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小男孩在街上玩耍,踢灰尘,跳墙。 我妻子碰巧带着我们的五个孩子从他身边经过,这引起了小男孩的注意。 他远远地看了一会儿,然后鼓起勇气跑过来问:“你们要去参加派对吗?”我妻子很快地回答:“是的,但我们称这个派对为教会。如果你回去问你妈妈, 你可以跟我们一起来。”
那个小男孩跑回家,几分钟后就回来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那个星期天,他在教会里喝了一杯热巧克力,然后在礼拜开始前就离开了。 但第二周,他又回来了。 很快地,他就带着母亲、弟弟和几个表弟来了。 八年后,他们已成为我们教会不可或缺的ㄧ份子。
这些年里最令人感动的时刻之一,是男孩的母亲受洗的时候。 她站在及腰的水中,向我们讲述她饱受创伤的童年、艰辛的生活岁月,以及为了维持自己的家所做的努力。 她的脸庞闪闪发光,声音清晰地表达了她对这位寻找她并欢迎她回家的上帝的爱。
她儿子当年的想法是,教会就像一个派对,有人邀请他和他的家人参加。 在此之前,他们很遗憾地曾经历过被人排挤的感觉,但当他们发现教会——与其说是人们选择参加的“活动”——更像是自己所归属的家庭时,他们的生命发生 了改变。 事实上,这也完全改变了教会的生活。
不只是个活动
我遇过许多牧师和教会成员,他们都能讲述类似的故事。 当我访问许多曾接纳急需家庭的人的教会时,我的眼界不断被打开。 我不仅看到家庭的真正意义,也看到了“教会作为家庭”的真正意义。 这种对“教会是什么”、“教会为什么存在”的认识的转变——不仅对我们个人的灵命成长,而且对我们对“宣教、传福音、敬拜、公义、好客和门徒训练”的 理解都有巨大的影响。
遗憾的是,很多我们使用的词汇都在表达并强化这样一种观念,即“教会是提供宗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我们提及“去教会”的次数比谈论“成为教会”的次数还多。 我们听到人们正在“找教会”或“换教会”等说词。 有些基督徒甚至愿意长途跋涉去参加一间适合他们“风格”的教会。
这一切可能要追溯到16世纪。 我最常听到人们援引来定义教会的语句出自《奥格斯堡信条》:“教会是圣徒的集会,福音在这里正确地传讲,圣礼正确地施行。”
这个定义最初是在新教改革时期提出的,在措词上特别将罗马天主教会排除在外。 这个定义勇敢地挑战了当时的异端邪说,但同时也是反动和简化主义的,它形容教会是圣徒们聚集在一起聆听福音的传讲和施行圣礼的活动。
将这项传统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结合,就更难摆脱视教会为“一种活动”的思维模式。 罗杰芬克(Roger Finke)和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在他们的著作《1776-1990年的美国教会》中指出,美国教会从根本上由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所形塑。 在美国境外也是如此。 教会领袖经常扮演推销员的角色,传福音的策略往往类似行销活动。 教会为争夺会友而相互竞争,就像企业为争夺客户相互竞争那样。
你不需要走太远,就会发现有牧师对自家教会附近出现ㄧ间新教会感到沮丧,对许多年轻人或家庭离开教会加入这间新教会感到惋惜。 但有时这些牧师也承认,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自己造成的问题。
点击任何一间教会的网站,宣传的内容常是供我们享受的敬拜服事、供我们聆听的讲道、为我们的孩子提供的青少契活动,或许还有能满足我们其他需求的小组。 我们张贴功能完整的教会大楼、前卫的青年事工和精心设计的讲道系列的图片;我们投入时间和金钱打造出色的品牌和跟上时代的视觉形象。 这一切都强化了这样的观念,即“我们的教会主要是为着消费者(基督徒)的活动”而存在。
新的“生成性隐喻”
哲学家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ön)发明了“生成性隐喻(generative metaphor)”一词,用来描述心理图像如何影响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例如,如果人们形容一家公司“支离破碎”,那么新任经理可能就会寻求整合性的解决方案,但若人们形容这家公司非常“多面性”,经理则可能转为带领大家积极追求多样性。 我们如何描述、隐喻和形成一种概念,会对我们如何理解事物以及如何行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教会被人理解为一个“活动”时,将活动管理技术应用于教会策略就很有意义——简化流程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出席率、鼓励人们再次参与并提高参与者的满意度。 也难怪这些衡量已成为教会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尽管它们与新约圣经里提及的成功教会的方式毫无相似之处。
如果我们不再过度强调教会为一个“举行宗教相关事务的活动”这样不完善且不符合圣经的比喻/图像,而是采纳圣经对教会的比喻——教会是个家庭,是“神的家庭” ——来作为我们对教会的概念和实践的主要影响图像,会发生什么事?
“教会即家庭”并不是个新的比喻;然而,我们对教会即家庭的理解可能已经变得如此狭隘、有限和扭曲,以至于重新思考它的定义迫在眉睫。 当我在肯亚聆听一位来自该国北部的基督徒的见证时,这一点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这位基督徒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后来被赶出家门,被迫逃亡。 他在一间张开双臂欢迎他的教会寻求庇护。 他们让他住在教会一角,地板上铺着床垫,每天慷慨地送来食物。
这名男子非常感谢他们的热情款待。 但他坦言,一周中最难熬的是星期天早上教会礼拜结束后,大家都回家与家人团聚,吃星期天的午餐,只剩他一人时。 虽然教会欢迎他以教会建筑物为家,但实际上他并不觉得教会这个大家庭欢迎他。
这间教会离基督样式般的款待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 教会建筑物虽提供了住所,教会成员提供了食物,教会活动提供了圣礼和属灵教导,但这些都无法取代一个家庭终生的亲密委身。
成为上帝的家庭
我相信圣经教导和圣礼是教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像毕业典礼和学校表演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但是,如果我“只”参加我的孩子们生活中的这些活动,你会怀疑我是什么样的父母。 如果我把“为人父母”定义为记得出席孩子的运动会、钢琴演奏会和生日派对并为他拍照,你可能会说我对为人父母的理解过于狭隘和有限。
同样的,如果我们只参加主日礼拜、查经班和祷告会,而忽略了圣经中关于家庭责任的明确教导,即教会成员必须“彼此相爱”、“互相担当重担”、“彼此劝慰”和 “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那么我们就误解了上帝对教会的心意。 (约翰福音13:34;加拉太书6:2;帖撒罗尼迦前书5:11;希伯来书10:24)
圣经里有多处教导描述教会是个家庭。 例如,保罗教导年轻的领袖提摩太,他应该视年长的妇女为母亲,年轻的女性为姊妹,视年长的男性为父亲,年轻的男性为兄弟(提摩太前书5:1- 2)。 这是保罗典型的教导和举例。在给罗马人的信的结尾,保罗问候教会时,特别请求教会纪念他的“姊妹非比”和鲁孚的母亲,她“就是我的母亲”(罗16:1, 13)。
在这些问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深厚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很可能是在共同遭受迫害、与更广泛的原生家庭分离,以及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ㄧ同勇敢地侍奉上帝的过程中 建立起来的。
保罗使用家庭的词汇来描述教会群体中基督徒之间的关系,与耶稣的做法ㄧ致。 如大家所熟悉的故事,有一次耶稣在讲道时,祂的生母和兄弟在外面等着和祂说话,耶稣纠正门徒说,祂的家庭成员是“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马 太福音12:49-50)。
我们不能以此指责耶稣贬低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耶稣曾批评法利赛人拒绝为自身的父母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而且在耶稣去世前,祂把供养自己的母亲当作首要任务。 但耶稣也教导说,即使是这些重要的亲情关系,也必须从上帝永恒的家庭的角度来看(路14:25-27)。
耶稣说,那些为了跟随祂而付上巨大的“关系代价”的人,将在现世得到他们原生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和子女数倍数量的家人(路加福音18:29-30)。 这是怎么办到的呢? 正是透过教会家庭这个“家庭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得到这份可以取代我们失去的关系的亲情。
这些都是令人震惊的想法。 事实上,“教会即家庭”这一具有生成性的隐喻,历代以来对基督徒如何理解自己在尘世的位置有着爆炸性的影响。
欢迎参加家庭聚会
每次我参加家庭聚会时,我并不指望我的姐姐会做出餐厅等级的食物,也不指望我儿子会点选我能跟着唱的播放清单。 我预知我的叔叔脾气会有点暴躁,家庭聚会里有某个孩子会闹情绪,我们家会感觉有点挤。 虽然邻居家可能更和睦安宁,甚至总有欢乐的歌声,但我绝对不会离开家人搬到隔壁去住。 如果教会是我们真正的家,在一个又一个教会之间游走又意味着什么?
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还可以更具挑战性一点。 对于我们这些习惯西方核心小家庭的人来说,家庭身为一种比喻的问题在于,它似乎暗示教会应该是个舒适的小圈子,在欢迎者和不欢迎者之间有很强的界限——是个 关注自己所需的向内性社区。 但这并不是圣经里家庭运作的模式。
在新约所处的中东地区,家庭的宽度和深度可以跨越好几代人,包括奴隶、姻亲关系和房客。 圣经有明确的命令,要求上帝的子民透过保护、供应和照顾寡妇和孤儿,向最边缘化和最弱势的人群表示关心——但像这样的模式必定会打破西方许多家庭和教会对自身核心 向内性的注意力。
换句话说,当“家庭”成为教会的生成性隐喻时,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教会的固有概念和期望,也能改变我们对自身家庭的固有概念和期望。 一个非核心式的、热情好客的、多元化的家庭能在各种弱势人群之间产生影响力,并为这日益分裂和孤立的世界树立榜样,让人们能一瞥上帝那将要到来的国度的样貌 。
“教会即家庭”为“教会即活动”的心态提供一种健康的平衡。 它可以成为当今盛行的个人主义甚至是消费者导向的教会模式的解毒剂。 家人之间相互照应、彼此长期委身,在悲剧和胜利中相互扶持。 家庭不会在经济上计算成本和收益——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都彼此委身。
那位在街上玩耍的小男孩刚刚完成学业,尽管他青少年时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寄养家庭中度过,但他的妈妈仍是他的妈妈,他的教会仍是他的教会,当他 去任何一间教会时,他就等于去了另一间教会。 我们是他的家,是他的家人,在主日的早晨,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张开双臂欢迎他的样子,总让我觉得所谓的礼拜并不是礼拜,不,这是团圆的时刻,是家庭 聚会,用他年幼时的话来说,是像派对那样的团圆!
克里希·坎迪亚(Krish Kandiah)是寄养和收养慈善机构“美好家园”的创始人,曾在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和温哥华摄政学院讲授公义、好客和使命。 他是《上帝是陌生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寻找上帝》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