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告别“罗伊诉韦德案”:反堕胎福音派庆祝他们期待已久的裁决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堕胎权案件“大错特错,从当初判决之日起就与宪法冲突”。

反堕胎活动人士在六月份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裁决之前在最高法院集会。

反堕胎活动人士在六月份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裁决之前在最高法院集会。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13, 2022
Drew Angerer / Getty Images

“罗伊诉韦德案”(Roe v.Wade)——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曾鼓动一代又一代的反堕胎运动人士,并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塑造了福音派的政治参与——已被 推翻

曾有数百万人游行、抗议、游说,并为这具有指标意义的堕胎权裁决的结束祈祷。 经过49年和 超过6300万 的堕胎案例,这时刻终于到来。

基督教领袖称这一裁决“曾经是不可想像的”,今天被标记为“我们都一直在等待的那一天”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我们认为 罗伊案凯西案(Casey) 必须被推翻,”大法官撒母耳·阿利托(Samuel Alito)代表多数大法官 写道 。 “宪法没有提到堕胎权,任何宪法条款也都没有默许要保障这种权利。

“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判决是6比3,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赞同多数的意见。 法院的意见书与 上个月泄露的阿利托草案非常相似。

这一判决是唐纳德·川普总统任期内通过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的结果: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布雷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和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

福音派一直是坚决反对堕胎的宗教团体,也最渴望看到 罗伊案 被推翻。 虽然堕胎从来不是福音派唯一的议题,但在投票时,它往往较所有其他的议题更被看重。 一些人不顾道德上的疑虑支持川普,就是希望他能兑现任命大法官 的承诺 ,最终推翻 罗伊案 ,以及之后最高法院确认堕胎权的裁决,“计划生育诉凯西” 案(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

这一政治算计似乎是得到了回报。 三位新法官与阿利托和克拉伦斯·汤玛斯(Clarence Thomas)一起做出了大胆的决定,称之前的法庭搞错了。

“这一天属于许多人,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漫长而艰苦的努力——以及川普总统,他值得我们感谢,因为他遵守了一个我不认为他会遵守的承诺,”基督教伦理学家,贝勒大学宗教教授马修李安德森(Matthew Lee Anderson)

EPPC(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伦理与公共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埃德·惠兰(Ed Whelan)将这项裁决 称为 “保守阵营法律运动的最高成就”。

多数意见反映了福音派和天主教反堕胎团体的论点,他们提交了法庭之友陈述(friend-of-the-court briefs)。 从战略上讲,许多人较少关注胎儿的人性和生命权的论据,而更多地关注 罗伊案 背后的法律推理问题。

罗伊案 的决定是错误的,论述也很弱,” “美国人团结为生命”组织(Americans United for Life)的律师们 写道 。 “在最初的审议过程中,许多裁决错误——特别是没有任何证据记录——导致 罗伊案 无法执行。 … 人们一直在寻找伊罗案的宪法理由,法院尚未为可行性规则提供合理的诠释。

EPPC的律师们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作为宪法文本和历史的问题,罗伊案不仅错了,而且非常严重,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罗伊案在判决的那一天就被严厉批评为错误,从那以后,法院内外一直强烈反对,没有一位现任大法官为其实际推理的优点辩护。”

多布斯案 审理2015年密西西比州法律禁止15周后堕胎的合宪性,这禁令限制了 罗伊案 所允许的权利。 该州唯一的堕胎诊所杰克逊妇女健康中心(Jackson Women’s Health)控诉了包括汤玛斯·多布斯(Thomas Dobbs)在内的州卫生部门的官员。 捍卫自由联盟(Alliance Defending Freedom, ADF)是该州的法律辩护团队中一员。

“密西西比州要求法院推翻罗伊案判决,因为该案大错特错,没有宪法条文、结构或历史的基础。 此外,罗案不断变化的标准长期以来一直行不通,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反堕胎法律最终要在法庭上再审,”ADF总法律顾问克里斯汀·瓦格纳(Kristen Waggoner)说。 “它也没有考虑新的科学进展,就是生命起始于受孕。”

罗案 是如何决定的

法院1973年的裁决是基于胎儿生命不享有宪法保护的论点。 该案的律师们指出,传统上,权利被理解为从出生开始。 例如,第14修正案 将公民身份扩大到 所有“出生……在美国,”而不是那些在国界内受孕的。 同样,胎儿也不允许拥有财产。

然而,法官们说,州政府在保护胎儿生命方面确实应 极度重视 。 这种重视的程度必须与保护女性的隐私权相平衡。

“隐私”在宪法中从未被提及,但第9修正案规定,宪法中 未提及的权利 不得因此被否认。 第14修正案保障了合法的正当程式,法院称这就表明有隐私权,包括不受州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做出堕胎决定的权利——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允许的。

大法官们对这一点进行了辩论。 经过一些他们之间的交换讨论,他们确定了胚胎的存活性。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的作者哈里·布莱克蒙(Harry Blackmun)大法官认为 罗伊诉韦德案 是一种谨慎的妥协。

“法院今天不认为宪法强制要求堕胎,”他写道。 “今天它没有宣布孕妇有堕胎的绝对权利。 它确实将在妊娠前三个月内的堕胎决定和责任,赋于主治医生。”

然而,正如历史学家丹尼尔·K·威廉姆斯(Daniel K. Williams) 所指出的那样,布莱克蒙错了。 罗伊案 没有接受反堕胎运动的任何论点,并为堕胎权利提倡者带来了决定性的胜利。 该决定迫使46个州立法机构重写了他们的堕胎法,使其与当时美国最自由的堕胎法保持一致。

当时大多数福音派基督徒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无视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这一决定不仅与基督教历代以来的道德教义背道而驰,而且与美国人民的道德意识相悖,“CT在1973年 辩称 。”

美南浸信会、神召会、基督教宣道会、美国长老会和其他教派都在 罗伊案 之后的十年里通过了反堕胎决议。

在他们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人类出了什么问题?》中,福音传教士法兰西斯·谢弗(Francis Schaeffer)和儿科外科医生C·埃弗雷特·库普(C. Everett Koop) 堕胎是“第一个也是关键问题”,是保护人类生命尊严的“基石”。

“我们恳求你们这些基督徒发挥你们所有的影响力,通过立法、社会行动和其他手段来对抗日益增加的人性丧失,”他们在1979年写道。 “如果我们此时此刻不表明立场,就不能声称自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盐。”

该运动在1992年几乎取得了胜利。 五家堕胎诊所和一名独立医生控诉宾州政府限制堕胎权利,包括强制性等待期和通知配偶或父母。 当时,九名大法官中有八名是由共和党人任命的,尽管其中至少有三名支持堕胎权。

计划生育组织诉凯西案 判决前夕,首席大法官威廉·H·伦奎斯特(William H. Rehnquist)起草了一份5比4的多数意见书,推翻了 罗伊案

然而在最后一刻,安东尼·甘迺迪大法官 改变了立场。 他与桑德拉·戴·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和大卫·苏特(David Souter)一起制定了一项妥协方案,允许各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堕胎,同时也维护 罗伊案 的有效性。 他们让两位他们也获得两位偏自由派的大法官亨利·布莱克蒙(Harry Blackmun)和约翰·保罗·斯蒂文斯(John Paul Stevens)的赞同。

虽然它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妥协”,但 凯西案 的5比4决定实际上是对 罗伊案 核心主张的重申 — 同时几乎完全放弃了法律推理。 法院裁定,必须承认 罗伊案 开创的先例,坚持 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 的法律原则。

质疑先例的权威性

去年12月,三位新任的大法官在 多布斯案 的口头辩论中都对这一标准提出了质疑。

“在考虑 遵循先例 时,这显然是本案的核心,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它?”巴雷特问道。

这位天主教徒的大法官承认建立在先例基础上的制度有它的好处,但认为“我们的 遵循先例 理论的一部分是,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命令,在某些情况下,推翻先前的裁决也是可能的。 她举了多个例子,包括一个民权案件和一个LGBT权利案件。

罗伯茨似乎在寻找一种方法来修改之前的裁决,也许在不真正否认宪法允许的堕胎权的情况下,为监管堕胎设定一个不同的程度标准。 然而,双方的律师都表示无意妥协,他们认为此案应是全有或全无。

“我读了你的诉讼摘要,”阿利托对为 罗伊案凯西案 辩护的律师说。 “你的摘要说,我们唯一真正的意见是重申 罗伊案凯西案 的现状,或者完全推翻他们。 你说‘这里没有折衷地带’。这是对你的摘要的正确理解吗?”

她同意了。 听证会后不久,阿利托开始起草一份大胆的决定,完全推 罗伊案凯西案

“推翻先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这不是一个轻易作的决定,”他写道。 “在这种情况下,有五个因素强烈支援推翻 罗伊案凯西案 的裁决:它们本质的错误,它们推理的质量,它们对国家施加的规则的‘可行性’,它们对其他法律领域的破坏性影响,以及缺乏具体的依据。”

该决定没有将堕胎定为刑事犯罪,而是将监管衡量权发回各州,选民和立法机构将决定妇女何时可以和不可选择终止妊娠。 一些已经通过了“触动法(trigger laws)”的州,就会立即实施限制。

“长期以来,罗伊案和凯西案的决定使我们的国家对那些没有发言权的人的困境视而不见 – 将这些生命视为负担而不是祝福。 虽然这项裁决是建立真正生命文化的重要一步,但堕胎问题现在将被送回各州,”美南浸信会伦理与宗教自由委员会(ERLC)公共政策主任切尔西·索博利克(Chelsea Sobolik)说。

“我们必须继续利用我们的时间,才能和资金来保护早产儿,照顾他们的母亲,并在各州提倡保护他们的法律。”

随着周五上午(六月廿四日上午,译者注)发布的决定,福音派领袖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我为这个历史性的一天感谢神 … 庆祝生命的一天,”神召会的总监督道格克莱 。 “不是要志得意满,而是要喜乐,感谢赐生命的主。 继续努力在我们所服事的社区中创造一种重视生命的文化。”

“关注家庭”(Focus on the Family)说:“经过50年为未出生的胎儿争战,我们的祈祷得到了回应。 基督教医学和牙科协会(Christian Medical and Dental Associations)称这是“生命和医疗保健急需的胜利”。 ERLC的负责人 宣称,“反堕胎运动的新篇章开启了”。

专家表示,该裁决将立即导致堕胎数量减少 10%至15% 。 但从长期来看,这影响不会太明显。

“我们不会假装知道我们的政治制度或社会将会对今天的裁定如何反应,”阿利托 写道。 “我们只是做我们的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宪法不赋予堕胎权。”

翻译:江山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关注我们。

Books

主日学在瘟疫期间暂停。它会恢复吗?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随着参加人数或志愿者的减少,宗教教育课程受到严重干扰。

主日学的参与受到瘟疫的影响。

主日学的参与受到瘟疫的影响。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13, 2022
Pearl/Lightstock

当特蕾西·菲克森(Tracey Fixen)自愿担任她教会的主日学校长时,情况就像一块干净的石板。 当时在北达科他州科尔法克斯(Colefax)的路德会“我们的救世主教会”(Our Savior’s Lutheran),从来没有宗教教育计划。

她说:“我开始时说,‘我们要看视频,这样,我们会有一些成人教育。’”。 这个拥有200人的教会现在每周主日崇拜前的一个咖啡时间提供课程。

菲克森说他们拥有的材料许多都是“过时的”——购买新材料不在当时的预算之内——但举办某种形式的主日学比许多教会目前做的要多。

随着美国教会的出席率 仍然停滞不前 ,和会众的焦点转向查经班或小组,周三晚上或周日早上的宗教教育课程很多已经消失了。

此外,在COVID-19瘟疫期间,这些额外的聚会被搁置。 他们会回来吗?

哈特福德宗教研究所(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的新数据 显示,接受调查的教会中有一半报告说,他们的宗教教育计划在过去两年受到严重干扰,尽管福音派教会没有像主流、天主教和东正教会众那样受到影响。

大多数教会在2021年提供较少的宗教教育课程,有四分之一的教会在今年3月之前弥补了部分损失。

研究人员这样写,在接受调查的会众中,“有一些把课程合并和把年龄组合并,而另一些取消了周日课程,转移到平日晚上全家的活动。 对一些教会来说,这些决定可能是一个有意识的选择,但对另一些来说,它们可能是因为有需要应对不断减少的人数。”

研究发现,大约六分之一的教会要么在瘟疫之前没有提供成人教育计划,要么已经停止了这些计划。 它说,缺乏参与可能最终使主日学在更多的会众中“不再可行”。

佛罗里达州萨尼贝尔岛的萨尼贝尔社区教会(Sanibel Community Church)的副牧师道格·胡默(Doug Hummer)认为,主日学加上每周的敬拜聚会,是教会遵循《圣经》里的命令,有关教导和门徒训练的核心方式。

他说:“教会是门徒训练的地方 … 就像在《太福音》28章说的,要使人做门徒,教导他们,训练他们,给他们施洗。 如果你去掉门徒训练的成分,你有教会吗? 因为这就是教会与任何其他组织不同之处——我们被神的灵赋予能力使人做门徒,教导、训练和装备。”

教会还举办小组和查经班,但胡默说,他相信宗教教育课程是教会使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教会实施宗教教育课程的挑战归结为财务,资源,可用性,优先事项和时间——除了常规的教会聚会和小组外,每周加上另一项承诺。

虽然教会从 COVID-19 引起的出席率下降中恢复过来,但要忙碌的会众报名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保罗·全(Paul Jeon)说,与其他聚会相比,主日学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这位华盛顿特区郊外的新城教会(NewCity Church)牧师说:“当有人来上课时,这并不是分享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场所。 上课的目的是学习一些东西 – 无论是技能还是特定内容。”

像许多其他会众一样,新城也很难找到人来领导小组或教主日学。 全说,许多人被吓倒了,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担任这样的职位。

据盖洛普 报导,瘟疫也严重影响了全国的教会志愿者人数。 年长的成员是 一些最忠诚 的主日学教师,他们有理由对COVID-19期间的实体接触特别谨慎,有些人仍然对教导尚未接种疫苗的年轻孩子犹豫不决。

志愿者短缺会严重打击小教会。 在哈特福德调查中,少于50人的教会的成人教育计划下降幅度最大,而大型教会的课程在增长。

在密歇根州罗克福德(Rockford)牧养80人会众的克里斯·麦诺(Chris Minor)说,周日晚上在他的教堂里,他的教会致力于一种较休闲和教育性的风格。

麦诺说:“我并不是讲另一篇信息,而是互动性地用问答来教导,更深入地研究早上的经文。”

一半的会众(48%),如北达科他州的“我们的救世主教会”,利用视频资源进行主日学和其他教育课程。

研究人员发现,视频课程还允许教会提供混合节目,或者让参与者“按需求”观看,而不是固定每周一起参加聚会。

该研究发现,“有关用Zoom作为宗教教育平台,同样数量的受访者称赞它或谴责它的无效性”,并指出儿童课程比成人课程更难转移到线上。 “尽管如此,看到各种规模的会众,在面对瘟疫的现实以及教育其年轻和老年成员的需求时,所尝试的广泛努力和创造力,真是令人感动。”

虽然瘟疫代表了最新的一次循环,但也许主日学一直都有它的挑战。 1959年CT的封面故事问道:“我们应该关闭主日学吗?”

它这样说:“虽然主日学似乎一瘸一拐地走着,但它经常创造奇迹。 只有全智的上帝才能利用未经训练的志愿者、微薄的设施和有限的材料来改变这么多人的人生轨迹。”

翻译:元鹏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 关注我们。

Church Life

熟龄族群正在从教会流失

为什么婴儿潮世代和X世代的流失率要高于年轻基督徒?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6, 2022
Illustration by Jared Boggess

罗贝娜.雷德尔(Robrenna Redl)不是那种会让牧师意识到会停止上教会的人。这位住在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居民仍想当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她曾经参与教会事工很长一段时间,如今已经四十多岁了。雷德尔三十多岁时认识耶稣,在往后几年,她是一间保守派独立教会的模范成员。她说:“我很投入教会,曾担任主日学老师教导小学生七年,又教中学生六至七年。” 她也在妇女事工领导团队服事,并为教会工作五年。无论怎么看,她都是一位忠实成员。

但在二〇一八年,服事整整十七年后,她离开了教会。雷德尔并不是特例。教会出席模式显明,四十岁以上的人,亦即X世代和婴儿潮世代,至少和千禧世代和Z世代一样,有相等的可能性会不再上教会。

曾经有段时间,牧师从讲坛上俯视那些头发花白坐在长椅上的会众,认为他们万无一失,丝毫不用担心这些人的忠诚。“大家都当作是理所当然的”,牧师兼研究员柏格(Ryan Burge)说,“黄金女郎绝不会离开。无论如何,他们每周日都会出现在教会。” 但根据巴纳集团(Barna Group,福音派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过去三十年来,教会出席人数下降幅度最大是在五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群体。“我们不能将教会出席人数的下降仅仅归咎于年轻人”,巴纳的调研主管金柏琳(Savannah Kimberlin)这么说。每个年龄层都有人在离开教会,老一辈也不例外。根据柏格的说法,“如今已经没有哪个出生组别要比十二年前更虔诚了。”

巴纳调查还发现,从一九九三年至二〇二〇年疫情爆发前,每周上教会的人数在二〇〇九年达到48%的高峰,随后在二〇二〇年暴跌至29%。部分原因是有愈来愈多的美国人,在成年后从未去过教会。千禧世代和Z世代,也就是今(二〇二二)年年龄在三十八岁以下的人,在统计上要比当年同龄时的父母和祖父母较少持有宗教信仰。但前述议题和退出教会不同,本文讨论的是曾经待在教会却不再参与的人。

在二〇〇九年时,还有46%的婴儿潮世代和44%的X世代表示他们每周都上教会。直到二〇二〇年新冠疫情爆发前,比率下降近三分之一,分别至32%和29%。(相较之下,千禧世代在同一时期的教会出席率大约下降22%,二〇二〇年间约有25%的人每周上教会。)生命之道研究中心(LifeWay Research,美南浸信会所属机构)的报告宣称,随著新冠疫情的持续,自二〇二一年八月以来,几乎所有教会都重启实体聚会,而且疫情前的大多数信徒都已返回教会。

然而,柏格从美国政府数据中发现,在过去几年里,五十五至六十四岁成年人的教会出席率显著下降,根据报告大约降低了十个百分点。这些年长者与其他年龄层的模式并不相符,后者于二〇一八至二〇二一年间的教会出席率是相近的。这可能意味著教会很快就会注意到长者出席率的下滑,即使模式尚不清晰。

柏格在他的新书《美国宗教和政治的二十个迷思》(20 Myths about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merica)中写道,这些数据挑战了人们长久以来对教会年长者的一些看法。其中一项他称之为 “生命周期效应”,指的是在教会中长大的人,可能会在高中毕业自食其力后离开,但随后又回到教会来抚养下一代,直到他们面临空巢期,当中有些父母会选择离开教会,但大多数人会留下。柏格表示,尽管这个理论听起来很合理,但却无法说明婴儿潮世代迈入成年后的行为模式。他说:“数据相当清楚,生命周期效应已经不适用。” 现今当人们不再上教会,牧师就别指望他们会回来。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美国民调机构和智库)曾于二〇一七年十二月调查美国人不去宗教场所参与礼拜的原因。从基督徒的反应展现了明显的代沟。六十五岁以上没有去教会的人中,有45%说他们不去教会是因为 “我以其他方式信奉我的信仰。” 五十至六十四岁中,有大约相同比例的人也这么说。换句话说,四十岁以上不再参与教会的基督徒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觉得他们仍在从事信仰活动。年轻人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十八至二十九岁的人中,只有大约25%说他们不去教会是因为他们以其他方式来信奉信仰。

兰道(David Landow)牧师在德拉瓦州威明顿市牧养以马内利长老教会,他发现离开教会的人往往可以归为两类:“淡出组” 和 “脱离组”。“淡出组” 是他所熟识的那些搬入退休社区并逐渐不再正常出席的人。兰道解释:“他们没有放弃信仰,只是教会不再是他们的优先考量。” 他相信很多离开教会的年长者皆是如此。菲利普斯(Nate Phillips)是密西根州柯克丘陵长老教会的牧师,他也看到年长者离开教会的趋势。他说,当会众感到不满时,他们会寻求更妥善运用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在教会委员会服事。菲利普斯最近与离开教会的一名中年会友沟通。那人解释说:“我爱戴你,我也爱教会那些人,但坦白说,我在我的足球俱乐部也能得到教会给我的一切。”

在皮尤有关离开教会的调查里,六十五岁以上不参与教会的基督徒当中,有不到三分之一(28%)表示他们是因为 “不喜欢” 才停止去教会。这个群组挑选的陈述像是 “我还没有找到我喜欢的教会”,“我不喜欢牧师的讲道”,以及 “我感到自己不受欢迎。” 金柏琳解释,大多数婴儿潮世代 “并没有被教会的负面声量所困扰”,但年轻的基督徒比较容易不满。五十至六十四岁和十八至二十九岁中,大约有38%的人表示,他们没有去教会是基于某方面的不喜欢,兰道称之为 “脱离组”,他说:“这算是某种中年危机。” 皮尤的调查结果与其他研究相符。金柏琳说,Z世代和千禧世代比起年长的基督徒更有可能将教会看作是好批评的,并且对其在社区中扮演的角色,整体看法较不正面。

惠顿学院葛理翰中心的助理主任拉克斯顿(Josh Laxton)认为,教会会友的离去是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有些人离开是因为教会的观点与他们个人不一致。其他人则发现,在政治和社会公义等议题上加剧的压力,使他们对教会感到不自在。贝克(Josh Baker)是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教授和期刊《宗教社会学》的编辑,他发现,离开和留在教会的人之间最主要区别在于政治立场。他说,那些在政治上认同独立党或民主党的人最有可能停止出席,改为私下追求信仰。

然而,柏格表示,人们很少会因为丑闻或弊端等重大原因退出教会。他说:“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是基于非常现实的理由离开。可能是搬家,或是生活变得忙碌,去教会不像以前那么方便。有些人表达他们离开的理由甚至上句不接下句,但他们就是不来了。”

当然,也有些人可以指出离开的具体原因。对于雷德尔来说,就是她在一直参与的教会中看到某种转变。“教会变得愈来愈容不下 “他人”,却没有察觉到我正正是他人的事实。” 雷德尔是黑人,有两个混血儿。她还说,教会也开始展现与极右派政治的结盟,并且对教会内性侵问题处理不当。

雷德尔在她离开的那间教会里无所适从,但在其他地方也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教会。她说:“自从离开后,我一直努力要回到教会。我试过到我孩子去的教会,但是对我来说有点太年轻、太前卫了。” 她尝试过几次非正式的聚会,也在线上一间教会做过礼拜,但她没有正式加入任何地方。“由于对基督徒群体怀有疑虑,我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我可以跟别人一对一谈话,但是团体对我来说太过复杂”,她这么说道。

菲利普斯担心的是,像雷德尔这类型的离开,不仅会对离开的人,同时也会对离开之人牵连到的人,产生灵性上的影响。“现今的世界已彻底扭曲,我们已经失去属于我们的机会”,菲利普斯说道。“最起码,我们曾经提供过道德指引”,但他说,美国人如今已不再为此寄望教会。“我认为人们正在寻找意义、无限以及与伟大故事的连结”,他说。在教会的事工和活动中,“有时我们能在许许多多有限的情况下迎来这一切。”

尽管如此,把教会视为聆听振奋人心的讲道,或是调校道德标准地方的那些人,可能会指出收听录制信息和诗歌的便利性。这些活动,可能就是许多离开教会的长者,认为自己仍在实践信仰, 仍在学习,仍在敬拜的原因。然而,不与其他信徒碰面也算 “上教会”,这种想法与圣经是抵触的。希伯来书十章24~25节说,基督徒刻意见面是为了相互鼓励。一旦成为成熟的信徒,人们就停不下对教会的需求。拉克斯顿很清楚,圣经中满是劝告,要我们与其他信徒相聚;人们不会单单因为可以下载播客节目(podcasts)而不再需要彼此,或是不再需要归属。他表示,如果人们不把教会放在首位,那么生活中总是少不了各样活动来引诱他们离开教会。

虽然照顾幼儿(儿女或孙子女)、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需要,可能会让一些四十岁以上的人远离教会,但拉克斯顿指出,退休后的周末小旅行也会打断规律的教会出席。

贝克说,在美国从教会中辍的原因不大可能是教会自身的准则发生变化,因为他的研究显示,教会对于教导实体聚会的重要性从未改变。相反,他指出变化是在于出现了其他聆听讲道和敬拜音乐的方式。生命之道研究中心的执行长麦康诺(Scott McConnell)表示,人生大事通常会影响教会出席;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上大学,但在往后的年日里,搬去新城市或是面临空巢期,都同样可能导致中断。即使生命周期理论不适用,人生大事仍然是转捩点,容易使得参与教会变得麻烦或是不那么值得。

兰道认为,不再醉心于基督信仰的人中,有许多是肇因于他们的生活没有达到本身的期望。“也许婚姻不如所想像的那样,又或许抚养孩子并没有以为的那么充实”,他说。从那些时刻看起来,他们的信仰似乎是建立在一张虚假的清单上。兰道与许多这样的人共事过,他们把自己的基督徒生活视为一连串的里程碑:毕业,结婚,生子。一旦这些目标达成,又或者这一系列事件已机会不再,他们就处于选择去留的关头。因为在这些里程碑之外,他们看不到门徒训练的意义。近年来,兰道也看到父母在孩子背离信仰时所经历的属灵震荡。如果父母自己没有坚定信念,反而有可能被这抗争拉走。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是在信仰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你的信仰是靠自己的力气,那么你很快就会筋疲力尽”,兰道这么说。麦康诺说:“如果看不到自己信仰的价值,届时他们就会做出去留的关键决定。” 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教会必须考虑所有年龄层的人都有离开的风险。“随著年龄增长,人们往往在灵性上变得更加成熟,但这并不会抵销以下的风险或可能性,就是他们有可能误入歧途,或不想再与其他信徒一起事奉。” 麦康诺说,如果教会领导层和成员能牢记这点,并去接触那些有一段时日没来教会的人,听听他们在挣扎什么,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受到重视的,这样就可以有助逆转那股离开教会的风潮。

兰道认为,教会必须很小心,不要让人误以为基督徒的生活是一连串的心想事成。“基督徒的生活并不容易,它也不是个承诺,应允只要你完成这些步骤,就能实现自我。基督信仰是对神国降临的渴望,但如今我们对于自身的渴望著墨太多了”,兰道说。凯特.墨菲(Kate Murphy)牧师在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牧养一间岌岌可危的教会,她见到会友往往只是出于个人喜好而离开,但神使用她周遭的人,要她更深入思考。墨菲说:“我们很容易坐在礼拜堂里,想著那些选择去吃早午餐,或是选择在周日早上修剪自家草坪,还有选择帮他们的孩子报名周日早上练习体育竞赛的人。看著那些选择,我们很容易会想,‘嗯,那些人不如我们思考深入,也不像我们真心在乎,他们远远不及我们这么认真看待上帝。’”

但最终,她才意识到她的教会并没有满足人们的属灵需求。“当人们前来寻求灵命转变,还有寻找装备,使自己得以在这个破碎世界生存下去时,我们给不了,他们就离开了”,墨菲说道。她认为解决之道是让领导者和会众一起悔改,意识到教会出了问题,并承认是教会里的人造成这个问题。圣灵仍然持续在吸引著人们,而人们也仍然拥有属灵需求,渴望得到满足。墨菲接著说:“我想教会内有些基督徒已经忘记,福音是多么能够带来转化,足以改变生命,并且福音在本质上是多么的美好。如果我们能够回到这一点上,我想我们会看到神是信实的。”

就金柏琳而言,则是希望巴纳的研究能够帮助教会领袖思考,如何坚固会众和牧养年长族群。“你是否确定在你的教会里,老一辈会友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一生都是教会的忠实参与者,如今选择在五,六十多岁时离开教会,我认为,这个情况是在表明他们对归属感和价值的感受其实非常深刻。” 柏格认为教会此刻正面临绝佳契机和高度风险;“忽视年长者就是要自行承担忽视他们的后果”,他这么说道。但这不仅攸关教会恢复往昔运作的能力,正如生命之道的麦康诺所说,“每一代人对神都很重要,因而应当对教会也同样重要。”

翻译:王湘琪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 关注我们。

Books

圣经考古学在2020年的十大发现

偶像崇拜、邪恶的国王和基督教会的证据加添了我们对圣经世界的理解。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29, 2022
Courtesy of Yoli Schwartz,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2020年是不乏圣经考古学新闻的一年,尽管出于对新冠疫情的管控,以色列几乎取消了所有预定的挖掘工作。 有限的挖掘工作仍在以色列和周边国家开展,对先前挖掘工作的研究也在继续,并有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发布。

以下是2020年将我们与圣经世界连系起来的最大发现。

10. 亚述神灵石雕

意大利和库尔德考古学家发现了一面高达15英尺高的石雕,描绘了一位亚述国王和七个站在圣兽背上的亚述神明。 这副浮雕作品被刻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北部一条运河边的悬崖上。 这个国王被认为是萨尔贡二世(Sargon II),他在公元前722至705年为王,并征服了北国以色列(王下17:6)。 发现浮雕的运河有可能就是被萨尔贡二世奴役的以色列人挖掘的。

9. 建造在磐石上的教会

在以色列北部班尼亚斯(Banias)的一次挖掘中,发现了一座四世纪的教堂遗迹。这座教堂按照当时的惯例,建在另一个神祇的殿宇之上。 班尼亚斯是一个潘神(Pan)的崇拜中心,这个神殿很可能就是为了崇拜这个与性和春天有关的希腊神祇。

然而,第四世纪的基督徒会认出这个地方就是圣经中的凯撒利亚腓立比,就在这里不远,彼得曾对耶稣说:“你是基督”,而耶稣回答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太16:13-19)。 废墟中的一块石头上有朝圣者留下的十字架刻痕,这些朝圣者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官方信仰后不久就造访了这座教堂。

8. 与大卫王结盟的堡垒

考古学家在戈兰高地发现了一座可追溯到大卫统治时期,即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防御性建筑。堡垒中一块大型的玄武岩上刻着两个长着角、手臂张开的人物。

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建筑是大卫王的盟友、基述王国(the kingdom of Geshur)的前哨。 大卫的妻子玛迦,即押沙龙的母亲,是基述王的女儿。

7. 神圣烟雾的残留

对公元前八世纪一个祭坛表面的有机残余物进行的一项测试显示了大麻的残留物。 这是大麻与古代以色列任何一种形式的崇拜有关的第一个证据,也是迄今已知的最早在仪式中使用大麻的记录。 祭坛是专门用来敬拜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的。

阿拉德沙漠要塞的敬拜中心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挖掘出来。 半个世纪前做的测试没能给出确凿的结果。 但新的测试使用了改进的设备和技术。 该遗址的第二个祭坛上还留有乳香的残留。

6. 可与耶路撒冷媲美的神庙

特拉维夫大学的考古学家经过计算,认为在耶路撒冷附近、在以色列1号公路重建过程中发现的一座神庙,大约建于公元前900年。 据估计,莫扎神庙(The Temple of Motza)的规模与所罗门在半个世纪前建造的圣殿相似,而且就在其往东五英里处。 这座作为竞争对手的神庙有可能是用来崇拜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的神————以及其他的神祇。

这一发现令人震惊,但与《旧约》中关于在何处、以何种方式以及向谁敬拜的国家争端的叙述十分吻合。 学者们认为一些关键的圣经经文是为了维护在耶路撒冷进行敬拜而写下的,《列王纪上》再次记述了在同一世纪,北国以色列如何在但和伯特利兴建了崇拜的中心。

5. 迦南的击打神

以色列考古学家约瑟夫·加芬克尔(Yosef Garfinkel)发现了公元前12世纪一处迦南神庙的遗址。 发掘现场位于拉基士(Lachish),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旧约城市之一。在这里已经出土了一批在迦南人崇拜中使用的文物,包括珠宝、匕首和两个四英寸高的“击打神”的青铜小雕像。

神庙中最重要的发现也许是一根镀银的青铜权杖。 加芬克尔认为它本是由一个人形大小的迦南神祇巴力(Baal)的雕像持有。 雕像本身没有被发现,但古代迦南神明的大型雕像却很罕见。

4. 保存完好的宫殿

考古学家在现代城市阿富拉(Afula)外的耶斯列谷地(Jazreel Valley)进行一个道路项目时,发现了一个皇家建筑群,该建筑群曾为暗利和亚哈等以色列王所用。 该建筑群距离亚哈王另一座位于耶斯列旧址的宫殿所在地仅半英里。 他们发现的一个大型柱状建筑被描述为“在以色列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暗利家族建筑”。 在现场发现的储存罐显示这里似乎是一个食物分配中心。

3. 老底嘉一间房屋中的教会

土耳其考古学家塞拉尔·西姆谢克(Celal Şimşek)在挖掘老底嘉的一所房屋时发现了用于基督教敬拜的圣物。 围绕中央花园或庭院建造的柱廊式房屋位于剧院旁边,很可能为富人所有。 使徒保罗给老底嘉教会发过一封书信,他在《歌罗西书》中提到过,但似乎信已失传。 《启示录》也提到了这一教会,耶稣谴责这些基督徒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但事实上他们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3:17)。

西姆谢克没有详细说明他发掘出的宗教物件,但总结说一座带有教堂的房屋会增加学者们对 “基督教自一世纪中期以来在老底嘉的传播 ”的理解。

2. 真的“复制品”;假的残片

圣经考古学家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确定那些非由他们亲自挖掘的文物的真实性————即那些在文物市场上出售的物件。 今年有几个重要的例子说明尖端技术可以为此提供帮助:一个曾被认为是赝品的粘土印章印记被证明是真实的,而另一些曾被认为是真实的死海古卷残片却被发现是伪造的。

本古里安大学教授尤瓦尔·戈伦(Yuval Goren)和他的团队确定,一个描绘了一头咆哮狮子的 “布拉(bulla)”,即印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88-748年、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时期。 它是几十年前在贝都因市场上被低价买下的。

与此同时,一家专门检测艺术品赝品的公司发现,圣经博物馆收藏的16块死海古卷残片都是现代伪造品。 博物馆因其开展的彻底调查赢得了赞誉,而且正以这些赝品为展品,专门举办了一个关注伪造问题的展览。 自2002年以来,还有70多块可能是赝品的残片被提供给了福音派的收藏家们。

1. 玛拿西统治时期的遗迹

考古发现的一座宫殿遗迹可能属于犹大王玛拿西,那位被《列王纪下》21章描述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并引诱他的民“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的王。然而这一发现却极大地拓展了考古学家们对后期犹大国王统治的认知。

废墟位于阿蒙哈纳兹夫长廊(Armon Hanatziv Promenade)上,这个地方从南面可以俯瞰圣殿山和耶路撒冷老城。 原伊欧里斯柱式(proto-Aeolian)的石器常被认为与第一圣殿时期的皇家建筑有关。 这种结构可以追溯到玛拿西王55年的统治时期,他从他的父亲希西家手中接管了南国犹大。

在几个街区外,在新建的美国大使馆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个大型仓库的遗迹。 它被认为是一个食品分配中心,也许还作为盈余农作物的储存地。 它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同一时期。

十年前,考古学家在附近的拉马特雷切尔(Ramat Rachel)发现了宫殿和行政中心的遗迹。 今年出版的相关挖掘报告,结合了新的挖掘成果,向学者们表明,沿着这条通往伯利恒的道路,这一地区是犹大国后期统治者们的一个主要活动中心。

戈登·戈维尔(Gordon Govier)是圣经考古学新闻季刊《物件》》(Artifax)的编辑,他同时也是每周广播节目《书与铲子》(The Book & the Spade)的主持人。

翻译:许珏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关注我们。

History

为什么华人基督徒传福音常常从科学谈起?

回顾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善用科学的切入点,更好地向华人知识分子传福音。

利玛窦(Matteo Ricci,左)与徐光启

利玛窦(Matteo Ricci,左)与徐光启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28, 2022
WikiMedia Commons

北美的华人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似乎喜欢从科学,或者说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谈起。华人教会或福音机构举办的布道会或福音讲座,主题常常与科学相关。一些具有科学背景的讲员会从一些科学议题(例如达尔文进化论的缺陷、大爆炸理论与时空有始、生物系统和基因编码的复杂性)说起,讲到现代科学的一些发现如何佐证宇宙和人类生命的背后有一位创造者或设计者(就是上帝)存在,然后进入基督福音的讲述,最后呼召听众“决志”(表明愿意)信主。

许多华人教会和基督徒用科学作为护教和传福音的切入点,是因为他们相信与科学有关的布道、讲座或讨论能够吸引慕道友,或者这个问题是很多慕道友有疑惑、需要帮助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和基督教信仰之间关系的看法随着时间而变化,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而华人基督徒用科学来作传福音的切入点及视科学为护教的重要议题,也跟中国教会的历史相关。

传教士的贡献

在罗马天主教于16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传教士之前,中国人的哲学和世界观是被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所主导。在明朝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普遍不重视科学和技术。尽管在中国更早的历史中,例如在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国在某些技术领域有领先世界的进步,但到了14、15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这一现象引出了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即“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何中国的科学在近代却这么落后?”

利玛窦和他的耶稣会传教士同伴于1583年首次来到中国时,他们非常热衷于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知识。耶稣会传教士(除利玛窦外最著名的还包括汤若望南怀仁等)利用“科学传教”的策略,吸引一些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改良中国的精英阶层,通过博取他们对“先进”的天主教信仰的好感,来实现传播信仰的最终目标。这些宣教士与中国宫廷中的高官交朋友,并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儒家学者和官员对话(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天主教徒的徐光启)。他们在天文学、历法、数学、水力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赢得了中国人的尊重,并成为朝廷在科技领域特别聘请的专家。他们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改变了一些中国人对天主教的看法。他们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直到今天仍被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所铭记。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左)、利玛窦(Matteo Ricci,中)与汤若望(Adam Schall,右)WikiMedia Commons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左)、利玛窦(Matteo Ricci,中)与汤若望(Adam Schall,右)

新教宣教士从19世纪初开始来到中国。在医疗服务、教育、妇女权利、鸦片戒毒和禁烟、废除妇女缠足、赈灾、农村建设和道德改革等方面,他们为中国社会和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对于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的帮助,在医学和科学教育方面尤为显著。今天中国许多优秀的大学和医院最初都是当年的新教宣教士建立的。

反对与逼迫

尽管西方宣教士对中国有这些贡献,在明朝(1388-1644)和清朝(1644-1912)期间,基督教仍然被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视为有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洋教”,而宣教士则被视为“西方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的工具”。每当中国出现政治动荡,统治者就会煽动民族主义,鼓励对西方和对宣教士的仇视。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中,两百多名西方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传教士和两万多名中国基督徒在中国北方被屠杀。

1919年的五四运动表明一些有志于救国救民的中国知识分子愿意接受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1920年,中国爆发了“非基督教运动”,受马克思主义和其他非基督教西方思想的影响,许多追求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基督教既反民主又反科学。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些中国基督徒和新的政权合作,建立了 “三自爱国教会”。这些教会声称要摆脱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控制,而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于是“三自教会”成为政府认可的教会,在组织上实际上是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那些不愿意接受政府管治、拒绝加入“三自”系统的教会最终成为地下或半地下的“家庭教会”,其牧师和领袖从1950年代开始就遭受迫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家庭教会和三自教会都被当作“帝国主义”的产物而被禁止和摧毁。基督教被批判为“反动落后”的思想,甚至连一些科学理论也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这个时期的中国教会的主要问题是生存的问题,顾不上考虑科学与信仰的问题。

1976年毛去世后,中国向西方打开了大门。家庭教会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并从农村扩展到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家庭教会的会众中,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的比例明显比传统的农村家庭教会高。这些城市教会的基督徒继承了传统家庭教会的虔诚主义和基要主义,但同时他们与外部世界有更多的接触(特别是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也受到西方神学和哲学的影响,他们对科学与信仰的关系也比家庭教会的前辈们更关注。

互联网时代

在中共镇压了1989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六四事件”)之后,许多理想幻灭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到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留学及移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信主成为基督徒。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学者,因此他们对科学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有特别的兴趣。

随着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那时中国还没有“防火长城”),BBS和在线论坛成为世界各地的中国基督徒与非信徒进行对话并进行网络布道和护教的地方。关于基督教最激烈的辩论都与科学相关,特别是进化论与创造论之争,以及关于“科学是否已经证明上帝不存在”的争论。由于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是无神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中国的学校教育也一直向学生灌输反宗教的思想,很多中国知识分子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基督教信仰与科学矛盾、有冲突。在这样的宣教处境之下,华人基督徒不再能忽视针对这种偏见的护教。

过去二十年来,在华人教会(甚至中国教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护教著作是《游子吟》,其作者里程(冯秉诚牧师)是一位拥有生物学博士学位的传道人。这本书包含了大量关于科学和信仰的讨论,特别是对进化论的批评。《游子吟》是华人教会和基督徒向慕道朋友(特别是有理工科背景的一些信仰寻求者)赠送得最多的礼物。

在新时代传福音与护教

今天,中国的城市家庭教会再次遭受严酷的逼迫,散居海外的华人教会继续面临来自世俗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挑战。在传福音和护教时,中国基督徒仍然经常遇到来自科学主义和其它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反对。

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科学家仍然认为基督教创造论(特别是年轻地球创造论)是反科学、否认进化论真理的宗教胡说。 不过,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的态度似乎并不完全是敌对的。

2021年7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一段视频的文字记录被发布在互联网上。在记录中,杨先生回答了观众“到底有没有上帝”的问题。他说:

“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是没有的。如果你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自然规律虽然是有序的,但是自然规律的组合却是随机的,任何有目的的产品,都是某种智慧设计的产物。”

虽然没有其它证据表明杨先生已经成为基督徒,但他似乎已经因为新的科学发现的证据而成为有神论者,或至少是自然神论者。

在中国教会和海外华人教会中,基督徒对创造与进化的看法是多元的,尽管年轻地球创造论似乎仍然是最被接受的理论。去年,“普世佳音”机构将两本创造与进化方面的英文书翻译成中文,一本(《起源:创造、进化和智慧设计》)介绍了基督徒在这个问题上的多元化观点,另一本(《起源·证据·目的:进化与智慧设计》)则更侧重介绍智慧设计论。2022年7月,“普世佳音”将出版另一本关于科学与信仰的“游子新歌”系列书籍《万有之上:基督教与科学的奇缘》,这本书是用中文原创,由基甸和小灶合著,两位作者都有理科背景。

中国的基督徒需要克服(源于极端基要主义的)盲目反科学的心态,学习善用现代科学来帮助我们护教和传福音。这方面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去探索。基督教护教和传福音的策略应该并对慕道友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敏感,有针对性和处境化。在向中国知识分子宣教的时候,涉及科学的护教极具策略性,也非常必要。笔者希望本文的历史反思,可以给有志于护教和传福音的事工的基督徒带来些许的帮助。

Sean Cheng是《今日基督教》CT亚洲编辑

Books

一个曾经的文化斗士的自白

在我的青年时期,我扮演着论战者的角色。 以下是我对真正的义的认识。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27, 2022
《今日基督教》插图/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90年代又回来了。 头发乱蓬蓬的、超大的西装外套、大地色系、还有厚底鞋 另外,当然还有对迪斯尼的抵制和关于自由派恋童癖的性崇拜的阴谋论。

我在90年代上初中和高中,当时既享受着我自己的那份对时尚的懵懂,也参与文化战争。 作为一个在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成长起来的保守派,我记得那种为从不信神的左派手中拯救美国而斗争时,所面临的不断被围困的感觉。

因此,当关于批判性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觉醒主义”(wokism)和不断变化的性风尚的辩论再次升温时,我感受到时光的倒流。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文化战争? 为什么我们不能戒掉它们?”

公平地说,西方文化在90年代正经历着一场彻底的转变,就像今天一样。 前苏联集团崩溃了,启动了全球调整。 椭圆形办公室的丑闻使“口交”成为一个常见的短语,甚至连我这个受庇护的人都知道它的意思(在查了字典后)。

可以理解的是,那是一个政治两极分化加剧的时代,特别是随着保守派谈话电台的兴起。 像拉什·林博 (Rush Limbaugh)这样的人给这场斗争带来了一种快乐的激情——一种自信和豪迈,不知何故感觉真实而自由。 他在销售Snapple和Sleep Number的床时警告大家说要反对“女权纳粹主义者”(feminazis)。 甚至当他嘲笑总统的女儿时虽然只是鉴于她父母明显的腐败,我们也觉得是合理的——而那是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

因此,当美国共和党在1994年夺回国会时,就像恢复了希望。 当肯尼斯·斯塔尔(Kenneth Starr)领导的调查最终导致在1998年对克林顿的弹劾时,我感到了正义的快感。 没有什么文化战争可以像过去的老式文化战争那样。

尽管有这样的血统,我发现自己在看待当前的政治冲突时,仍然夹杂着疑惑、沮丧和深深的悲哀。 因为在21世纪的某个时期,在911之后和奥巴马当选之前,我长大了。

我结了婚,组建了家庭,并进入了事奉的生活,包括基督教出版、《圣经》教学和农村社区的地方教会工作。 这些事务带来了更多紧迫的问题,而政治则退到了后面。 我说服自己,这就像我的浅色水洗高腰牛仔裤一样,某些东西已经在我身后了——已经过时了,再也看不到了。

但是你看现在。 虽然目前的冲突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我仍能识透它的基本轮廓。 当我听到右翼和左翼的谈话者复制我年轻时的那种笃定、自信和胆量时,我也会有一种间接的不适感。

多年来,我一直试图理解为什么文化战争会如此满足人内心的需要,甚至是还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 我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想讨好上帝,并渴望得到肯定。 当我发表某些意见时,我得到了很多的好处。

当我嘲笑自由主义者时,我周围的成年人都笑了起来。 当我写关于好莱坞和音乐产业堕落的论文时,我在基督教学校得到了高分。 而当我在大学里为保守派政治候选人竞选时,我得到了额外的学分。

现在回想起来,我明白我的亚文化在鼓励我走向战斗。 但就像我在那些年所犯的时尚错误——一英里高的刘海和裁剪的波波头——还有更多我知道的错误。

当一个青少年尝试时尚时,他们往往试图找到自己,渴望适应,并处理从童年到成年的普遍焦虑。 所以我很同情年轻时的自己——既缺乏时尚感,又缺乏政治上的天真。 但我不想为我被吸引到文化战争中的事实找借口。

《雅各书》4章谈到了我们对战争的热爱,并指出了其根源。

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 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 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 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1-2节)

这些告诫就像是对我所说的。 作为一个年轻的文化战士,我有一种义的突然冲动。 我需要知道我是一个好人,而发动文化战争正是向自己和其他人证明这一点的一个好办法。 我想,这也是我想让上帝也认同这一点的一种方式。

但就像任何其他药物一样,自以为是这种药需要一个源源不断的供用渠道。 每一次受到打击都需要弥补。 当你喜欢上这种冲动时,你很快就会上瘾,直到你唯一知道如何做的事情就是战斗。

对于想要公开作见证的基督徒来说,这就是事情变得棘手的地方。 我们应该是不情愿的战士,只有在正义的冲突召唤我们去保护他人时才拿起武器。 (社会正义就是一个例子。)在公共广场上倡导和捍卫我们的原则是一回事;享受战斗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而我们中有太多人喜欢战斗。 我们乐于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敌人进行掠夺和破坏。 我们喜欢战争,因为伴随着正义感的涌动。

因此,我想知道打破这个循环的方法是否是重新评估我们的欲望和需求。 如果我们不需要在Twitter上的尖锐评论所带来的优越感呢? 如果我们可以依靠我们自己的作为——不论是政治的或其他的——以外的东西来知道我们是安全的和被爱的呢?

当我回想起90年代的我,我看到一个渴望讨好神的年轻女子。 但我也看到一个不成熟的年轻女子——她太忙于讨好神,而不明白神在基督里已经悦纳了她。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我所做的只是成长。 我已经清醒过来了。

在我20岁出头到20岁中期的某个时候,我遇到了一种福音的表达方式,即把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公义置于我自己之上。 我一直知道我是个罪人,一直知道其他人也是。 但是我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来处理罪,也没有理解基督为我所做的工作。 因此,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通过更努力地工作,努力做正确的事情,并重塑自己来表明我对上帝的承诺。

如果我能够重塑自己,足以克服我的罪,那么其他人也应该能够做到。 当他们做不到的时候,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我完全有理由谴责他们,与他们交战。 由于不了解神的恩典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起作用,我无法看到它在别人的生活中起作用,甚至在我们的辩论中恩典向其他人 延伸

我对特殊恩典视而不见,这意味着我对普通恩典也视而不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我是否变得不那么保守了。 我仍然持有让我的进步主义朋友们感到不安的政策立场和观点。 但有一件事对我来说已经改变了:我不再需要战斗了。 而且我不需要战斗,是因为我不需要证明什么。 在上帝的仁慈和基督的公义中获得安全感,我可以自由地在我周围的世界中为他们的益处而工作。 我可以自由地爱人如己,为其他人的利益而不是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因此,在新一轮的文化战争肆虐之际,请听从一位老兵的建议:凭爱心讲诚实话,但不要以为持有某种立场或以某种方式投票就能让上帝更爱你或更少爱你。 不要以为祂爱你的邻舍比祂爱你更多或更少。 不要以为你的公义来自于其他地方,除了祂。

尝到了上帝的美意,经历了祂无偿的恩典,就到世界上与他人分享。

汉娜·安德森(Hannah Anderson)是《受造为更多》(Made for More)《所有美好的事物》(All That’s Good)《谦卑的根:谦卑如何磨练和滋养你的灵魂》(Humble Roots: How Humility Grounds and Nourishes Your Soul)的作者。

翻译:平凡的瓦器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关注我们。

Books

具身体现八福的人有福了

当我们在“祝福” 中寻找意义时,我们必须让它们改变我们。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27, 2022
Illustration by Jared Boggess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我大学宗教哲学课的发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段朴素的铭文:主日学从来没有这么复杂。 同样地,“八福”(the Beatitudes)比乍一看起来更复杂。 它们(就像《圣经》的全部内容一样)有着取之不尽的丰富内容。 你挖得越深,它们的产出就越大。

The Beatitudes through the Ages

The Beatitudes through the Ages

Eerdmans

352 pages

$27.32

就一个祝福而言,如果不是在可能践行其意义的背景中,或者是其针对的具体个人,很难说它有什么意义。 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对八福 的理解最好是在其更广泛的叙事背景下进行:只有当作为关于上帝和上帝之子耶稣的更广泛故事的一部分,它们才有意义。

正如凯文·洛(Kavin Rowe)所写的,“只有首先通过那些故事使它们成为可理解、可行动的东西,我们才能理解思想或实践所具有的意义。”

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理由,即对八福最充分的了解不是通过阅读它们,而是通过看到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 也许最好不要说八福意味着什么,而是说它们希望改变某人,它们旨在改变我们。

我本来并不指望通过写一本关于八福的书来改变自己,但我却被改变了。 我经常思考我如何体验和表达愤怒,我是否是一个温和的人,我如何花钱,我如何对待穷人或无家可归的人,我何时和如何祈祷,以及我是否曾因致力于公义而受苦。 “如果一个人自己不燃烧,” 勒内·科斯特(René Coste)想知道,“又怎么能传达八福的火焰?”

克里斯廷·罗尔·韦伯(Christin Lore Weber)就八福写道

如果我们通过分析接近它们的意义,我们将无法理解它们。 相反,我们需要用爱来接受他们 … … 并在我们内心保留它们,直到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结果。 我们无法解释它们;但我们可以讲述在我们遇到的人和情况中发现它们的故事。

根据韦伯的提示,我想分享两个故事——你也可以说是两个关于八福的表演。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叫莱娜(Lena)的女孩。

海伦娜·雅各布多特·埃克布洛姆(Helena Jakobsdotter Ekblom,1784-1859)出生于瑞典的厄斯特哥特兰(Östergötland),与我家族中的埃克伦(Eklund)一方来自同一个省份。 在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有天堂的幻觉,在天堂里,八福的所有诺言都得到了实现——她看到穷人欢欣鼓舞、欢笑、拥有大地,被冠以上帝的儿子和女儿。 她开始宣讲她的异象,吸引了一群贫穷的农民,他们热切地接受她的信息,而当局则不接受。

莉娜用八福的话语向她的穷人同伴宣布了好消息。 如同在《路加福音》中一样,这个信息带有一个隐含的推论:“那些造成贫穷的富人有祸了,那些用眼泪买来欢笑的人有祸了,那些把富裕建立在痛苦之上的人有祸了,那些力量建立在不公正之上的强者有祸了,那些蔑视、迫害和压迫跟随耶稣的小人物的人有祸了。”

事实证明,这一隐含的推论对国家和教会当局都有很大的挑战。 正如杰里·瑞安(Jerry Ryan)所写的,“通过莱娜的眼睛来看,现有的秩序变得不可容忍,简直是令人作呕。” 她的说教如此令人不安,以至于她被关在瓦德斯特纳(Vadstena)一个被改造成精神病院的城堡里有20年。

即使在那里,看到自己处于最贫穷的人、被羞辱的人和被遗弃的人中间,莱娜仍然继续传教。 她宣扬上帝对他们不可动摇的爱,向他们保证,即使“身陷牢狱,他们也将欣喜于神的儿子的自由,也就是承受应许的后嗣”(参见马太福音5:9-10)。

20年后,她被释放了,但她不会停止传讲八福的好消息——穷人的好消息、权贵的坏消息。 她再次被捕,但在返回瓦德斯特纳的路上,她和押送者经过了一个被瘟疫蹂躏的城镇,卫兵们惊恐地逃走了。 然而,莱娜留在那里,照顾病人、安慰哀悼者。

瘟疫平息后,她受到当地人的爱戴,没有人敢再逮捕她。 当她年老而无法工作时,她搬进了家乡的一个穷人收容所。 莉娜在她的讲道和生活中履行了八福的内容——她为穷人祝福,自己也很穷;她安慰人,自己也哭泣。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我将称之为安娜的女人。 她先后既是社区组织者又是布道人,既是牧师也是贫困者的伙伴。 多年来,她为一个被枪支暴力和种族不公正所困扰的社区带来了和平、慷慨和坚韧的精神。 她还成为两个女儿的母亲,其中一个女儿在经过一段痛苦的挣扎后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那时她才明白为什么女儿的每个发育阶段都充满了那么多的困难。

正如对待她的其他职分一样,她以优雅、温柔和力量承担了这一职责。 认识她之后,我不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看一个和平缔造者是什么样子,或者温顺有多强,或者灵里贫穷(poverty of spirit,和合本作“虚心”——译注)可能是什么,或者如何以一种将美丽引入黑暗中的方式来哀恸。

当八福在生命中生根发芽时,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开花。 这两位妇女都同时生活在八福的两边:哀悼和安慰、创造和平和需要和平、提供怜悯和接受怜悯。 “因此,我们将尊重被羞辱的人,”艾伦·维希(Allen Verhey)写道,“自己要谦卑。 所以我们要安慰那些哀伤的人,并在哭泣中痛苦地承认,现在还不是神的将来。 所以我们要温柔地侍奉温柔的人。 我们将渴望正义,并为之努力。”

八福与我们存在相同的空间:这个时代还未到神的将来。 在牧师和神学家山姆·威尔斯(Sam Wells)看来,每一个祝福的前半部分是对十字架的描述(贫穷、饥渴、温柔、怜悯、受逼迫),后半部分是对复活的描述(安慰、怜恤、神的国度)。

威尔斯写道,我们正好生活在前半部和后半部的中间。 我们居住在 “现在哭泣的人有福了 ”和 “因为你们将要欢笑 ”之间的逗号里。 在十字架和复活中间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但它是快乐的。 它是深深的痛苦,但也是美丽的。 八福也是如此。

我发现八福和耶稣的比喻一样,都很简单。 正如俄立根所说(用斯蒂芬·韦斯特霍尔姆和马丁·韦斯特霍尔姆的话说),“神圣文本中存在奥秘几乎不是偶然的:… 理解它们的努力是神指定的使信徒走向成熟的手段之一。”

也许八福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让我们对其进行琢磨。 你越是思想八福,你就越能理解其深意。 你挖得越深,它们的产出就越大。

改编自丽贝卡·艾克兰德(Rebekah Eklund)的《不同的世代的八福》(The Beatitudes through the Ages)(Eerdmans: 2021)。 经出版商许可转载。

翻译:林乐暄

责任编辑:吴京宁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关注我们。

Church Life

我们的讲台上满是淘空了的传道人

数以万计的牧师想辞职,但还没有。 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27, 2022
Illustration by Dadu Shin

七年前,新墨西哥州德明市第一长老会(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of Deming)不得不更换悬挂在其钟楼上的绳子。 经过75年的正常使用,它终于坏了。 这幢普埃布洛(Pueblo)传教士风格的建筑建成于1941年。从那以来,钟声一直在回荡,而教堂本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20世纪初。

没有什么东西像钟声一样经久不衰。 今天,教堂建筑原有的土坯墙被白色镶板和粉蓝色的屋顶所覆盖。 在前面,通往入口的台阶已经被替换成了一个轮椅坡道。 曾经有一段时间,会众几乎坐满了可容200人的会堂。 在最近的一个周日,只有五个人出席。

“这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一次,”丽芙·约翰逊(Liv Johnson)说。 在第一长老会担任秘书的三十年里,约翰逊目睹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慢慢离开。 “我初到时,平均出席率——因为我必须做那个报告——是82,”她说。 “我记得有35个孩子上主日学,而现在我们一个也没有了。”

尽管如此,约翰逊并不绝望。 她认为强大、稳定的领导层可以扭转局面。 但最近,这样的领导层很难出现了。

2018年,第一长老会的牧师亚当·索利斯(Adam Soliz)在与肺癌的短暂斗争后去世了。 新冠疫情当中,教会人数减少,一位新的年轻牧师接管了教会。 这位新牧师重新考虑了他的职业轨迹,并在2021年8月离开,接受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不幸的是,更换一位牧师远比更换一根铃绳难多了。 而且时间越长,成本越高。

为了完成每月的预算,教会急忙寻找一个家庭来租用教会的牧师住所。 “我必须充当房东的角色。 我甚至还讲过道,”工作人员中唯一剩下的约翰逊说。 在客座讲员的帮助下,他们每周都有讲道。 但许多以前的会众说,在教会找到长期的牧师之前,他们不会再来。

去年秋天,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长老会的首席执事戴尔·库克(Dale Cook)驱车60英里来到德明市,在这个教堂讲道。 他们喜欢他,问他是否会考虑定期讲道。

库克现在正努力成为德明第一长老会的委任平信徒牧师(commissioned lay pastor)。 他相信上帝从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在为这个角色做准备。 “我在一个美南浸信会牧师的家庭长大。 父亲是家庭使命委员会(Home Mission Board)的成员,到处去建立小教会,并重建失去所有会众的老教会,”他说。

库克计划进行兼职事工,这样他就可以搬进教会的牧师住所,交租金,亲力亲为地支持教会的工作。 “有人告诉我,‘如果你搬到那里,你就会住在教堂的隔壁。你就会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 我说,‘好吧,反正我一直认为牧师就是这样的。’”

第一长老会为寻找和留住牧师所做的努力在美国各地的小教会中并不罕见。 据许多专家称,随着全国可能出现的牧师辞职潮,它们可能变得更加普遍。

在“2022年教会十大趋势”中,作家兼研究员托姆·雷纳(Thom Rainer)预测了迫在眉睫的牧师短缺问题:“牧师的离职率将增加20%。 大量的辞职将对牧师造成严重打击。” 而在2021年9月,作家兼牧师戴恩·奥特伦(Dane Ortlund)在推特上说:“2022年将出现牧师辞职潮。”

如果他们是对的,那么领导短缺的教会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而且很少有戴尔·库克这样的人来救场。 全国性的牧师短缺可能会敲响许多小型教会的丧钟。

但对牧师就业数据的深入研究表明,虽然从《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到处都在讲述牧师大规模辞职的故事,但我们有理由怀疑,大规模的牧师离职是否真的即将发生。 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未来更有可能出现的另一种情况——牧师 辞职——可能更令人担忧。

“大规模辞职的时期即将到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安东尼·克洛茨(Anthony Klotz)在2021年5月彭博社的一篇关于美国工人的文章中警告说。 “当不确定时,人们倾向于留在原地,所以过去一年中有许多本应发生的辞职实际上并未发生。”

没过多久,这个辞呈的闸门就打开了。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据,2021年4月离开现工作岗位的美国人比有记录以来的任何月份都多。 辞职大潮似乎单枪匹马地占据了新闻的中心,势头迅猛。进入夏季后,在11月达到450万人辞职的高峰。

这些辞职对一些行业的打击比其他行业更大。 卫生保健部门损失了数十万名员工,并陷入尚未恢复的危机中。 许多离开的护士都没有回头。

美国的牧师比护士少得多,但有人预计教牧岗位也会出现类似的离职情况。 正如《今日基督教》所报道,2021年10月巴纳集团(Barna Group)的一项调查显示,38%的新教牧师在那一年认真考虑过退出全职事奉——比巴纳在同年1月询问同样问题时多出近三分之一。

乍一看,这与我们在美国各地看到的情况相吻合。 雅虎财经/哈里斯(Harris)民意调查公司去年的一项调查发现,37%的美国工人“正在考虑离开他们目前的工作,或者已经在准备搬家”。

但是,辞职大潮比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更复杂。 把它更多地看作一次大洗牌吧。 德里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在《大西洋月刊》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辞职人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低薪工人转而从事更好的工作,这些行业正在提高工资以尽快吸引新员工。”

尽管酒店和餐馆的离职率高于历史水平,但去年住宿和食品服务部门的雇员人数增长了200万。 这是一个求职者的市场,但我们在医疗保健领域看到的巨大的工人短缺是辞职大潮中的一个例外

虽然护士短缺有据可查,但没有那么多证据表明牧师正在成群结队地离开事工——至少目前如此。

杜克大学的艾莉森·哈姆(Allison K. Hamm)和大卫·伊格尔(David E. Eagle)去年对现有的牧师流失数据进行了非常彻底的调查,得出结论:“最佳估计表明,美国新教各教派的年流失率一般在1%-2%左右,偶尔会出现特定的异常情况。”

这与2015年Lifeway Research的一项研究相吻合,该研究发现福音派和黑人新教主任牧师的年减员率为1.3%。 因此,如果我们要寻找任何牧师离职率的高点,每年1%或2%的自然减员是一个合理的基线,可以从这里开始。

“有一天,我正向教堂走去,我感觉到我体内有什么东西断了,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得太长。”
乔纳森·多德森

要了解过去两年对牧师就业的影响,请考虑美国劳工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的神职人员数据。 自2011年以来,它对2020年全国神职人员就业的估计首次下降,从2019年的53180人降至52260人。 2021年再次下降到50790。 不过,我们应该谨慎地看待这些数字。 2020年,仅南方浸信会就有47,592个教会,所以BLS只衡量了美国所有神职人员的一小部分。

在一个显示未来十年就业预测的全国就业模型中,BLS就2020年的神职人员就业总数使用了一个更现实的数字:260600,高于前一年的243900。 他们预测,在2020年和2030年之间,增长率将比平均水平慢3%,但这远远不是短缺。

一个更可靠的衡量标准来自2021年Lifeway Research的研究,该研究印证了2015年的研究。 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中,每年只有1.5%的福音派和黑人新教主任牧师离开牧师岗位——与2015年的研究相比,统计学上的增长并不明显,而且完全在预期的减员率之内。

“通常情况下,当牧师离开教会时——如果那里的情况真的很糟糕——他们就会进入另一个牧师角色,”Lifeway研究机构的执行董事斯科特·麦康奈尔(Scott McConnell)说。 “而这仍然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

斯科特·杜马(Scott Thumma)和哈特福德宗教研究所(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在2021年夏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37%的牧师在过去一年中认真考虑过离开事工(与巴纳的调查结果相似),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在异常沮丧的短暂时刻有过一两次这样的念头。 杜马总结说:“总的来说,我们的数据只是没有提供太多的证据表明神职人员即将大规模外流。”

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主任牧师们比平时更不愿意离开他们的教会。 牧师搜寻公司Vanderbloemen的前客户关系副总裁莎拉·罗宾斯(Sarah Robins)说,在过去两年里,该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找愿意考虑其他事工职位的主任牧师候选人。 罗宾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离开他们的教会,这个想法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

丹佛神学院事工学博士(DMin)项目助理主任安吉·沃德(Angie Ward)也在她的学生中看到了过渡期的犹豫,其中许多人是在职的主任牧师或教会唯一的牧师。 “人们没有大的改变,无论是开始上学还是去不同的教会。 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境况足够稳定,让他们可以离开,”她说, “在我的学生中,更多的人在说,‘我现在不能读事工学博士,因为我需要和我的会众一起钻研。’”

当涉及到事工的整体就业情况时,较少的入职和较多的离职一样,都能造成较低的数字。 在属于神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Schools,ATS)的新教和非教派神学院中,2020-21学年的道学硕士(MDiv)招生人数略有下降。 但这并不新鲜——自2013年以来,道学硕士的新生入学率几乎每年都呈下降趋势。

在毕业的学生人数上出现了更明显的滑坡。 2020-21年度,美国ATS学校的道学硕士和总学位完成率都有所下滑,只有普通神学学位有小幅增长。 有可能一些学生在完成他们的课程之前,正在等待,观察疫情的进展。

尽管我们还没有看到教牧人员流失的急剧增加,许多人认为它仍然会到来。 肖恩·内梅斯克(Sean Nemecek)担任西密歇根州“Pastor-in-Residence”事工的区域主管,他在那里服务那些被教会解雇的牧师。 他正在为未来一两年内的牧师离职潮做好准备,并注意到他与所指导的牧师的对话发生了改变。

“在整个文化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说他们希望雇主能够善待他们。 公平的薪酬和休息时间。 灵活性和在家工作。”内梅斯克说, “许多牧师都对我说了同样的事情:他们厌倦了报酬低得可怜的生活,或者不得不做第二份工作来支持事工。”

如果泡沫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真的破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三个人群上: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牧师,接近退休的牧师,以及兼职牧师。

轻、刚入行的牧师经常被告知,头五年的事奉将淘汰那些心里另有所图的人。 有些人认为五年的减员率高达85%。 但大多数可靠的研究估计这个数字实际上在1%到16%之间。 (与之相比,44%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新教师在第五年结束前就离开了教育界。)

尽管如此,过去两年对年轻牧师的冲击比对老资历牧师更大。 巴纳发现,45岁以下的牧师(46%)比45岁以上的牧师(34%)更有可能考虑退出全职事奉。 而在2021年Lifeway Research的调查中,18-44岁的牧师比65岁以上的牧师更有可能同意 “作为一个牧师的角色经常被压垮”,“我经常和教会里的人怄气”,以及他们的会众经历过政治上的冲突。

作为其博士研究的一部分,联合浸信会(Union Baptist Church)的主任牧师普林斯·拉尼·里弗斯(Prince Raney Rivers)研究了北卡罗来纳州非裔美国浸信会牧师在疫情后的过度疲劳(burnout)。

他说:“我感到惊讶的是,年轻的牧师——那些40岁以下的牧师——在研究中比年长的牧师报告了更多的愤世嫉俗和更大的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的感觉。” “一定的精神损耗是会有的,所以如果你能干到60或65岁,那么你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你有内在的韧性。 也许年轻的牧者对在会众中实现变革所需的时间没有那么多耐心。 如果你认为你要在两年内拯救世界,而每个人都要花七年时间才知道需要拯救什么,这将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里弗斯继续说:“我发现,特别是年轻的神职人员,他们有更多的行动主义心态,可能觉得被引导去向这种行动主义靠拢,但这可能并不是他们的会众当时准备前进的方向。 这使一些神职人员说,‘你知道吗,我想我发现在教会之外使用恩赐、才能和呼召会更有生命力,因为我受到压力,不能从教会内部做某些事情。’”

但是年轻的牧师并不是唯一被里弗斯认定为站在过度疲劳和辞职边缘的人。

他说:“我有几个朋友最近告诉我,他们的退休时间要比他们预期的早得多。”

至此,美国牧师的老龄化已是一个公认现象。 婴儿潮一代(即1946到1964出生的美国人——译者注 )在牧师岗位上呆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我们应该期待看到,随着他们最终从领导岗位上过渡下来,退休人数会自然上升。 但过去两年的压力可能导致许多人提前退休。

罗宾斯回忆起更多在Vanderbloemen公司与这一代牧师的交谈,他们比预期的更早结束了工作。

她尤其记得一位60岁出头的牧师。 “他在领导那个教会时已经非常疲惫了,”罗宾斯说, “他有几个董事会成员说,‘你需要在布道台上支持特朗普。’他说,‘这不是我作为牧师的工作。’他们说,‘好吧,那我们就离开你的教会。’他有一屋子爱他的长老,但他实在是太累了。”

在2015年和2021年Lifeway Research两次调查之间,在过去十年中退休的牧师人数从17%上升到20%。 “这在误差范围内。 但我们确实看到它开始开始缓慢上升,”麦康奈尔说, “每四到五名新教牧师中就有一名达到退休年龄。 如果在某一年所有适龄人士都决定退休,这将会产生一个无法填补的巨大漏洞。”

随着辞职大潮在其它行业创造了工作机会,一些专家认为,拥有第二份“织帐篷”式工作(tentmaking,即像使徒保罗一样,用别的工作支持自己的事工——译者注)的牧师也更有可能在下一年离开事工,因为他们已经有一只脚踏出了事工的圈子。

“我指导的一些牧师是双职的,”内梅斯克说,“我听到的一件事是,‘也许我应该从教会中抽出一点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的另一份工作中。’”

如果双职牧师既要长时间从事全职工作,又要牧养会众,那么他们过度疲劳的风险就会高于平均水平。 费城主显团契教会(Epiphany Fellowship Church)的家庭生活牧师柯蒂斯·邓拉普(Curtis Dunlap)说,全职职位在像他们这样的黑人为主的教会中并不多见。 他说:“我认识的在城市中为有色人种服务的牧师,绝大多数都是双职的。”

邓拉普指出,双职牧师更难安排假期或安息日。 他说:“像我这样的全职牧师有更大的灵活性来控制我们的日程安排。 有时在教会文化中,如果主任牧师不讲道,很多人就不会出现。 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一个较小的教会中,你必须考虑这将如何影响每周的奉献,特别是在奉献数目本已下降的夏天。”

若不加以解决,过度疲劳、灰心和情绪倦怠会对牧师和会众造成破坏。 去年考虑退出全职事奉的38%的牧师,即使大多数人从未真正离开,我们仍然应该问,为什么这个数字在2021年上升得如此之快。 也许我们最关心的不应该是空荡荡的讲坛,而是站在讲坛上空虚的牧师。

纳森·多德森(Jonathan Dodson)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在过去两年中的事奉经历:痛苦。

“我多次想过退出,”他说, “把我放在那38%里。”

上帝在多德森七岁的时候就吸引了他的心。 他阅读传教士的传记,并在传教士来镇上时尝试与他们见面。 他说:“主用这样的方式,用祂的主权在我心中播种下了传教精神。” 成年后,多德森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中心地带建立了城市生活教会(City Life Church)。

但是,在疫情之前的几年里,多德森的事工热情受到了一系列苦难事件的打击,首先是一次特别痛苦的会面。 在 社交距离新冠病毒 等术语进入美国人的词汇之前,多德森与一对50多岁的夫妇坐下来,他们在教会担任导师(mentor)。这对夫妇与他联系,表示他们不再相信三位一体。

在那次会面中,多德森多年来所认识的热情、热爱《圣经》的人变得冰冷无比。 “当我要求祷告时,”多德森说,“他匕首般的目光似乎要把我钉在墙上。” 这对夫妇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个拉比,其目的是唆使基督徒脱离信仰。 “他们吞下了它的钩、线和沉子。”

那是与脱教者一系列对话中的第一次。 “那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牧师们看到他们所爱的人放弃基督,”多德森说, “这真是令人心碎。”

然后是新冠疫情的隔离,这进一步打击了他的精神。 他说:“周复一周,你是在对着一个冰冷、黑暗的摄像机说教,而不是对着面前活生生、跳动的心。”

2020年总统大选后,多德森看到政治上左倾会众的批评有所增加。 “我们是一个以福音为中心的教会,”他说, “我们关心正义,关心种族正义。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表达一直在增多,但这群人变得高度挑剔。 有很多批评意见。 三页的电子邮件。 愤怒。 ‘你为什么不做这个?’‘你为什么不做那个?’然后人们开始离开教会。”

随着疫情似乎消退,城市生活教会又开始线下聚会,一丝希望出现了。 但后来,德尔塔变体出现了。 这一次,批评来自右派,目标是口罩。

“我们在市中心租了一个场地。 我们已经在那里呆了10年,我们必须遵守他们的政策,”多德森说, “我们收到了认识了10年的人发来的奇怪的电子邮件。 我主持过他们孩子的奉献礼。 我指导过他们,与他们一起走过困难的时期,然后噗通一声:‘如果我们必须戴上口罩,我们就离开。’”

“在过去的两年里,这种对抗的密度让人消沉、疲惫,”他说, “对全国各地的牧师来说,真正困难的事情之一,是我们的角色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被看作可有可无。 当牧师给我们提供需要或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很重视他们;但当我们认为自己需要别的东西时,突然间他们就变得没有人的价值了。 他们是一种可以退订的宗教商品。”

“有一天,我正向教堂走去,”多德森说,“我感觉到我体内有什么东西断了,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得太长。 我开始在感情上与教会脱钩。 就像储蓄已经消失殆尽了一样。 一想到要走进一个房间,满是需要我负责的基督徒,我就觉得很痛苦。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沮丧和离开事工的想法在牧师的生命中并不少见。 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将它们描述为”牧师的昏厥”。 他写道:“没有必要通过引用知名牧师的传记来证明,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可怕的挫折——即使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尤金·彼得森(Eugene Peterson)回顾他在基督吾王长老会(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的牧师生涯时说道,“自从我到这里以来,我可以想到的就有三次准备离开。” 其中一次,彼得森在路上,去安慰一个死于车祸的妇女的家人。他想:“主啊,我做不了。 我不想再做牧师了。 我真的不能再进入那种深深的痛苦了。 或者,如果我能,我也不想。 我真的不想再这样做了。”

不过,我们目前情况的不寻常之处,是在整个美国,在不同的人群和教派中,同时有大量的牧师想要离开事工。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所有这些牧师都真的会跳槽,其重要性不如理解他们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要离开。 也许说出来有些讽刺,但是当这么多牧师灰心丧气或精疲力竭时,纠结于事工中是否将要出现劳动力短缺,这并不是特别合乎牧养精神的。

相反,我们应该问,我们的牧师怎么了? 因为我们关心,我们当然应该问。 但其中的利害关系比任何一个牧师个体都要更大。

不健康的领导层往往会导致不健康的组织,这是公认的。 北卡罗来纳州的牧师里弗斯说:“如果牧师没有那么多可供支配的时间,如果他们退缩了,那就会进一步对教会使命、异象不那么热心。 它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冲突和更不健康的冲突管理方式。”

但是,伴随着过度疲劳的还有一个更险恶的风险:“过度疲劳使牧师容易出现各种伦理和道德失足,”里弗斯说。 “你的情绪越疲惫,就越容易做出一些选择,而你在更健康的情况和心态下本不会那样做。”

内梅斯克在他指导过的牧师中看到了大致相同的情况。

“我们现在在教会中看到的很多道德失败和属灵腐败,在牧师们的工作文化中都能找到一些根源,”他说, “当我与那些有过道德失败的牧师交谈时,他们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成为属灵的施暴者。 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寻找某种肯定的境地,并因此而最终陷入性诱惑或别的道德失败。”

被抓到有外遇的事工领袖的借口往往如下:他们为教会做了不为人知的辛勤工作后,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些幸福。 虽然他不是牧师,但据报道,拉维·撒迦利亚(Ravi Zacharias)用这种逻辑来为他的性侵行为辩护。 根据CT的调查,他告诉一个女人,“上帝了解他的牺牲,并暗示他们的性关系是上帝对他的奖励”。

罗宾斯说,在Vanderbloemen,“几乎每一次我们走进教会,帮助他们在牧师的道德失败后的人事变更,都与主任牧师的过度疲劳有关。 这并不能成为不良行为的借口,但显示了一种关联性。 甚至在金钱上——‘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我应该在这种事情上花这样的钱,因为我为这个教会做了一切。’”

把事工中所有的属灵腐败和道德失败都归咎于情绪上的疲惫是不明智的,但如果我们考虑过度疲劳如何对教会造成破坏,这些事情就应该是我们需要首要考虑的。

度疲劳就像一个压力锅。 紧张的情绪慢慢积累起来,如果没有某种释放的阀门,丧气的温度就会变得难以忍受。 德里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在《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听起来很奇怪,自我报告的过度疲劳的例子在员工不太可能辞职的行业增长。” 而牧师就不是常有人辞职的工作。

其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 “很少有行业像牧养事工那样具有深刻的职业性,”丹佛神学院的沃德(Ward)说, “有一种为上帝子民的缘故而被呼召的深刻感觉。 这不是会让你随便甩掉并改行入保险业的事情。”

牧师可能呆得太久的原因有很多:义务感、不健康的所有权,或对上帝的责任有误解。 在牧师接近退休时,财务上的挣扎也会让他们不能轻易离开。

2017年,在一份关于教牧领袖所面临的经济挑战的报告中,科克·海德威(C. Kirk Hadaway)和潘妮·朗·马勒(Penny Long Marler)写道:“在全国经济倡议(National Economic Initiative)进行的大多数调查中,教牧人员表示最严重的财务问题是退休储蓄。” 在整个美国,牧师的工资相对较低,而退休福利往往不存在。

当内梅斯克经历了他自己的过度疲劳并离开会众事工时,他发现了许多牧师难以哪怕是短时间离开的另一个原因。

“有很多污名,”他说, “人们认为,每当一位牧师说‘我要退出事工’时,他们一定有什么秘密的罪,或者只是无法驾驭它,或者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蒙召。 但是当你真正坐下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在对于基督的信心方面做出了非常有力的行动。”

多德森这样说:“你失去了事奉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你在犯罪。 事实上,可能是你已经被罪伤害了。”

内部和外部的力量都在拉扯着牧师——这在教会中并不新鲜。 1589年,70岁的日内瓦改教家西奥多·贝萨(Theodore Beza)面临着他漫长的牧师任期中最大的挑战。

他的健康日渐衰弱,但他的职责似乎比以前更重了。 他在一些可怕的情况下提供牧养关怀,如一个鞋匠要求与妻子离婚,她被士兵强奸并可能怀孕了。 而他仍需每周讲道数次,并在日内瓦学院进行神学讲座。

“当你的朋友贝萨看向他最后一段路程时,请记得为他越来越多地祷告,”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 “虽然我很疲惫,但主从来没有给过我更重的负担。”

第二年,他问日内瓦牧师理事会,是否可以卸下他事工的责任。 斯科特·迈纳茨(Scott M. Manetsch)写道:“日内瓦的神职人员同意减轻他周中布道的责任,但坚持要求他继续在学院讲课及周日布道。 日内瓦的牧师和教授太少,不允许老改教家有喘息的机会。”

以史观今,今天也有一些不同的东西在酝酿。 牧师们感觉他们的压力比过去几代人都大。 杜马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牧师称2020年是“他们事工经历中最艰难的一年”。

新冠疫情可能看起来是明显的罪魁祸首。 但是在接受采访的牧师中,没有一个人认为疫情是导致他们过度疲劳的主要原因。 它耗尽了他们灵命和情感上的储备,但并没未给与致命一击。 这致命一击乃是来自于文化上其它的破坏力量——有些是最近的,有些是几十年前的,这些力量破坏了他们与会众的关系。 当这些东西以丑陋、残酷的方式表现出来时,许多牧师不再有毅力来抵御它们。

最广泛用于测量过度疲劳的方法是马斯拉赫过度疲劳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由克里斯蒂娜·马斯拉赫(Christina Maslach)和苏珊-E.杰克逊(Susan E. Jackson)开发。 它测量了三个因素:情绪疲惫、愤世嫉俗或人格解体,以及对专业效率的自我认知。

大多数人只把过度疲劳与疲惫联系在一起,但据里弗斯说,“人和人是不同的。 有些人可以在情绪高度疲惫的同时,对事工也有很高的满意度。 他们很累,但没有被击倒。” 因此,对于疲惫不堪的牧师来说,如果他们也有高度的愤世嫉俗和低下的职业效能,过度疲劳就是一个更大的威胁。

什么样的事情有可能让牧师更加愤世嫉俗,同时也降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巴纳认为,“会众缺乏委身”是大多数牧师认为最糟糕的挫折(35%)。 Lifeway Research的一项研究向牧师询问他们面临的最大需求,“人们的冷漠和缺乏委身”也名列榜首。

教会聚会的数字化,在疫情的推波助澜下,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22年,保罗·雷德(Paul Rader)首次在芝加哥市政厅屋顶上的临时广播站宣讲福音信息,从那以后,当地牧师一直哀叹人们偏爱这种不见其人的布道。

但自疫情以来,关于亲身与非亲身讲道的争论已经变得相当复杂。 近来,由于现场直播和录制的服务激增,本地牧师首次与来自其他州的牧师展开激烈竞争。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的新生命教会(New Life Church)副主任牧师、《坚韧的牧师》( The Resilient Pastor)一书的作者格伦·帕基姆(Glenn Packiam)讲述了一个教会信徒就口罩问题与他对质的故事。

“他说刚刚听了德克萨斯州的另一位牧师的布道,说这都是政府在试图制造一个假的危机,以便他们能够加强控制,”帕基姆说, “他在听一个牧师讲道,此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没有给他的孩子洗过礼。他用那个YouTube上的布道来斥责我,一个他自己教会里的牧师。”

即使口罩令在美国已经式微,牧师们也会在未来的年月中记住这些政令带来的混乱。 有人开玩笑说,口罩成了新的争议点,如同以往关于教会地毯颜色的争论一样。

但帕基姆觉得口罩令造成的分裂可能更具历史意义。 “关于戴口罩的争执是我们伪宗教文化的最新呈现,”他说, “一百年前,分界线是在主流派和福音派之间,是社会福音这样的事情。 如果你支持传福音,那么你就是一个保守的教会;如果你都是在喂养饥饿的人,那么你一定是自由派。 最新的呈现是,‘如果你支持口罩,那么你在政治上也一定是自由派,在神学上也可能是;如果你反对口罩,那么你在政治和神学上肯定是保守派’”。

现在牧师们如此焦虑,其根本问题不是流媒体技术的存在,也不是某项口罩令, 而是缺乏会众的信任。 “有一个冷峻的现实是,我们不是生活在人们会说‘我的牧师说我们需要戴上口罩来保护弱势群体,所以我们会这样做’的日子里了。现在已经不是那样了,”帕基姆说。

最近知名牧师的丑闻激增,这对事情没有帮助,但美国人对教牧人员的信心已经下降了一段时间。 盖洛普每年都会询问人们对各种职业的信任程度。 2012年,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将教牧人员的诚实和道德水平评为“高”或“非常高”。 在201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三分之一多。

更令人担忧的是,2018年,即使在美国基督徒中——正是支付牧师工资的人——也只有42%的人对教牧人员有高度信任。

换句话说,人们是否相信他们当地的牧师会把他们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做足神学和《圣经》的功课,即使他们在一两个社会问题上有分歧,也会很好地牧养他们?

答案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是。

内梅斯克说,随着对牧师的信任减弱,他们从教会信徒那里收到的批评也在增加。 “当我在21世纪初刚开始事奉时,可能在你讲完道的两三天后就会有人来找你[提出批评意见]——甚至可能是几周。 现在是几秒钟。 你可能会在同一天,甚至在你讲道的时候收到短信。”

基姆担心,在事工健康问题上,我们已经因小失大。

“更大的需要不是说,‘哦,天哪,我们需要培养新的牧师来填补所有这些正在产生的差距。’需要的是为牧师助力,帮助他们变得有韧性。” 教会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牧师精神上变得坚忍,并在危机时期支持他们?

按理说,现在希望支持牧师的教会成员应该更多地肯定牧师,以平衡那些令人沮丧的谈话。 而且他们应该这样做。 但根据Lifeway的研究,90%的牧师已经表示,他们的家人经常从教会得到真正的鼓励。 在肯定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也在哼唱。

“让我们成为恒星;让我们在天空中多呆一会儿。”
格伦·帕基姆

据内梅斯克说,“几个月前,我和一位牧师交谈时,他对发生的事情非常灰心,并考虑退出。 我说,‘告诉我,最近发生了什么好事?’ 他想了一下,说,‘哦,我上周给30个人施洗。’ 他经历了如此艰难的一周,有那么多激烈的批评,他甚至记不起之前发生的积极事情。”

拍拍后背,或一句“牧师,讲得好!”都不足以应对许多牧师所面临的危机。

当乔纳森·多德森经历了突然发作的事工过度疲劳时,他直接去找他的长老们,向他们解释情况。

“他们说,‘我们就和你一起坐在尘土里吧。 让我们哀叹。 我们知道这两年很糟糕。’”多德森说。

多德森和大多数牧师一样,对这样的反应感到惊讶。 更多时候,他们担心的是他在不久之后听说的那种遭遇。 “我当时和一群牧师见面,他们每六个星期和我一起吃午饭,我告诉他们这个一起坐在尘土里的故事。 房间里最聪明、最年长的牧师说:‘我不相信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 我的长老们会试图处理我。’”

当我们看到一个教会领袖陷入困境时,我们的第一直觉可能是跳出来拯救他们,为他们提供书籍建议或时间管理建议。 但是生病的牧师们需要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处于一种修复文化中,”多德森说, “如果有什么东西坏了,我们想到的是,我们如何让它健康起来? 我们如何让它回到正轨? 哀恸之类的做法的效率太低, 不会成就什么的。”

多德森的领导团队知道当下最需要的不是让他尽快恢复讲道。 他的伤口很深,他需要时间来治愈。 所以他们批准他立即休假。 没有议程。 不附带任何条件。 只是承诺给他一些时间来处理前两年的事情,而不把会众领导的重担放在他的肩上。

“最初的几周是哀恸的几周,是随时出现的哭泣,我不得不靠边停车,因为眼泪来得太快太猛。 不能走进教堂。 感觉瘫痪了,不得不在停车场坐30分钟,然后偷偷溜到后面,”他说。

“然后我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我逃到了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 自然之美对我来说是治疗和恢复性的。 我有几天的沉默和独处,这实在是太美妙了。”

多德森在《以赛亚书》53章和《耶利米哀歌》中找到了喘息的机会。 “在《耶利米哀歌》第三章中,有一个很长的论点,基本上谈到了耶利米的苦难。 只有在经历了超过10节的痛苦之后,才进入我们耳熟能详的经文——每天早晨都有新的怜悯。 但在那之后,他说:‘这是好的。’ 主恩待等待他的人;主恩待静坐等候的人。”

这个信息和与主在一起的时间正是多德森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种安静和等待中,我开始复原,在那里我不需要对人负责,悲伤开始溜走。”

如果说这一切有一线希望的话,那就是近年来更强调了牧师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可持续性,而不是坚韧不拔。

“当我刚开始事奉时,”内梅斯克说,“一些指导我的老牧师被教导说,如果他们照顾好教会,上帝会照顾他们的家庭。 而我这一代人看到这种情况瓦解了,这些牧师因为缺乏自我照顾而家庭破裂、遭受困难。”

帕基姆分享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我的会众中,有几位退休的牧师对我说,‘在我的年代,你最好在一年中的50或52个星期天讲道,如果你不讲,人们会猜测这是怎么回事;你去哪里了?’” “我是在激进的传教士故事中长大的,这些人移居海外,离开他们的家庭,成为流星,很快就烧毁了。 我们已经从这种模式转向说,‘让我们成为恒星;让我们在天空中多呆一会儿。’”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正在数据中显示出来。 斯科特·麦康奈尔在一篇分析2021年Lifeway Research研究 的文章中写道:“同意他们必须一天24小时‘待命’的牧师越来越少,从84%下降到71%。 也许更有说服力的是,大多数牧师(51%)在2015年强烈同意这种期望,而今天只有三分之一(34%)强烈感受到这种义务。”

牧师们没有特殊的井可供汲取精神力量,没有秘密的工具来加强他们的精神毅力,超越我们任何人的能力。 我们很容易忘记,基督的副牧羊人仍然是他羊群中的羊。 如果我们把牧师当作精神上的超级英雄,我们就对他们造成了伤害。 超人不需要做俯卧撑,但牧师们仍然需要许可和余地来做他们的属灵练习:与上帝独处的时间、祷告的时间、讲道准备之外的经文时间,与属灵导师、辅导员以及其他了解他们经历的牧师的时间。

牧师们最终会加入辞职大潮吗? 答案可能得由我们自己决定。 沃德认为,疫情 “暴露了教牧人员和会众之间的分歧,即谁在承担牧养和领导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事务性的领导。”

她的梦想是看到牧师们不再独自承担教会的所有重任。 毕竟,一个有装备和受委派的教会会众不仅有更好的机会留住他们的牧师,而且在牧师离开的情况下,也有更好的机会传承下去。 “会众如何能挑起这个关爱和事工的重担? 希望我们能看到每个成员的事工都有增加。”她说。

作为结束语,多德森补充说,牧师们现在还需要他们教会中的人做一件事:“邀请他们参加没有威胁的午餐。”

他分享了他经历过度疲劳的那段时间。 “我被吓坏了,所以当我收到午餐邀请时,我立即开始问:‘这是一个紧急情况吗?有没有什么事情我需要知道?’ 我认为人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牧师有多少次这样的会面。 如果你是一个考虑周全的教会成员,请你的牧师吃午饭或喝咖啡,让他们知道,‘我只是想鼓励你,并对你表示感谢’,这对牧师来说意义重大。”

凯尔·罗汉(Kyle Rohane)是位于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Zondervan Reflective公司的征稿编辑(acquisitions editor)。 在此之前,他是《今日基督教》的CT Pastors的编辑。

翻译:LC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关注我们。

Church Life

令我感到意外的,不是催泪瓦斯

在抗议中牧养改变了我的看法

Cover Photograph by Thomas Chan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17, 2022
Cover Photograph by Thomas Chan

在我居住的那条街的尽头,就在我家外边的几码处,飘来一缕催泪瓦斯。数以百计的示威者往相反方向逃去,极力寻找掩蔽——发生在街角的冲突,刚好在我的视线范围以外。

眼前这一幕实在令人沮丧,但并不是催泪瓦斯令人感到意外。毕竟我所住的铜锣湾区,已连续三个月发生多次警民冲突,眼中感到的刺灼亦早已习以为常。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眼前的一个人。

我立刻留意到他。他的衣着不像其他示威者,没有戴着口罩,没有拿着雨伞,也没有任何装备可以抵受化学物的冲击。他一直站着,面向左闪右避的人群。大家正往另一边逃跑,他却站在原地。

最初我以为他正在坚定地参与非暴力抗争行动;但我站着看他,留意到他口中念念有词,他的头也在左右转动。他脸上没有恐惧,没有愤怒;他是一脸关注,在向逃跑的示威者说话,但他不是在鼓励他们坚守己见和反击,而似乎是在关注这些人的身心状况,想表达关心。他逆流而立,不计自己的安全,为要与人同在,令人安心。

他的姿态不见挑衅,只见同行。

我在旁观看,圣灵在我心里搅动。我在香港牧会已经20年,但这个人在这个时候所体现出的教会的力量,是我从来没有经验过的。他就像迦勒和约书亚,虽然站在大多数持相反意见的探子面前,却另有一个心志。我意识到──清楚意识到,原来我没有这样的心志。

香港教会正处于福音的拐点。除了全球的疫情之外,过去三年来,我在的这个城市见证了多次示威和政府恢复秩序的措施,这个城市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很多人喜见街上回复平静,却也有很多人陷于伤痛和冲突之中。现在,教会必须决定怎样回应。

未来数年,我们能否扎根福音的沃土,勇于释出盼望、信心和基督徒的声音?还是我们懦弱地退缩,隐藏在只顾自己、自我保护的阴影中?教会是否愿意走进这个四分五裂的城巿,在最艰难的处境中牧养,与人同在?还是我们安于舒适的福音,只想教会大楼灯火通明,任由公共领域的先知之光晦暗熄灭?

香港本地教会社群那种不冷不热的基督教信仰——只寻求上帝喜悦,但不愿付上跟从耶稣的代价,已不再是个选项。或者这从来都不是选项。为了这个城市的教会的将来,必须放弃追求实用,转而寻求崭新的福音韧性,这份韧性是在社会剧变中熬炼出来的。我们需要牧者,像那位站在街角面对催泪瓦斯的人那样,在令人困扰的政治环境中,带来勇敢和与人同在的盼望。

陈韦安是愿意顺服这个呼召的牧者之一。他是八〇后,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在德国研究巴特(Karl Barth),其后回港继续牧养和教学的工作。他如今四十出头,是个聪明、委身的人,能做深入的神学反思,又勇于将圣经与社会变化连系起来,鼓励人们处理他们的创伤经历。他就如那位站在街角的人,在缕缕的催泪瓦斯中,带来坚持同在的盼望。

“在我成长的时代,香港非常美好,”我和陈韦安喝着咖啡,他对我说。“那时香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对未来充满梦想,年轻人对这个城市有盼望、有期待。现在香港变了很多。”

他的牧养关怀集中在香港的初职信徒身上,这群职青还未踏进四十多岁名成利就的阶段,却又已脱离了二十岁以下相对青涩的状态。“我这一代人,从小就比较专注赚钱,很多人都是政治中立的。如今的这一代,很多人都关心政治并会参与其中,这个转变对教会而言是重要的,但也为教会带来挑战。”

这个转变在2014年尤其明显,当年发生的“占领中环”,是首个政治性的学生抗议运动,其中的主要领袖也公开承认他们的基督教信仰。身为学者的陈韦安,当时也留意到他的学生期望本地的基督教组织能给予指引。“我们的神学院要快速变阵,从教授政治神学,转而教授政治伦理。突然之间,我们需要实践多于理论。”

社会急速转变,对于实践的需要不单见于神学教育,也见于教会讲坛。但从理论转向实践的改变却来得很慢,许多牧者的装备都不足以面对这个动荡的政治环境。陈韦安观察到:“ 因为害怕被标签为太政治化,只有很少牧者认为自己可以适切回应会众所面对的重大议题。于是由那时开始,讲坛渐渐与人失去连结。”

这种失联的感觉,在2019年夏季再次变得明显,大约就是催泪瓦斯飘过我的街角的时候。陈韦安说:“2019年的第二波学生运动出现,教会似乎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仍然重蹈覆辙。结果很多年轻人离开教会。他们不是离开耶稣,只是离开了教会。”

这批年轻人的离去,促使陈韦安建立了一间新教会──希望有足够的弹性,容纳新世代的基督徒,在追求耶稣的同时追求社会公义,并成为愿意承担的门徒,深化福音信仰。这间教会名为流堂(Flow Church),在几年之间,人数已增长至超过4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职青信徒。

“流堂的出现,是因为香港基督徒面对独特的挑战,这个挑战与西方教会的不同。”他说。“我们面对的不是政教关系的问题,而是如何在权力不对等和失衡的社会中生活。”

失衡的问题,不只是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陈韦安表示:“我们的处境独特,正因为我们与祖国相连。”部分人对将来失去希望,也有愈来愈多人选择移民离开。但对陈韦安而言,这句经文成为他更新牧养事工的根基:“约翰福音十章十节应许,耶稣来到,会使我们得着丰盛的生命。这个应许并不限于某个时空或生命的某个场景,无论香港的前景看起来有多艰难,我相信香港人仍然可以得着生命的丰盛和喜乐。”

这个丰盛生命的异象,推动陈韦安的牧养事工。他和他的教会将要往下扎根于这个城巿,渴望在急速改变的环境中,坚持与弟兄姊妹同在,给予牧养关怀。这样的工作需要不少勇气、牺牲和力量。

同为在香港牧养的牧者,陈韦安的勇气深深激励了我。我不想只是站在远处,旁观别人展现他们的属灵勇气。我希望像他一样心里坚定,无惧眼中的灼痛,勇敢走进受伤的人群当中。

这样的“另一个心志”——在迦勒、约书亚和我的朋友陈韦安身上所见到的——意思就是对上帝全心全意。这个心志也唤醒了我,使我看见自己的心原来已被许多恐惧、自我保护和制度的考虑撕开,失去方向。迎向这个新呼召,我需要一颗新的心,又或是一个新的皮袋,看看主会否许可。这总是圣灵工作的一步。

正如一位朋友最近所言:“最困难的呼召就是我们起初领受的呼召:向自己死。”就如街上的那个人,走进催泪瓦斯中予人安慰,愿我们也能学效基督舍身,好让他人活着。

铁链女说“这个世界不要俺了”,基督徒却不能忘记

芝加哥华人教会牧师论述为什么基督徒应该继续追问真相以及保护女性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16, 2022
Illustration by Christianity Today / Source Images: Screengrab from TikTok / Miguel á Padriñán / Pexels

“这个世界不要俺了。”视频中那个女人悲伤地说。

2022年1月突然出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一个视频,在数周的时间里酿成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闻之一,“铁链女事件”。中国内外无数媒体开始转发这个视频,怀疑事件涉及妇女拐卖、虐待和妇女权利缺乏保护的中国网民提出了各种猜想。丰县及其所属的徐州市对此事件做过4次调查,发表了一系列充满疑点的官方声明,但在受到网民质疑后,就再没有对“铁链女”有任何后续报道。这一事件在网上像是迅速燃烧又被迅速扑灭的火焰,淡去直至消失。到今天,“铁链女”的身份和下落仍然不明,而网上已经很少再有人提到她了。

难道真如“铁链女”所说,这个世界不要她了吗?曾经看过视频的人,会不会就将事件与她一起遗忘?而作为基督徒,我们的信仰会否为我们提供一些追问此事真相的动力? 。

为什么基督徒应该继续追问真相?

“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这是圣经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经文之一。在中文的翻译中,“ἀλήθεια”一词被翻译为“真理”,而这个词也被翻译为“真相”。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真相。虽然有时探清真相很难,或真相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真相的存在。铁链女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这十分重要。中国网民对于此事如此关注,是因为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家暴虐待事件,而是隐藏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妇女贩卖和虐待事件中的一个具体代表。

既然真相如此重要,查清真相的阻力从何而来,真相对谁来说最难接受?深入调查这个事件能够让人们去关注并预防更多类似的案件,但也必然带出更多涉案人员。贩卖妇女在许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女性人口比男性整体少了2.48%。把这个百分比乘以中国的总人口数,可以估算出中国的女性比男性少3490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在传统婚姻制度之下,将至少有3490万男性无法正常结婚。

这个残酷的事实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无法隐藏的。中国男女比例灾难性的失衡,加上地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造成“买媳妇”在一些贫困地区几乎是一种公开的秘密。而这些贫困社群的成员为了能够让社群延续下去,很有可能以某种形式默许甚至参共同与了这种犯罪。如果铁链女事件是当代中国社会高墙的一条裂缝,我们从中可以窥见的将是中国当代女性严峻的生存现状,贫困地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深埋在我们文化当中为了维护“面子”而不愿意面对真相的罪性。深入的调查此类事件虽会严重损伤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面子,但查明铁链女的身份,给全社会一个交代,使她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救,比政府的面子更加重要。

“铁链女”到底是谁?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马太福音 18:12 )

“铁链女”到底是谁?民间人士的独立调查被政府制止,中国政府通过对于网络的监管让这个事件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如果这一切注定终被遗忘,谁又有义务去寻找铁链女?作为基督徒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起马太福音这段经文。耶稣作为一个好牧人会不计成本地寻找迷羊,因着牧人对羊的爱与责任,一定要把这一只羊找回来,即便从常人的视角来看并不值得。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证据显示“铁链女”是一名基督徒,既然她不是“主的羊”,这段经文就不能应用在她身上。但我想起二战期间那些救助犹太人的基督徒。当时在欧洲虽然有很多教会无视甚至默许、纵容纳粹德国的反犹暴行,但也有很多天主教和新教的基督徒挺身而出,救助、保护犹太人,而且他们都明确表示他们这样做,是出自他们的基督教信仰和世界观。

基督徒的信仰责任并不只局限于援助有同样信仰的人,我们需要用我们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上帝无私公义的爱,尽自己的所能援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基督徒,出于对于信仰的责任,出于上帝对于普世人类的爱,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人知道“铁链女”的存在,尽可能多的人继续追问她的状况,尽可能多的人伸出援手预防和阻止类似事件。尽管中国政府一直都用舆论管控来维稳,在墙内的发声很容易被消声,但我们看到铁链女事件中民间舆论还是带来一些官方的让步,各级政府一次次的通告就是一种让步,表明对民间舆论的正当性有一定的承认。我们这些在墙外的人就更应该持续发声、呼吁,而不是以人微言轻、惧怕报复或对舆论“没用”的失望等等为理由停留在沉默与冷漠中。

尊重女性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创世記 1:27)

女人和男人同样是按照上帝形象所创造的人,应该得到文明社会的尊重和公平对待。 “铁链女”的“丈夫”董志民残忍地将她当作是一个不需要尊严和自由的生育工具。董志民的恶劣品格和扭曲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男性而言或许并不具有代表性,但他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映射了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与压榨。“贩卖妇女”只是这种社会性罪恶的极端体现,而更多的家庭与工作环境中,大量女性遭受着不公平待遇和文化压迫。

寻找铁链女的意义在于,铁链女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女性公民,她是上帝按照自己光荣形象创造的代表。她丈夫所施的恶行不仅是毁灭了一个人的健康与自由,而是毁坏上帝形象的尊严与权利。追查铁链女的真实身份,给予事件一个公正透明的结果,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也有助于中国政府以具有公信力的方式推行政策。例如政府迫切希望提高生育率,但执政者是不是真的认真调查过为什么年轻女性不愿意生孩子?是否与前文所述的工作与家庭中的歧视有关?

作为一个牧师,回应教会姐妹关于生育的思考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过去一段时间,她们几乎不无例外的提起“铁链女”事件,不少人陷入抑郁情绪。根据我的理解,她们不愿意生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感受不到抚育下一代所必须具备的安全感,感受不到来自于中国社会和中文社群对于母亲的尊重,感受不到对于女性权利进步的希望。如果这些根本问题无法得到改善,中国社会将面临人口断崖下降的风险。要想避免这样沉重的未来,必须从对于人权,特别是妇女权益的重视开始。铁链女事件也引发一些中国学者、知识分子修改现行法律,以促进对妇女权利的保护的呼吁,而这段时间中国官方也正在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向民间收集修订意见。虽然从修订草案看对于拐卖妇女等问题的治理仍然缺乏帮助,但至少为民间的呼声和社会的更多关注提供了一些空间。

对“铁链女”真实身份与现状的追问会有结果吗?我们的呼吁能够改变“铁链女”的命运吗?因为中国目前的特殊国情,我们深知结果不容乐观。在中国,为妇女维权,不能光指望靠修订法律、改革制度带来更新,而必须直面重男轻女的文化根源。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这与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异化的版本)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相关,也有一些中国学者注意到基于圣经的基督教信仰对男女平等的观念的影响。一个不能否认的历史事实,是在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上,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来到中国的一些西方宣教士曾经致力于通过推动社会改革促进女性的人权(如放开小脚和妇女接受教育),这对今天的中国基督徒也应该有所启发:我们是否也应该有这样的社会担当和文化更新的动力与勇气?

沙龙是芝加哥新生命社区教会中文堂牧师。他牧养的教会利用实体茶店和“凡事茶屋”直播向当地中国学生和华人传福音。他还带领一个年轻的赞美诗作者团队。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