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纳集团 (Barna Group) 一项最新调查中,大多数家中有孩子的女性 (69%) 表示,身为母亲,她们很难“觉得自己做得已经足够”。只有19%的人表示,她们觉得自己“能够为世界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但是,怎样才算 “足够” 呢?妈妈们又该从什么样的育儿资源开始?
年轻的母亲时常感到重重压力,社交媒体上满是实用的小技巧、安慰人心的内容,有时却也带来不切实际的期望。根据基督徒网红妈妈的建议,妈妈们什么都得做:从制作呼应季节变化的 “感受箱” (sensory bin,一种儿童玩具和发展训练道具,让孩子能透过五官体验并学习不同事物),到在点心时间教导孩子信仰内容,样样都不能少。
播客《养育男孩和女孩》的共同主持人及《无虑父母》的作者希熙(Sissy Goff)表示:“妈妈们很气馁,今日的母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觉得自己失败,是我30多年辅导工作里未曾见到的现象。”
随着观念的转变,近几十年来,流行的基督教育儿书籍和建议的语调也发生了变化。相比于1970年的畅销书《敢于管教》或1978年的《倔强孩子》,如今的语调少了些对抗性。
今日,较新的育儿资源不再强调要求孩子良好的行为,或在第一时间顺服父母的重要性,而是鼓励父母向内反思,考量自己的信仰状况、观念以及焦虑如何影响他们养育孩子走当行的道(箴言22:6)。
然而,根据希熙的观察,这种从行为主义转向更温和的育儿方式的改变,并没有大幅减轻许多母亲的罪恶感和压力。健康的育儿书籍及podcast没办法与那些无处不在、随时争夺妈妈注意力的社交媒体相抗衡。在社交媒体上,妈妈们看到的是那些原本旨在激励人心,但却设定了更多新标准的育儿榜样。
“问题的一部分在于父母听到了太多声音、太多‘专家’的建议,”希熙说。 “有些网红父母的工作就是策划最棒的生日派对、准备最漂亮的饭菜和圣诞装饰。我们看到的都是这些精挑细选的高光时刻的剪辑。”
多年来,基督徒妈妈们都处在压力之中。诸如《给母亲:如何为你的孩子祷告》和《母亲的使命》等书籍为养育孩子的灵命设下很高的标准。伊利诺伊州奥罗拉市的瑞德尔 (Redelman) 回忆自己初为人母,收到《母亲的使命》这本书时,感到非常气馁。
瑞德尔有四个5至10岁的孩子,她说:“我感到非常羞愧,好像我永远都做得不够。”
考特妮 (Courtney Bontrager) 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拥有婚姻及家庭咨商的硕士学位。她指出,即使是社群媒体上ㄧ些同样强调母职的混乱及不完美处的内容,也抵不住妈妈们透过寻求他人对自己作为基督徒母亲之表现的认同和肯定。
“你会看到一些贴文说 ‘你不必完美’ 之类的话,但即使是这样的贴文也不一定能起到正面作用,”考特妮说。她和丈夫一起牧养印第安纳波利斯一间教会。 “谁的意见对你而言最重要?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容易放大什么。但纵然外部有不少压力,我们仍可选择如何回应。”
基督徒父母总是必须面对外在压力。在1980和1990年代成为父母的人,正处于詹姆斯·道布森和《爱家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 主导话语权的时期。那个时期的父母亲被告知,管教孩子是一场争夺孩子灵魂的战斗,甚至是一场争夺国家灵魂的战斗。
“在今日的北美大陆上,一场价值观的伟大内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双方拥有截然不同且互不相容的世界观,这种激烈的冲突渗透至社会各个层面,”道布森在他1990年出版的《危机中的孩子》一书中这样说。
道布森属于《养育下一代美国人》一书中所称的 “以父母为中心” 的育儿专家阵营。该书作者反思她见到的两个对立(但绝非固化) 的育儿导师/作者阵营:以父母为中心(以纪律为导向的行为主义者,如道布森) 的阵营和以儿童为中心(提倡以儿童为主导、依附导向的育儿法) 的阵营。
1970年,道布森的畅销书《敢于管教》的出版,标志着基督教育儿书籍日益壮大的重要里程碑。这类书籍提供实用建议,并经常利用父母对纪律管教、孩子的顺服及建造孩子信仰方面的恐惧。道布森及其基督教市场上的同侪坚持以父母为中心的立场,强调父母应建立权威,拒绝被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左右。
保罗·区普 (Paul Tripp) 牧师的《父母之道:14个彻底改变家庭的真理原则》则强调父母要意识到自己所处位置的属灵份量。区普在序言中写道:“育儿的整体情势开始于理解自己作为父母是种什么样的身份。”
希熙在她2022年出版的《无虑父母》一书里直接讨论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基督徒父母寻求帮助以应对他们的焦虑,因为这些焦虑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书中援引的研究表明,陷入焦虑的父母的孩子,罹患焦虑症状的可能性高出七倍。
近年一些较新的基督教育儿文学,仍可以说是以父母为中心的。但与其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对孩子行为的管教,作者和导师们如今更鼓励父母面对自身的问题、优先考量自己的灵命成长,并透过心理咨商处理情绪包袱。
将焦点从孩子的行为转移到父母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健康的视角,消除父母为控制孩子行为而产生的一些压力。但是,这也同时赋予那些建构了表演性且充满理想的基督徒父母形象的可信度——建立一种艺术般美好的形象的压力。
基督徒网红妈妈的圈子明显也是以父母为中心的,但不是社群媒体兴起前育儿书籍的管教方式。今日部落格/网红的内容常以基督徒妈妈的个人形象和经验为中心。
这些育儿内容呈现令人向往的范例:精心修饰或摆拍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装潢考究的家中,销售着承诺能让跟随者更接近理想母职的商品,以及一种美学词汇体系——已然成为许多母亲看待自己母职经验的滤镜。
如果没有实体属灵群体的稳固支持,沉浸在妈妈部落客/网红的圈子里,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或滋生一种不满足感。然而,与其他父母共同生活在亲密的基督徒群体里,也可能让人感到压力。在巴纳研究中,超过一半 (55%)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感到受到其他母亲的评判”。
“在育儿方面,我们必须跳脱‘对与错’的框架,”考特妮说。她所在的印第安纳波利斯教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该教会试图采取真实的群体化育儿方式(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部分原因是教会中有相当比例的尼日利亚人,他们在共同育儿的模式上给教会很大的启发。
教会群体既可以是安息之地,也可能成为另一个需要 “表演出好父母形象” 的地方。对一些父母来说,仅仅是参加主日礼拜也能让他们十分焦虑。身为一名新手母亲,瑞德尔 (Redelman) 曾经很难停止将自己的育儿方式和她孩子的行为表现与教会里其他家庭做比较的冲动 。
“我在教会里看到其他家庭的孩子都很乖巧。每个人都很安静,没有人爬来爬去,也没有人抱怨忘爸妈忘了带需要用到的东西,”瑞德尔说。 “我常会想,这些父母肯定做得比我好。他们一定有什么地方做对了。”
想要 “做得对” 或 “做得足够” 的愿望驱使母亲们寻找那些能帮助她们成为更好的母亲的资源,这对基督徒母亲而言尤其真实,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具有永恒的意义。
为了提醒自己放下 “做到完美” 的压力,瑞德尔印制一份来自作家安·沃斯坎普(Ann Voskamp)的文章:《给忙碌妈妈10条真实帮助的建议》。其中第10点是:“真正庆祝生命的艺术不在于正确与否,而在于接受恩典。”
那篇文章是沃斯坎普创作的《心灵便利贴》系列的一部分,瑞德尔六年前在email里收到这篇文章,至今仍将它贴在冰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