Other Lies I’ve Loved (暂译书名为《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意义:以及其他我曾深爱的谎言》) 里,杜克神学院教授凯特·鲍勒(Kate Bowler) 详述35岁得知癌症末期那年,她赤裸裸地面对信仰及苦难的交汇处。苦难发生时,凯特处在一个独特的社会背景中,因此,这本书也是一本关于信仰群体 (community) 的回忆录。这是关于一间神学院的故事,关于那些受人景仰的学者们坐在她的病床旁,恳求上帝延长她生命的故事;是关于朋友们努力拨打重要的电话,设法让她进入临床试验的故事;也是关于同事们在学校教堂为她举行守夜祷告的故事。

这也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身为母亲和妻子,凯特面对着可能成为遗孀的丈夫和即将失去母亲的幼子的现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例如每天早晨和幼子一起对着咖啡研磨机鬼叫——如今却显得神圣而重要,因为她预先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和丈夫将在悲伤的重担中醒来,而她完全无法为他们做任何事来减轻那种痛苦。 “我拼命地和上帝讨价还价,”她如此描述自己的祷告生活。

虽然这本书有时读起来像一封写给朋友和家人的道别信,但凯特的文字真实地呈现在绝症的枪口下那装不出来的急迫感。凯特身为一位花了十年研究基督教“健康及财富”文化现象的学者,带着有自我反思能力的研究人员的深刻同理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理解她所研究的对象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成功神学为人们提供一套令人满意的数学公式,一个 “牛顿式的宇宙”,仿佛能将混乱的世界简化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如一种交易式的保证,宣称:如果你做了X ,就会得到Y的报酬,你的人生将繁荣昌盛。顺服必定会带来保护,上帝总是很公平,自我约束及敬虔必定会换来祝福。

然而,凯特并未全盘否定这些说法。她在自己研究的每一间教会、每一个受访者的故事、每一次祷告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无论我曾多少次对这种(成功神学) 信条里荒谬的确定性翻白眼,我却同样渴望这种确定性……成功神学直视这个世界的现实样貌,并承诺有个解决方案。它向人们保证信仰总能开辟一条道路。”

想当然地,凯特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危难中找到出路。她渴望解决方案。然而,随着健康的恶化,她放弃了那种 “凭借纯粹的意志力就能改变一切的美好错觉”,回到她早已深知的真理之中:成功神学里 “过度实现的末世论” 仅仅扭曲了人们真正渴望的事物及对真正的天国应许的理解。

身为一名作家,凯特肩负一项艰巨的任务:她必须在不依赖廉价的神义论(Theodicy) 或陈腔滥调(如她微微反讽的书名“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意义” ) 的情况下,为自己的故事找到一个结尾。她穿越在人间及天堂之间的边缘空间,在两个领域里朝圣——她有一种因痛苦而增强的能力,能窥视永无止尽的黑暗,并为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在这过程中,她并未过于严肃地看待自己的生命(事实上,她还满幽默的),而是带着基督徒对苦难、死亡和离别的另一端——应许之地——的深切渴望,走在前途未卜的荒野里。

与此同时,凯特指出,在这充满痛苦的世界里,人生的答案并非某种 “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深刻的苦难神学,和道成肉身的基督本身。她问道:“假如富足并不必然意味着富裕完整的生命并不必然意味着得着医治,又如何呢?假如作为‘拥有天国福音的人’仅仅意味着我们是‘知道好消息的人’,又如何呢?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被祂深爱着,这已足够。”

这就是好消息所应许我们的——灵魂的繁荣昌盛。而凯特在她的回忆录中所捕捉到的一切,确实极其丰富。

安德里亚·帕潘特·迪利 (Andrea Palpant Dilley) 为本刊的副主编。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 可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中国家庭教会充当红娘

Eva Chou

在父母的压力下,中国的女性基督徒为寻找对象苦恼。

Excerpt

如何诊断一颗病了的灵魂

Harold L. Senkbeil

那些急于施以错误 “治疗” 的牧者,将导致属灵上的灾难。

牧师深知被背叛的感觉

Hannah King

这些痛苦的经验并不是事工失败的记号,而是我们在基督里 “与祂有分” 的一部分。

Review

基督更新我们的 “心”,而非我们的大脑

Sharon Dirckx

人类的 “灵魂” 及 “生理” 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我在30年服事历程中学到的30件事

“后来我学到,其实所有事工,都是某种程度的青少年事工⋯⋯”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别整天把 “复兴” 挂在嘴上

我们也许承受不起真正的复兴。因为真正的复兴不只是人数的增加。

带着虚假的灿烂笑容牧会

Wes Faulk

多年事工生涯中累积、深埋心底的伤口,会以我们没意识到的方式影响我们。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