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是个强暴犯,亚伯拉罕则是性贩子

当我们把旧约里权势性侵的故事降低为性道德瑕疵时,会错过什么?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20, 2023

最近,我和家人在开车去电影院的路上聊到了《权力游戏》。我从来没有读过它的原著,也没有看过翻拍的影集,但我认为评论和预告片已经给了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于是我说,“《权力游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的内容关于性和暴力。”我儿子诺亚回答:“性和暴力,听起来很像你的书的内容,老爸。”

我之所以会写关于性和暴力的书,是因为圣经——尤其是旧约,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旧约——提到不少性和暴力事件。或者应该说,非常多。圣经里记载了包括淫乱、通奸、妓女、一夫多妻行为、种族清洗、自相残杀、杀婴以及其他形式残忍行为的故事。

旧约里同样充满了性暴力。我们读到强暴犯、皮条客和其他性侵犯的故事。因此,圣经故事似乎与《权力游戏》——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的新闻——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似乎每天都能听到在大学校园、军队甚至教会里发生的性侵案。可悲的是,当我们听到这些可怕的消息时,许多人再也不会感到震惊。

这个事实使得研究圣经里的性暴力问题变得更加迫切。保罗说,所有的圣经内容——包括我们可能认为是限制级的旧约故事——都是出于神的,为要教导我们成为义人(提摩太后书3:16-17)。但我们并非忽视这些故事,而是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倾向使用委婉的说法。我们不会密切关注故事细节,也因此错过了圣经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除了妓女、淫乱者和通奸者的故事,性侵犯和皮条客的故事同样也为我们讲述关于上帝和祂的恩典的深刻一课。正如耶稣的家谱所示,祂来到世上是为了救赎所有人,甚至包括那些犯下性暴力的人。

亚伯拉罕,性贩卖的始祖

我们倾向于委婉地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是亚伯拉罕的故事。亚伯拉罕——马太福音的耶稣祖谱上提到的第二个人——顺服上帝的呼召离开故乡,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但这个族长并非一帆风顺。我们总是对他惊人的信心给予应有的敬意。当然,我们也承认他与妻子的女仆有染。但在描述他如何拐卖他的妻子时,我们弱化了细节。

到达迦南不久后,亚伯拉罕为了躲避饥荒前往埃及。因为撒拉的美貌——即使已65岁——他命令她告诉埃及人,她是他的妹妹,而不是妻子,这样就不会有人为了娶她而杀了亚伯拉罕(创12:12-13)。因为亚伯拉罕和撒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所以这个信息有一半是真的。但由于他们主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所以这是一半的谎言。

正如亚伯拉罕所预言的那样,埃及人称赞撒拉容貌出众,法老将她纳入后宫。为了感谢亚伯拉罕分享了他的“妹妹”,法老用牲畜和男女仆人作为丰厚的奖赏。虽然这段文字有些含糊,但法老“带她走”的用词里暗示着性关系。

上帝呼召亚伯拉罕成为地上所有家族的祝福,包括他自己的家族。但他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安全,而不是妻子的幸福和尊严。 (亚伯拉罕在创世纪20章里再次重蹈这一懦弱、自私的行为。)撒拉一定觉得自己被背叛了,法老也因为亚伯拉罕的欺骗而受苦:上帝降下瘟疫,惩罚法老娶撒拉为妻(创12:17)。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蒙福”的只有亚伯拉罕。他实质上贩卖了自己的妻子,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益。没过多少年,性剥削事件在他家族里就再次悄然发生。

他玛:敬虔的妓女

亚伯拉罕的曾孙犹大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珥娶了迦南女子他玛为妻,但上帝看他是邪恶的,所以杀了他(创38:7)。犹大于是让次子俄南“进入”他玛,以延续珥的血脉。娶寡嫂制婚姻(levirate marriage)——已故男子年纪最大的兄弟必须娶他的遗孀——虽然是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制度,但这在古代十分常见,并在后来被编入法典,成为神子民的律法(申命记25:5-6)。

俄南确实娶了他玛,但每次与她同房时,他都会“把精液遗在地上”,这样她就不会怀孕(创38:9)。原因何在?因为俄南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他的,而是他哥哥的。这意味着俄南就不会得到长子的遗产。在上帝看来,俄南的行为——对他玛进行性剥削,同时剥夺她能成为母亲的尊严——是邪恶的,所以上帝也杀了他。

犹大注意到儿子们的行为模式,决定不把他玛交给三儿子示拉。犹大让她在自己父亲家当寡妇。因此,当他玛意识到犹大不打算做任何事来延续珥的血脉时,她想出一个有创意的计划。犹大成为鳏夫后不久,他玛打扮得像个妓女,坐在一条她知道犹大很快就会经过的路上。犹大看到她,以为她是个妓女,而不是儿媳,于是接近她,答应付给她标准的车费(一只山羊),他稍后会给她送去。她同意了,但前提是他必须给她一些保证品。他交出了相当于古代钱包的东西——印章、绳索和法杖——然后“进入”了她的身体。她终于怀上了孩子,珥的血脉得以延续。

然而,当犹大发现他玛怀孕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父亲——他下令杀死她。由于他玛怀的是双胞胎,他不仅命令处死自己的儿媳,还要处死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对他玛很不利,直到她用犹大的保证品捎信说:“这些东西是谁的,我就是从谁怀的孕。”(创38:25)。犹大随即感叹,他的“娼妓”儿媳比他更是个义人。

犹大是个爱说谎、性生活不道德、虚伪且爱审判人的公公。但经过这个事件后,他改变了。他后来甚至愿意代替最小的弟弟便雅悯,向埃及掌管粮食的人——他的弟弟约瑟——献上自己作为奴隶,而他早在22年前就把约瑟卖给奴隶贩子(创44:33)。与犹大不同,他玛只是试图做正确的事——尽管她做得并不完美。上帝因着珥和俄南的恶行处死了他们,却保护并祝福了他玛。

大卫:强暴犯君王

旧约里有不少关于强暴的故事,包括利未人的小妾被轮奸(士师记19章)和他玛——这个名字可能正是为了纪念犹大的儿媳——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大卫王的长子暗嫩强暴的故事(撒母耳记下13章)。但最引人注目的也许是多数人都不会把它与强暴联系在一起的:大卫和拔示巴。

我们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本应与部下和以色列军队ㄧ起打仗的大卫,待在耶路撒冷的家中。一天傍晚,当他在自家屋顶上散步,注意到一个迷人的女人拔示巴正在洗澡。他召见了她,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她怀了孕。当大卫掩盖丑闻的计划失败后,他让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战死在战场上。

大卫搞砸了——严重的搞砸了。但是,我们将这段婚外情简化为双方自愿的通奸,从而弱化了这个故事。有人说,拔示巴一定知道大卫在偷看她,所以她明明有机会反抗他。 1951年的电影《大卫与拔示巴》演示着拔示巴是故意引诱大卫的。

但是,为什么要责怪她呢?其实有很大的可能,她是衣着完整的,只是用一个碗在清理身体。经文里并没有说她赤身裸体,也没有说她知道自己被人偷看着。最后,女性一般不会对男性说“不”——在古代社会是如此。当然了,臣民更不会对国王说“不”。虽然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对于拔示巴是否也有罪责的形容并不清楚,但故事后半部对于谁该负责却非常清楚。

圣经和里面的人物都将矛头指向大卫。上帝斥责了大卫。 “大卫所行的这事,耶和华甚不喜悦”(撒下11:27)。文里并没有说“他们”或“大卫和拔示巴”所行的事。只说了大卫。

先知拿单指责了大卫。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富人为了喂饱饥饿的客人,偷走并宰杀了他贫穷邻居的母羊(撒下12:1-4)。若是责备拔示巴,哪怕只是责备她一点点,都无异于责备那头母羊为什么会被人吃掉。

大卫同样也指责大卫。在拿单故事的结尾,大卫说那个在比喻中代表他的人该死(撒母耳记下12:5)。基于国王和臣民之间有极巨大的权力差距,称大卫的行为为权势强暴而非通奸才是更为准确。拔示巴无法拒绝。她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

坦白从宽

在古代世界里,性暴力猖獗,就和今天的世界一样。圣经作者们并没有忽视性暴力的故事,也没有委婉地描述细节。相反的,他们深入叙述了性暴力和性剥削的故事——以至于在他玛的故事中,读者不禁会想问:为什么在约瑟的故事中间会有这么ㄧ大段关于他玛的故事?虽然新约圣经赞扬了亚伯拉罕和大卫做的好事,却没有掩盖他们的罪恶。

古代家谱往往会夸耀令人印象深刻的父亲事迹,忽略母亲的存在,并省略任何令人尴尬的事。但马太福音里的耶稣家谱却偏离了典型的模式。它记载了四位女性,这在当时是很奇怪的事。但是,当我们研究这些女性是谁时,这份家谱的怪异程度简直到达了顶点。第一个被提到的女性不是夏娃、撒拉或马利亚,而是敬虔的妓女他玛。第二位女性喇合也是一名妓女。第三位女性是寡妇路得——她掀开波阿斯被子的举动可以说是非常大胆不受约束。第四位女性仅仅被称呼为“乌利亚的妻子”——那位强暴受害者拔示巴。

许多牧师和作家喜欢把耶稣家谱中的女性单独列出来,因为她们似乎都是外邦人。但我们却不会谈论亚伯拉罕和大卫——他们是性犯罪的实施者,而不是受害者。常常,当我们在讨论性丑闻时,我们显然更愿意谈论女性而非男性。我们对受害者持怀疑态度——有时甚至是谴责受害者。

然而,旧约里对受害者却持保护的态度。例如,申命记22:25-27概述了在农村地区,如果一名订婚妇女被强暴应如何处理。经文里直截了当的表示:如果妇女在农村被强暴,应该处死那位男性。女性一方的证词就足以给罪犯定罪。与我们的法律系统不同的是,摩西律法假定女性是无辜的。强暴女性的情况不会因着不公正的法律制度而让犯罪的人被无罪释放,因而使情况加剧。

上帝制定这样的法律,是为了要这些与祂立约的子民保护女性。遗憾的是,并非每位女性都能得到保护,如同现今世界每天都能看到悲剧的发生。拥有权力的男性——包括一些信仰上帝的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对无权无势的女性进行性剥削或性侵。亚伯拉罕选择透过贩卖妻子的身体来获利。犹大和他的儿子俄南剥削他玛的身体(犹大甚至计划杀死她)。大卫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与拔示巴发生了看似是一夜情的关系——尽管他已经有很多妻子可以满足他。

上帝用祂的力量为这些无权无势的女性申冤。祂降下瘟疫引起法老的注意,使撒拉得救。祂处死俄南,使用他玛来治犹大,并派拿单质问大卫为何抢走邻居的“母羊”。

上帝保护了这些女性免受更进一步的剥削,但祂为什么不早点介入呢?为什么祂不保护今日那些在大学校园、教会或家中被男性强暴的女性?我不知道。正如我们在圣经里看到的,上帝的干预并不总是会发生。上帝保护罗得的女儿免受所多瑪强暴犯的伤害(创19:1-29),但祂没有保护罗得不被自己的女儿侵犯(创世记19:30-38)或利未人的妾侍免受基比亚强暴者的恶行(士师记19)。

对我们来说,上帝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选择保护受害者,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不保护他们,永远会是一个谜。但我们知道,上帝希望祂的子民在任何时候都能代表祂行事。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就是支持像国际反奴役组织(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这样救援和保护人口贩卖受害者的组织。教会也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地方组织合作对抗性虐待。我们需要信任受害者,假定他们的无辜。他们需要我们的爱和支持。

惩罚还是宽恕?

鉴于强暴等恶劣的性犯罪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大卫能逍遥法外呢?他不仅活了下来——请记住摩西律法规定强暴犯必须被处死——而且还继续坐在王位上。今日的政治人物和牧师肯定会因为这样的罪恶行为失去职位。

简短的回答是,大卫悔改了。在听完拿单的比喻后,大卫承认“我有罪”(撒母耳记下12:13)。他后来写了一首悔改诗,在诗里恳求上帝的恩典:

神啊,求祢按祢的慈爱怜恤我,

按祢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诗篇51:1)

大卫确实罪该万死,但上帝给了他恩典和宽恕。

但我们如何将此案例与旧约里悔改后仍被处死的罪犯等其他案例相协调呢?

想想亚干,他在承认自己从艾城抢夺战利品后仍被处死,而这是上帝明确禁止的(约书亚记第七章)。也许亚干没有被饶恕的一个原因是,他的罪行导致了更多人(36名以色列士兵)丧生,而大卫的掩盖计划只导致乌利亚和他的几个同伴丧生。也也许这是因为大卫是个合神心意的人,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捍卫神、神的荣耀和子民(撒上17; 23; 24; 26)。

然而,圣经里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为什么上帝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处以死刑(亚干;撒下第6章的乌撒;民数记15:32-36里在安息日拿棍子的人;使徒行传5:1-11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又选择施以仁慈(大卫;创世纪第4章的该隐;约翰福音第8章通奸时被抓的妇人)。

归根结底,我们无法确定上帝为何选择不杀大卫。然而,大卫幸免于死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大卫的罪没有任何后续的影响。它确实有深深的影响力。流血、自相残杀和叛乱成为大卫统治后期的标志(撒下13-1;王下2)。大卫的两个儿子暗嫩和押沙龙也是强暴犯,而且都被处死了——虽然经文里没有明确指出是上帝杀了他们。但上帝透过先知拿单告诉大卫,审判将会临到他的家族(撒下12:10)。这个宣告引起大卫的注意,可能也阻止了他再次犯下强暴和谋杀的罪。

性暴力的后果的确很严重,但上帝对悔改的罪人的怜悯更大。当我们谈论性暴力和帮助受害者时,我们需要记住,上帝的恩典远比人类的罪——无论它多令人发指及具有破坏性——强大得多。圣经教导我们,当人类行为恶劣时,上帝会施以恩典。祂不仅宽恕悔改的罪人,也给予受害者帮助、力量和医治。耶稣同时是性侵受害者跟加害者的后代,祂的到来不仅救赎了他们的生命,也救赎了我们的生命。

福音告诉我们,没有人是上帝无法救赎的。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性暴力加害者的罪。当我们的社区出现性暴力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该承认这些悲剧的真实样貌,并妥善处理。如果教会成员承认了强暴/性侵等罪行,我们就需要立即向警方报案。但我们也需要向他们宣告上帝宽恕的信息,因为我们知道上帝呼召我们向冒着巨大风险认罪的人施以恩典。我们要明智地认识到,即使罪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也能成为经历上帝恩典和救赎的机会(希伯来书12:7-11)。上帝会管教祂的儿女,并透过人类的审判作为祂关照他们的一种方式。

圣经教导我们,上帝能在生命一团糟的人身上做工,并且透过他们做工——即使是那些有着我们所能想像的最糟糕行为的性罪犯。圣经并没有回避不谈论性暴力。圣经也不会用委婉的措辞来缓和性侵害的严重性。圣经如实地呈现性犯罪的样貌。罪会带来悲惨的后果。但上帝在这些后果中动工,也透过这些后果实现救赎。

大卫·T·兰姆(David T. Lamb)是费城圣经神学院旧约副教授,最近的著作是《妓女与一夫多妻者》(Prostitutes and Polygamists:A Look at Love, Old Testament Style),Zondervan出版。

翻译:Yiting Tsai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Telegram关注我们。

Our Latest

那间改变我生命的 “和平教会”

重洗派已有五百年历史。他们在圣经、群体等方面展现的独特见证,是值得守护的珍宝。

安静的见证,反而更响亮

如但以理示范的那样,“立志做安静人” 反而能开启那允许我们 “大声传讲福音” 的门。

基督徒,别被恐惧扭曲了

恐惧会扭曲我们的感知、缩窄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转离对上帝与邻舍的爱。

给上帝和邻舍你的 “注意力”

注意力不是一种可交易的资源,而是一份帮助我们爱神、爱邻舍的礼物。

关于孤独,以及基督徒的友情

即使身为基督徒,有时我们也忍不住觉得 “一个人” 更轻松。

教会,别再给Z世代贴标签

教会常误解如何塑造这个在萤幕中长大、渴望寻找生命目的年轻世代。

如何成为一间 “没有屏幕的教会”?

当基督的身体聚集一起时,他们不该感觉自己只是某个乐团或脱口秀的观众。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