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拉第在中国做传教士时,身高仅四英尺多一点。死后,她的体重瘦到只有50磅左右。然而,她对教会宣教历史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1840年,慕拉第出生在维吉尼亚州一个农庄,家境优渥,地位卓越,她是美国南部最早获得硕士学位的几位女性之一。有一位浸信会的教育家称她是他所认识的 "最有文化修养的女人"。她进入大学时还是一位怀疑论者,但在1858年12月成为基督徒。她在肯塔基州和乔治亚州兴学有成。然后,“如钟声般地清晰”,她听见了神的呼召,要她去中国宣教。
妇女的事工
慕拉第于1873年开始了她在中国的传教士生涯。她是美南浸信会海外差会任命的许多单身姐妹中的第一位。她定居在山东省的沿海地区,当时被称为登州(Tengchow)(今称蓬莱, Penglai)的一个城市,人口约有8万人。
她是发展和扩大“妇女事工”相关概念的先锋。她是第一批有系统地向妇女和女孩子传福音和进行教育的传道人,而当时的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倾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从她蒙召到去世,她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访问和教导妇女,将耶稣基督扎根于中国的家庭中。1878年,她创办了一所女子寄宿学校,这是她为中国女孩和男孩建立的许多学校中的第一所。尽管中国人往往称西方传教士为“洋鬼子”,但她爱中国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来对待。
慕拉第定期给美国的期刊和宣教领袖写信,敦促基督徒一生为宣教而服事,并呼吁教会通过祈祷和奉献来支持宣教。她还敦促浸信会信徒扩大女性宣教士的角色。她解释说,“来到中国的姐妹们所希望的是有自由的机会,让她们去做最多的工作”。
19世纪80年代初,她离开了在学校的工作,开始致力于她所谓的“乡村工作”。她无畏地走过一万多平方英里的地区,拜访妇女,在她们的家里和街上分享福音。她在给海外差会执行干事的信中解释了她从事这项艰难工作时的力量来源。“当我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时,我感到主就在我的身旁,我听到祂轻声对我说‘拉第!我会一直与妳同在,直到终了’。”
她后来成为中国语言和民俗文化的专家。她不仅换上中国式的服装,而且开始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有出于心坎的爱。1885年,有一群人走了300英里,求她来向他们“讲授真理”。慕拉第接受了他们的邀请,骑骡子走了四天的路程,来到了平度市(Pingdu)。她是当时在中国所有的外国宣教团体中第一位独自生活在中国百姓中间的女传教士,因此她是在美国政府的保护范围之外。她也是第一批在中国建立教会的妇女之一。在平度市外的沙岭村(Saling),除了给新信徒施洗外,她什么事都做。她通常在室内或是晒谷场边教导妇女。然而,当男人在纸窗外聆听,或在晒谷场边工作边听时,她就很高兴。著名的李寿亭(Li Shou-ting)牧师就是她带领信主的男性之一。后来他成为备受瞩目的传道人,并为累计共有1万多的人施洗。
竭力奔标竿
在近40年的服事中,她迎接了首位美南浸信会的医生传教士、护士、第一间医院、女子学院、社会工作机构和高水平的神学院。有很多传教士受到忧郁症、精神错乱或纠纷的困扰。许多人死于当时社会常见的疾病或动乱危险中。但凭着她的魅力、机智和智慧,她成为稳定新任传教士的支柱和帮助。
1912年,政治上的不安定以及饥荒威胁到平度会众的性命。她开始把继承的钱财捐给饥荒救济上。她还试图用其他的钱来偿还差会所负的债务,以致她自己挨饿,而且病入膏肓。年轻的宣教士们最后决定把她送回美国去接受治疗。当她搭乘的轮船在日本神户港停靠时,她不幸于1912年圣诞节前夕去世。不过,她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遗爱给世人
在她的一生中,慕拉第写了数百封的信致浸信会的期刊、教会和姊妹。由于她的信件,她激励了许多支持宣教的妇女团体在乔治亚州和维吉尼亚州成立,。她的信件是美南浸信会妇女宣教联会(Woman’s Missionary Union, WMU)在1888年5月成立时的主要推动力量。WMU并采纳了慕拉第的理念,决定在每年的圣诞节期间进行宣教奉献,作为他们的第一个项目。这项奉献使得更多的女传教士能够去平度协助她。1888年,妇女们举行了 “平度圣诞献金”。结果,三名新的宣教士得到资助去了中国,让慕拉第在服事了14年后首次得以休假。
她为宣教牺牲过世的消息传到美国,给WMU的年度圣诞奉献带来了新的急迫性。1918年,WMU将海外宣教奉献重新命名,以纪念首次提出这一建议的人。这个募捐被称为“慕拉第国际传教士圣诞奉献”,直到目前为止(译者注:2009年),这一奉献已资助超过5500名美南浸信会宣教士50%的资金。2007年,浸信会各教会向慕拉第年度募款奉献了1.504亿美元。没有任何其他的年度奉献在时间和金额上能与这一记录相提并论。除了以她的名义募款外,慕拉第的故事也继续激励著信徒们奉献自己的生命到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地作宣教士。
回响在中国
今日的中国教会遵循慕拉第生前的生活和奋斗的原则继续工作:自养、自传、自理。至少有两个当时她帮助建立的中国教会还持续存在着。
登州的教友们在1950年代后持续数十年的迫害中,一直不敢公开聚会。直到1987年后,老教堂的建筑和土地才被归还,并在美国捐助者的协助下新建了一个敬拜中心。在修复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从一堆乱石中还挖出了一个精美方尖型的纪念碑,那是中国基督徒在1915年为纪念慕拉第而树立的。精心设计的碑文上只有两个字被抹去了,就是“美国”的汉字。
在平度地区,来自周围约30个村庄的基督徒联合组成了一个城市地方教会,该教会声称有超过4000名会众。2006年5月,一座可容纳1,500人的新教堂正式落成启用。
妇女在这些教会和其他基督教会的领导团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平度教会的牧师是王霞(Wang Xia),她的高祖辈还是慕拉第当时的教友。另两位助理牧师也是女性。对于一个由女性所发起的植堂运动来说,这是多么合适啊!
慕拉第曾经说过,“直到我的工作完成之前,我是不朽的”。在太平洋的两岸,她似乎仍在作工。
凯瑟琳-艾伦 (Catherine Allen)是《新说慕拉第的故事》(The New Lottie Moon Story) 的作者。
翻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