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Life

吴贻芳:中国首位女大学校长

金陵女子大学的教育目标,就是实践校训“厚生”,而 “厚生”的含义来自约翰福音10章10节。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8, 2023
Illustration by Elizabeth Kaye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本文是“中国近代史上深具影响力的女性基督徒”系列文章之一。

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简称金女大)是中国第一所专为女性设立的高等学府。金女大1913年成立以来,最知名的校友莫过于吴贻芳(1893-1985)。她是第一届毕业生,1928年出任校长,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女性大学校长,更是在《联合国宪章》签名的第一位女性。

吴贻芳毕生为国家无私地奉献,致力于女性教育和社会服务工作;民国初期甚至得到“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的美誉。

吴贻芳189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在家中排行老三。她的父亲是清朝一名小官。吴贻芳小时候也曾裹小脚,后来才解放。她和姐姐吴贻芬自小就对新办的西式教育充满向往,父亲拗不过她们的坚持,终于允许她俩进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

然而,1909年是吴贻芳终生难忘的一年。她的父亲因一笔公款案被迫投江自杀,读大学的哥哥因受不了打击也随父投江。不久,母亲因病去世,姐姐悲伤至极也选择了悬梁自尽。吴家只剩下她和妹妹以及70多岁的祖母。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吴贻芳遭逢痛彻心扉的家变,在心中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所幸,住在杭州的姨夫陈叔通收留了姐妹俩,对她们视如己出,资助吴贻芳完成了高中学业。

1915年,在高中老师的引荐下,吴贻芳进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就读,成为该校第一届的9名学生之一。在校期间吴贻芳不仅成绩名列前茅,更被推选为金女大学生自治会会长。

1919年中国正值五四运动学潮,吴贻芳毅然带领同学走上街头,抗议北洋政府软弱无能的外交政策。同年,吴贻芳顺利从金陵女子大学毕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得到大学文凭的女性。

在金女大期间,吴贻芳接触了基督教信仰。据她回忆,在她因家庭的悲剧深陷痛苦之际,有一位基督徒同学“彰显出基督的荣光和对她的关爱,将她从深渊中拉拔出来。”于是,吴贻芳在基督信仰里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引导她日后以服务人群和社会作为一生的信念。

Wikimedia Commons

大学毕业后不久,吴贻芳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针对妇女教育的巴伯(Barbour)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先后获取了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吴贻芳在美国依然展现她过人的领导才能,担任全美中国基督徒学生会主席。她对于自己有幸深造感到任重而道远,曾说:“人们常告诉我们,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极少的,因此我们这样的人一旦回国,就要承担重大的责任。”她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如此,希望有一日能将自己所受的栽培回馈祖国。

1928年,国民政府开始从教会手中收回办学自主权,全中国的教会大学不得由外国人担任校长,导致金女大的第一任校长德本康夫人(Matilda Thurston)被迫辞职。

那年吴贻芳正好完成了博士学位,意外的接到母校发来的电报,邀请她回国担任金女大校长。经过再三考虑,吴贻芳决定放弃原本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计划,接受母校的聘请。1928年11月,吴贻芳刚满35岁之际,正式就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校长!

吴贻芳领导的金女大,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就是实践校训“厚生”。 “厚生”的含义来自《约翰福音》10章10节耶稣的话:“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吴贻芳说过:“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满。”

吴贻芳用这种服务的理念教育学生,鼓励她们参与社区、国家的专案,并且提供实际服务的机会。她在成都附近设立服务站协助当地民众,她自己更是完美地诠释了“厚生”的含义。

吴贻芳对待学生和同事慷慨大方。有一次她发现一位去农村服务的学生没带雨衣,她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雨衣借给那位学生。此外,她也时常将演讲得到的额外收入捐给学校或有需要的人,可说是彻底实践了“厚生”的理念。

吴贻芳杰出的领袖才能和教育贡献为时人所赞赏,于是学而优则仕。1943年被政府派为代表,去美国争取战后对中国的重建支援。1945年更是身负国家使命去三藩市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专注投入教育事业的吴贻芳终身未婚,并非因为没有合适的对象,而是她不愿意因走入婚姻而分散了精力。在金女大20周年纪念活动上,金女大的学生自导自演一部话剧,其中一句台词问道:“吴贻芳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她嫁给了金女大!”

从35岁到58岁,吴贻芳在金陵女子大学做了23年的校长。金女大在这20年总共培养出999位毕业生,世人誉为“吴贻芳的999朵玫瑰”,是中国现代优秀女性的代表。1979年吴贻芳获得母校密西根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设立的“智慧女神奖”,中共元老级领导董必武曾称赞她“像这样精干的主席,男子中也是少有的”。

1981年,88岁的吴贻芳再次担任江苏省副省长,但她依旧朴实无华、粗茶淡饭,住在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每月的工资大部分用在接济亲友。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在一群老校友的围绕下平静地回到天家,享年92岁。她用自己的一生,活出了“厚生”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和国家奉献毕生之力,俨然是中国单身女性独立、智慧的典范。

苏文峰牧师,海外校园机构创办者、现任董事会主席,教会历史专家。丁怡嘉,目前就读于美国正道神学院家庭事工科,与丈夫一起在宾州从事全职学生事

原载OC橄榄社区“教会历史中的杰出女性”专题,蒙允转载。

本文是“中国近代史上深具影响力的女性基督徒”系列文章之一。

Also in this series

Our Latest

那间改变我生命的 “和平教会”

重洗派已有五百年历史。他们在圣经、群体等方面展现的独特见证,是值得守护的珍宝。

News

哈玛斯攻击两年后,基督徒在苦难中看见果实

基督徒领袖盼望穆斯林和犹太人归主,使上帝的和平临到这地。

安静的见证,反而更响亮

如但以理示范的那样,“立志做安静人” 反而能开启那允许我们 “大声传讲福音” 的门。

基督徒,别被恐惧扭曲了

恐惧会扭曲我们的感知、缩窄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转离对上帝与邻舍的爱。

给上帝和邻舍你的 “注意力”

注意力不是一种可交易的资源,而是一份帮助我们爱神、爱邻舍的礼物。

关于孤独,以及基督徒的友情

即使身为基督徒,有时我们也忍不住觉得 “一个人” 更轻松。

教会,别再给Z世代贴标签

教会常误解如何塑造这个在萤幕中长大、渴望寻找生命目的年轻世代。

如何成为一间 “没有屏幕的教会”?

当基督的身体聚集一起时,他们不该感觉自己只是某个乐团或脱口秀的观众。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