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

坏新闻也许是燃烧的荆棘

我理解人们对媒体总是报导负面新闻感到厌烦。但坏消息也可能是上帝要我们与祂同工的邀请。

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16, 2025
Illustration by Christianity Today / Source Images: Getty / Unsplash

在2004 年教会的一次乌干达短宣旅程中,65 岁的拉蒙·比尔希默(Ramon Billhimer) 从巴士车窗向外望,看到一个小女孩正从泥泞的水沟中汲取肮脏的死水。拉蒙以为这些水是用来浇灌菜园,或给家畜饮用。她顺手拍了一张照片,轻松地对她的翻译说,这孩子竟然为家畜走这么远的路来取水。

“哦,那些水不是给家畜用的,拉蒙,”翻译回答道。 “那是她全家人的饮用水。”

拉蒙探访乡村教会时,早已注意到乌干达有许多儿童都病得很重。她原以为他们都得了疟疾,但很快就认识到,至少有一半的孩子是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患上痢疾等慢性病。巴士窗外的景象成了拉蒙生命的转捩点——小女孩和她的水罐——仿佛是丛燃烧的荆棘。

在乌干达剩余的旅程里,拉蒙都是哭着入睡。巴士对话后的几天,当她探访乌干达一间医院时,见到一位小女孩,她正静静的躺在病床上打点滴。拉蒙试着与孩子说话,告诉她自己会再来探望她。过了几天,拉蒙兑现了她的承诺,但小女孩已经不在了。她已死于痢疾。

如拉蒙多年来分享这段回忆时所说,她冲到医院的走廊,哭喊道:“神啊!祢为什么没有做点什么事!”

然后她听到这个回应:妳为什么不做点什么事呢?

于是她做了。

拉蒙首先向丈夫鲍伯(Bob) 解释——为什么她在美国社会认为应好好休息和放轻松的人生阶段,会觉得有负担要为距离他们德州的家近9000 英里外的人提供干净的水源。之后,她学习挖掘自流井相关的资讯,并找到给付所需费用的方式。这一切花了一些时间,但在接下来的 20 年中,拉蒙和鲍伯持续地做点什么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风风雨雨,受人慷慨援助或是遭遇欺诈,雨季或干季,他们一同在乌干达东部地区设立共858口水井。保守估计,他们的努力已为340万人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拉蒙夫妻并未在完成这几口自流井后就止步。在这858 口井中,有 23 口是钻孔井 (borehole wells),是他们在得知有人为了从河流取水而被鳄鱼攻击丧命后钻凿的。当饥荒、干旱及新冠疫情来袭时,他们增加了分发食物的项目,自 2020 年来已为超过70万人提供粮食。他们还利用自流井的溢流水增设鱼塘养殖。他们捐赠医疗物资,甚至为一所穆斯林学校钻了一口昂贵的钻孔井——关于这个项目,拉蒙坦言,她需要上帝额外的催促才下定决心行动。

#我在成为好

拉蒙夫妻在没有任何正式的募资活动下完成了这一切。他们没有网站、媒体报导,甚至没有正式的组织名称。他们的募款方式堪称低成本营运的典范:鲍伯有个白色的三环活页夹,里面装满家里印表机印出来的水井照片,当有人想要赞助一口水井时,会捐款给拉蒙夫妻的教会,也就是米德兰第一长老教会 (First Presbyterian in Midland)。这笔资金随后会被寄往乌干达当地的合作伙伴,几个月后,鲍伯就会印出新水井的照片,将它们加到活页夹中。

无论拉蒙夫妇走到哪,都会向人谈论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现年87岁的鲍伯会将活页夹中的照片给任何愿意停下来聆听的人看。有一次,在一个国际航班上,拉蒙起身伸展双腿,与后座一名男子攀谈起来。在他们降落后不久,男子就寄给他们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足够建造一口带有鱼塘的六管自流井。

Ramon and Bob Billhimer (left center in blue) providing clean water to Uganda.
拉蒙和鲍伯 (中间偏左蓝衣服)为乌干达提供干净的水。
Ramon and Bob Billhimer drinking clean water in Uganda.
拉蒙和鲍伯在乌干达饮用干净的水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想跟你分享拉蒙这位几乎默默无名的信心英雄的故事。身为作家,我知道这是能引起读者特别反应的正面故事:终于!终于能听到一些好的新闻!为什么我们没办法听到更多像这样的故事呢?为什么媒体总是把焦点放在负面新闻上?

拉蒙和她的水井的故事正是牧师兼作家派崔克·米勒 (Patrick Miller) 呼吁人们更多书写的那种充满盼望的美好故事。米勒曾批评《今日基督教》杂志透过 “以基督教昨日犯下的罪孽为基础建立平台” 来 “损耗人们对基督教(机构/教会)的信任”。 (当然,《今日基督教》的领导层对此不同看法,这一点也值得人们了解)。

撇开这场争论不谈,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公司——尤其是不像《今日基督教》这样受到神学及道德承诺所约束的媒体——有更多的诱因去报导更坏的新闻。自前总统川普当选以来,《纽约时报》的订阅人数增长了十倍,至少有部分可能性是因为批评川普、记录他每一场争议的文章有着巨大的市场。 《华盛顿邮报》也经历类似的 “川普效应”。福克斯新闻 (Fox News) 评论员卡尔森 (Tucker Carlson) 在离开该电视网络前,福克斯新闻支付他3千500万美元的年薪,让他以他惯用的蔑视言论来激起愤怒。无论对左派或右派媒体而言,坏新闻都能带来大笔收入。

但媒体的负面性问题真是如此简单吗?若单单着眼于利益因素,很容易忽略我们作为媒体消费者的责任。正如作家汤普森(Derek Thompson) 在《大西洋月刊》中所言,“消费者面对新闻媒体塑造的关于我们生活景况的悲惨泛滥信息,部分原因在于,新闻媒体为了回应群众对负面消息的偏好,着重于报导世上最糟糕、最危险、最灾难性的故事。”

媒体报导负面事件,因为我们表现出 “那是我们想要听到的消息”。我们对好消息的需求可能是真诚的,但往往是肤浅的。我们阅读、观看及聆听的习惯显示出,我们对坏新闻有更深层次的饥渴。

即使对于听起来正面的故事,我们也常心生厌倦,带着多疑的态度等待某种 “出包” 的时刻,或某个黑暗爆料的转折。而当故事中没有负面转折或令人震惊的披露时——当它真的只是单纯美好的新闻时——我们之中许多人也惯性地视它为平淡无奇、无聊的新闻,只是在遮掩更残酷的现实。我们疑神疑鬼,认定自己并未听到完整的故事。我们要么将好消息当作无关紧要的天真幻想,要么视它为更糟的宣传/广告手段。

身处这个混乱、争议不断且令人忧心的时代,基督徒必须花些时间反思:我们是否被贪婪的媒体强迫接受负面新闻?还是因为作为新闻消费者的我们,只对负面故事感兴趣,导致媒体产出这样的内容?我们是否渴望正面的新闻?是否能感受到好新闻的价值?身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是否有能力在破碎的世界里看见那些真实、美好和良善的事物?

在《大西洋月刊》另一篇探讨 “负面偏误” 如何影响媒体环境的文章中,汤普森指出:“负面性——严格来说,并非媒体的问题,而是人类的问题。”而这是个基督徒应能回应的问题。

沉浸在坏消息中或反覆咀嚼其内容,也许是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自然的倾向,但这不应该是耶稣的跟随者的方式。我们知道一条更好的道路,而我认为,拉蒙的故事除了是一则好消息/正向的新闻外,还为我们提供了走在这条狭窄道路的一些实用的指引。

这个堕落的世界确实充满坏消息,如拉蒙在巴士窗外看到的景象那样。我们的新闻供应链忠实地应验了这句老话:“见血就能成头条 (If it bleeds, it leads)”,为我们提供无止尽的地方及全球危机新闻来满足我们的胃口。然而,我们既然是这顿“自助餐”里的顾客,就必须留心自己将注意力放在哪里。

我们是否无意识地不断刷着那些令人沮丧的新闻?或倾向点开让我们愤怒的标题?我们是否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对机构的不信任,或对 “另一伙人” 的敌意是正义的?我们是否成为 “冲突的创造者”,热衷于播撒混乱,用大锤击打我们立足的根基

身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应思想“真实的、可爱的及有美名的事物” (腓立比书 4:8)。抵挡纵容人们分裂及自我辩护的黑暗冲动无疑是困难的,但绝非不切实际 (路10:29-37;加5:19-21)。我们可以从将注意力转向眼前的需求开始——无论是短宣巴士窗外的景象,还是自家客厅窗外发生的事。

这种注意力的转移能大大减少我们对坏消息的饥渴,并让我们更渴望好消息。然而,重要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视邪恶、苦难和贫乏。看到小女孩站在深及脚踝、被排泄物污染的水中,搅乱了拉蒙内心的平静。这让她非常不舒服,并引发她对罪咎、责任、义务,以及在这个病态世界里上帝的良善的各种疑问。

关于领袖滥权牧者的背叛故事——尤其发生在教会内,这个理应以更高的标准生活的群体——应该对我们产生和拉蒙ㄧ样的冲击及疑问。《腓立比书》4:8的教导并非一种简单甜蜜的建议,要求我们只关注那些有美好结局的正面新闻,更不是用来指责真实地报导堕落世界的记者的理由。

事实上,思考 “真实的” 事物往往并不意味着思想着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个世上有太多事情应该让我们感到不安。但我们不能因为惧怕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而回避真相,甚至试图压制、掩盖真相。我们必须记住,“光”具有消毒的功效,可以带来医治、盼望和恢复。

摩西在《出埃及记》第 3 章遇到燃烧的荆棘时,英文ESV圣经将摩西的反应翻译为 “我要过去,停下来看这异象”。在接下来的经节中,当 “耶和华上帝见他停下来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身为一个热爱文字的人,这段字句的重复性让我停了下来。它既拗口且笨拙。这段经文不仅仅说摩西看到了荆棘,而是说当摩西看到燃烧的荆棘时,他停下来真正地注视荆棘。而当上帝见到摩西真正停下来注视时,祂向摩西发出新的呼召——向摩西更多揭示祂自己,并给予他更高的使命,让摩西带领祂的子民走向自由。

或许,当摩西在山坡上放羊时,他正在思索有关希伯来人在埃及的坏消息。但当他看到燃烧的荆棘时,他关注了自己正在关注的事。他没有被其他故事分散注意力,也没有因绝望而转身离开,或愤世嫉俗地视眼前美好的异象为不真实的幻象。他停下来注视上帝的好消息,并遵行上帝呼召他去做的事。

去年二月,拉蒙在跨越大西洋的航班上与鲍勃庆祝她85岁的生日。他们正飞往乌干达,探望朋友和他们建造的水井、帮助分发食物,并开始将他们心爱的事工交接给新一代的领袖。

但在那里,拉蒙突然生病,十天后便在乌干达的医院去世了。我们这些深爱她的人还未从失去她的伤痛中复原。如同我们德州西部的俗语所说,她穿着工作的靴子离开人世。

当我们伤心的怀念拉蒙——她对耶稣深刻的爱、她那感染力十足的笑声和大胆的精神、她那强大且充满盼望、目的和决心的生活方式——我很感激她教导我如何在好消息和坏消息之间取得平衡。她 20 年前那趟短宣之旅并非从一片空白开始。她已装备了一生服事他人的经验,使她有能力以上帝的爱来面对坏新闻,而不是绝望以对。她将自己全人献给上帝,成为 “义的器具” (罗马书 6:13)。当我看着自己的生命时,我希望能像拉蒙一样。

我理解人们渴望听到关于 “有亲密关系的群体、健康的教会、忠心的牧师、灵命的突破” 等让人喜乐的故事。但拉蒙的故事告诉我,我们不一定只有在听到好消息时才能成为好消息。罪及苦难的画面也可能成为燃烧的荆棘:上帝在邀请我们与祂同工,将坏消息变成好消息。

Carrie McKean 是一位来自德州西部的作家,作品曾刊登于《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和《德州月刊》杂志。可在carriemckean.com看到有关她更多的资讯。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 可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年轻人不需要一个“柔化​​版”的福音

Z世代对耶稣敞开,但对 “宗教” 保持戒心,因为宗教看起来既虚假且与现实脱节。

News

研究显示:Z世代的教会出席率领先其他世代

美国会友平均每五个主日只参与其中两次,但年轻人的出席率正在上升。

教会长辈,别 “训话” 年轻人生孩子

对婚姻及家庭感到焦虑与矛盾的年轻人,需要的是正面榜样,而不是说教。

耶稣说,不要为养育孩子忧虑

当我们意识到 “自己与非基督徒并无差别” 这个事实时,我们应该停下来思想耶稣关于空中的飞鸟的教导。

学者在一片莎草纸上发现耶稣的话语

他们意识到,在那一刻,他们的研究跨越了千年,与另一位被耶稣深深感动的人产生了连结。

Review

“郊区心态” 如何塑造了福音派?

或许,现在是时候更加批判性地思考:我们的环境如何塑造了我们?

基督徒真的 “更好看、更时尚” 吗?

社群媒体上的 “耶稣光辉” 潮流,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功神学。

诚实面对你参加 “短宣队” 的动机

短期宣教相当复杂,而且常常不尽人意,但若以智慧和透明的态度进行,仍能带来极大的帮助。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