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Life

为什么耶稣的复活对 “巴勒斯坦裔基督徒” 如此重要?

我们都需要在以基督为中心的框架下,重新解读空间、时间、历史、身分和土地的意义。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17, 2025
Source images: Toa Heftiba / Unsplash / Statens Museum for Kunst / CCO / Edits by CT

在圣周期间 (复活节前一周),我们常会反思十字架如何使人类与上帝和好。但对于生活在以色列,经常面对逼迫和歧视的巴勒斯坦裔基督徒而言,复活节所彰显的、能够使犹太人与外邦人和好的大能,才是他们最大的盼望。

“基督的复活,是这个世界‘可以被改变’的终极证明,”巴勒斯坦裔以色列神学家卡塔那乔 (Yohanna Katanacho) 说。

巴勒斯坦基督徒会庆祝东方和西方传统下两个不同时间的复活节。目前有约16万名巴勒斯坦裔基督徒拥有以色列公民身分,其中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住在约旦河西岸 (West Bank) 和加萨 (Gaza)。

卡塔那乔教授出生于1967年,在长达数十年的阿以战争中成长。这场战争引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仇恨和敌意。这位曾经主张无神论的年轻人,在19岁时归信基督,如今是以色列拿撒勒福音神学院 (Nazareth Evangelical College) 的教务长与圣经研究教授。

他在《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读约翰福音》(Reading the Gospel of John through Palestinian Eyes) 一书中探讨了约翰是如何因着基督,重新诠释传统犹太教的观念,他说:

使徒约翰看见,“拥有基督” 是人们ㄧ生最大的祝福。若没有基督,我们便一无所有 (约3:36)。因此,我们都需要在以基督为中心的框架下,重新解读空间、时间、历史、身分和土地的意义。

本刊全球书籍编辑Geethanjali Tupps于本文采访卡塔那乔,探讨复活节对巴勒斯坦裔基督徒的意义,以及卡塔那乔教授对约翰福音的解读如何挑战普世教会。

可以分享你信主的过程吗?

我的家庭信奉罗马天主教,但我在青少年时期成为了无神论者。 19岁那年,我经历了一次上帝亲自改变我生命的事。约莫在凌晨三点,我听到钟声响起,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全身无法动弹。我吓坏了,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解脱自己,但都没有用。到了早上五点,我对上帝说:“若这是祢加在我身上的,我向祢承诺,我会开始寻找祢。” 就在我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我恢复了行动能力。

这次经历之后,我开始参加耶路撒冷旧城里一间基督教宣道会的小教会。在那里,我对上帝说:“为什么祢是以色列的神,却不是巴勒斯坦的神?” 我祷告,把我的心思意念交给上帝。随后,我梦见一张脸,为我的心带来平静安稳的感觉。我醒来后,感到有人在我耳边低语:“卡塔那乔,这就是恩典和行为的差别。如果你想靠自己的努力来跟随我,是不可能的。但若你在基督里,你是蒙受保护的,祂是我给你的礼物。”

于是,我内心的障碍开始瓦解,我的属灵旅程也就此展开。我不再主张无神论,我开始在伯利恒大学带领查经班。其他巴勒斯坦大学也陆续出现更多基督教事工。

是什么促使您将学术研究重点放在约翰福音上?

世界各地有不少人读约翰福音时,认为它存在反犹主义 (anti-Semitic)。但这是不公正的,因为首先,约翰自己就是犹太人。这是一场犹太人内部的辩论——是跟随耶稣的犹太人,和没有跟随耶稣的犹太人之间的辩论。我们应该为约翰平反,让人们更清楚地听见他的信息。

我写这本书的动机始于我的一个研究问题:“约翰是如何挣扎于自己的身份认同的?” 我注意到,约翰在他的福音书里极其关注身份认同的问题,特别体现在耶稣的七个 “我是 (I am)” 的宣告中 (约翰福音6:35, 8:12, 10:7、11, 11:25, 14:6, 15:1)。

身为一个具有以色列公民身分的巴勒斯坦人,我在犹太人占多数的社会中,不断挣扎于我的身份认同。我希望能够庆贺上帝为我设计的多重身份。然而在现实中,这些身份之间常因 “政治议程” 及 “与圣经价值观不符的文化价值” 而彼此冲突。我的多重身份——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耶稣的跟随者——让一些人感到不安,因此他们试图消音掉我身份中他们不喜欢的那部分。

和我有同样情况的巴勒斯坦裔基督徒若研读《约翰福音》,能有机会好好探索我们身份中错综复杂的层面。约翰是在一个犹太人占多数的文化背景中跟随基督的人;而我则是在以色列这个犹太人占多数的社会中生活的基督徒。我们都在为身份认同而挣扎,也都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处境中活出宣教生命 —— 这意味着我们要建立以爱上帝及爱邻舍为根基的关系,将祂爱的国度带入一个充满仇恨的世界。

在你的书里,你探讨了哪些在圣周发生的事件?

我写了关于耶稣受难日所处的社会及政治层面的现实。在许多福音派圈子里,十字架总被视为救赎的象征。但十字架还有其他重要的神学层面,例如,十字架是 “缔造和平” 的象征。

当罗马试图透过剑与暴力在 “罗马治世 (Pax Romana)” 中带来和平时,基督却是透过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来带来和平。当罗马透过压制先知的声音及延续不公义来实现所谓的和平时,基督的和平则透过转化压迫者的内心来带来赦免,并打开人心与上帝和解的门 (路加福音23:34, 47)。

生活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会面临哪些形式的压迫?

我们常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面对压迫性的法律和结构性的社会不公。如果你是巴勒斯坦裔的以色列公民,并且与来自巴勒斯坦地区 (如约旦河西岸或加萨) 的巴勒斯坦人结婚,你的配偶无法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甚至连身分证都拿不到,这让他们很难在以色列工作或获得医疗保险。

自以色列建国以来,政府从未建立过任何阿拉伯城镇。像在尼格夫 (Negev) 的一些巴勒斯坦村庄,自1948年以来至今仍未获得以色列政府的正式承认。即便居民们全额纳税,巴勒斯坦裔以色列城镇的资金仍十分有限,导致基础建设非常落后。他们缺乏医疗、教育及政府服务。由于这些地区的房屋常被认定为 “非法建筑”,居民的家园也常被政府拆除。

2000多年前的圣周所发生的事,如何对你现在的处境说话?

耶稣在十字架上揭露罗马帝国对暴力的偏好,并正面对抗暴力的邪恶之处。祂借着与受苦者一同受苦,揭示罗马的残暴,就像祂与那两位同被钉十字架的强盗一同受难一样 (路加福音23:32-43)。

耶稣看顾妇女、穷人和边缘群体,不只是透过医治和赋权,更是透过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来支持他们。这个新世界的力量来自复活。透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我们来到这复活的时刻。祂的复活带来盼望及生命被转变的可能,也终结了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敌意。这个 “新的文明” 的曙光,终结了一个将人区分为一等及二等公民的国度,祂以一个 “所有居民皆为一等公民的国度” 取代世上的国度。在基督里,犹太人与外邦人全是平等的。

耶稣的复活激励我,使我看到爱、怜悯及平等如何指向这个新的 “文明”,而基督徒就是这个文明的宣教士:我们如何在通往和解的道路上,实践公义及真正的饶恕?我们可以借着与那些无辜受苦的人一同受苦,并对抗那同时伤害了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社会不公义。

你的书为何对全球教会很重要?

我的书邀请全球教会不仅反思《约翰福音》,也思考以色列巴勒斯坦裔公民的处境神学 (contextual theology),特别是在 “平等” 及 “身份认同” 这两个议题上。

关于地缘政治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建立两个不同的国家,一个是属于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一个是犹太人的以色列。但在今天的以色列国里,有超过20%的公民为巴勒斯坦裔。当我用希伯来文和我的犹太邻居说话时,我的口音会透露出我是巴勒斯坦裔的以色列公民。一旦以色列遭受炸弹威胁,我也在威胁的范围内,但此时我不会被视为以色列公民,而是巴勒斯坦人。我的某部分身份会被攻击。

彼得也经历过类似的处境。在他去耶路撒冷的路上,他的口音暴露了他的加利利背景 (太26:73)。处在耶路撒冷犹太人之中的彼得,因自己加利利人的身份感到紧张,于是他否认了自己在文化和语言上的身分,导致他否认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接着再否认了基督。

这段经文具有处境化神学和宣教上的价值:我们如何在肯定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身分的同时,也坚定地认同我们在基督里的身分?身为巴勒斯坦裔的以色列公民,我该怎么做?我又该如何防止我的基督信仰被我边缘化?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真实的问题。

为什么你的书对巴勒斯坦读者而言很重要?

犹太人希望耶稣是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则希望耶稣是巴勒斯坦人。我认为这两种立场都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会使我们偏离敬拜耶稣为我们的王和救主

如今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即认为以色列国是为 “种族上的犹太人” 所设的。这种想法排除了即使拥有以色列公民身分、但不是犹太裔的人。这样的认知并不符合福音对耶稣 “犹太人身分” 的理解。

耶稣的犹太身分应从 “末世论” 的角度来看:耶稣以包容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犹太教,并体现了其最深层的盼望。祂是 “那位完美的人类”,代表着一个充满爱及容纳性的人类种族,而不是以种族为中心来分类的人类。

旧约时代的人曾梦想有朝一日,律法能刻在以色列人的心上 (耶利米书31:33),意味着对上帝深刻且亲身的认识。这个梦想在耶稣身上具体地实现了。像保罗这样的新约作者明白明白 “耶稣的犹太身分与末世相关”,所以他说割礼不只是 “外在肉身的”,而是要求人心的转变,也就是受了圣灵的割礼 (罗马书2:28-29)。

耶稣 “末世视角的犹太身分” 不再是巴勒斯坦人的威胁。这是一种邀请性的犹太身分,邀请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一同在基督里合而为一,而不是一种排他的犹太身分,把其他族群排除在外。这正是教会当下迫切需要宣讲的信息。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Telegram

Our Latest

Excerpt

如何诊断一颗病了的灵魂

Harold L. Senkbeil

那些急于施以错误 “治疗” 的牧者,将导致属灵上的灾难。

牧师深知被背叛的感觉

Hannah King

这些痛苦的经验并不是事工失败的记号,而是我们在基督里 “与祂有分” 的一部分。

Review

基督更新我们的 “心”,而非我们的大脑

Sharon Dirckx

人类的 “灵魂” 及 “生理” 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我在30年服事历程中学到的30件事

“后来我学到,其实所有事工,都是某种程度的青少年事工⋯⋯”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别整天把 “复兴” 挂在嘴上

我们也许承受不起真正的复兴。因为真正的复兴不只是人数的增加。

带着虚假的灿烂笑容牧会

Wes Faulk

多年事工生涯中累积、深埋心底的伤口,会以我们没意识到的方式影响我们。

Review

“内向的基督徒” 在教会的纠结

Matt Reynolds

内向的人不需要变成外向的人。但有时,我却让自己的内向成为借口,逃避了我应当去爱上帝子民的责任。

不要以世界的方式对抗世界

Tryce Prince

身为教会,我们能如何更健康地回应那些常使人分裂的议题?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