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身子会记得

没有被修复的事会重复发生——没有经历过改革的事不可能迎来复兴。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28, 2023
Jonathan Schoeps / Lightstock

在播客《马尔斯山教会的兴衰》上周的特别节目里,我的同事迈克·科斯伯(Mike Cosper)和治疗师恩蒂·科尔伯(Aundi Kolber)谈到属灵创伤对人的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时的对话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我不禁想着,美国的教会是否正集体经历着一种创伤,像我们个人会经历创伤时那样——以及这是否会促使我们去思考,当我们祷告求“复兴”到来时,我们祷告的究竟是什么?

在访谈里,迈克问,一个曾经历有毒的属灵环境的人如何才能开始被医治。治疗师科尔伯引用贝塞尔·科尔克(Bessel van der Kolk)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心灵的伤,身体会记住》,并表示,她不会从受到创伤的人如何看待某个事件开始,而是从这个人的身体如何反应开始。

科尔伯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感知会对无法理解的现实麻木。但是,我们的神经系统往往会发出信号——透过身体的各种症状来指出某个地方出了问题,有时甚至在我们心智准备好承认可能存在问题前,就已经出现这些生理症状。

科尔伯说,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并且我们最好不要急着努力从创伤中痊愈。人们往往希望能有份清单告诉我们如何从糟糕的境遇(包括属灵虐待或属灵创伤)里恢复,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地“走出来”,恢复原本的日子。

但她认为,康复之路没有那么简单。它通常需要一种较缓慢、更深思熟虑的探索,一步一步地梳理发生过的一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正如科尔伯所说,“没有被修复的事会重复发生。”

有多少人见过那些成长于不健全家庭环境的人有这样的情况?有时,一个来自糟糕家庭的人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也许是其配偶、朋友,甚至是牧师——但这些人虐待他们的模式却和他们的家人雷同。

科尔伯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经常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而那些尚未意识到自己过去处于不正常处境的人,同様的事可能会重复地发生,他们却从未察觉到警讯。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家里,也发生在教会里。

在我收听这集播客前,我和一位牧师朋友兼同事雷·奥特伦德(Ray Ortlund)一起喝咖啡,他提到了陶恕(A. W. Tozer)的一段话,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当下我十分震惊。

陶恕是 20 世纪福音派内最受人尊敬的属灵导师。他提倡追求「更深的灵命」及复兴的必要性——同时又建议,也许美国教会应停止“寻求复兴”。

陶恕于 1957 年写道

“一个宗教信仰——即使是受欢迎的基督教,也有可能在完全脱离圣灵翻转人生命的大能的情况下聚会人数大大地增长,但种增长荣景同时却会使下一代教会迎来更糟糕的景况,甚至比即使荣景未曾发生过还要糟糕。”

“我相信,如今的当务之需不仅仅是复兴,更是一场彻底的改革,能根除我们在道德和灵命上的顽疾,除去疾病的源头而不是后果,医治病因而不是症状。”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美国)根本不需要复兴。”陶恕继续写道:“今天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所谓的基督教‘大复兴’未来可能会被证实只是一场道德悲剧,并使我们在未来一百年内都无法全然恢复。”

如果这番话出自我多年来遇过的“反复兴论者”之口,我并不会太惊讶——他们更青睐教义理论,怀疑任何形式的情感经验,也质疑任何大规模的布道工作只是种商业行销或情感操纵。但陶恕从来就不是这样的人。

我这么震惊也是因为我认为美国教会很需要复兴。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相信回归过去的福音复兴主义能给教会带来最大的益处。

可以肯定的是,我的想法有部分出自于我的怀旧情怀。因为我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周日里唱着“复兴我们”(Revive Us Again)和“赐下祢光”(Send the Light)等诗歌中长大,当时的教会并不羞于为复兴祷告(或在行事历上安排复兴聚会)。

当我们看到美国福音派教会现今的景况——分裂的教会、碎裂的友谊、领导阶层的丑闻、被揭露的滥权行径、教会政治化、因不满所引起的身份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以及文化战争表皮下的熊熊野心——我们急需复兴,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当我们看到人们厌恶教会或被教会伤害,怀疑是否有任何真实的属灵存在,我们怎么不会盼望复兴?

我相信我们仍应盼望——但我们应盼望的是正确的复兴。

在我看来,陶恕所警告的,正是我们现今对于“重复性创伤”的理解。如果我们所说的“复兴”指的是“再现美国式的基督教”——例如,教会再次拥有曾经庞大的会众人数、影响力、举办各式活动并享负声誉——结果确实可能会是场灾难。

耶稣警告祂那个时代的宗教领袖:“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马太福音 23:15)

耶稣指出,宗教领袖们正毫无生命地“模仿着宗教”及利用信徒们的敬虔。像这样的“复兴”仅仅扩大了ㄧ种毫无生命的信仰,并让原本可怕的情况更糟糕。

在圣经里,“复兴”与“复活”的概念息息相关——从“气息吹在布满平原的枯骨(以西结书37章)开始。

但是,并非所有“使生命得以延续的”的事都与复活有关。上帝将火焰剑放在伊甸园入口,“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3:24),正是因为祂不希望生命景况扭曲且堕落的人类永远活在那种死亡状态里。

身体不死却缺乏灵性生命的人类拥有的毕竟不是复活的生命,而是如僵尸那样的故事——腐化堕落的肉体虽仍持续行动,里面却死寂了无生气。

不少高中生曾读过短篇小说《猴爪》,这是个关于希望死去的亲人复活的故事。最惊悚的部分在于亲人确实活过来了,但却成了腐烂的噩梦。圣经里说的复兴指的是由圣灵而来的复兴,而不是猴爪带来的那种“再现”。

换句话说,教会需要复兴,但必须是从圣灵而来的复兴。这需要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曾把多少不正常的事正常化。复活的生命终会到来,但我们首先得埋葬已经逝去的东西(约翰福音 12:24)。

如果真正的复兴(不仅仅是曾经的景况的“再现”)没有到来,我们最终会重复做着那些导致我们陷入目前的教会危机的旧事。我们的结局就会像耶稣警告撒狄教会的那样:“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示录 3:1)。

医治是可能的,也确实会到来。经历过创伤的人不应相信这样的谎言:我是再也无法被修好的“碎掉了”的生命,我只能继续活在创伤里,或将创伤带到别人身上。

正如科尔伯所指出,这些不断回圈发生的伤痛可以被生命、健康和新的开始取代。但是,若我们不留心过去曾发生过的事,我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使我们的想法尚未反应过来,我们的身体依然会做出反应;即使我们的大脑仍在处理讯息,我们的灵魂依然有所感受。

教会(基督的身体)也是这样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换新的一批人来做同样的事。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抛下过去所有作法,从此采取完全相反的方式。这意味着,如耶稣所说,我们应该“儆醒!坚固那剩下且将要衰亡的(人)。”(启 3:2)。

没有被修复的事会重复发生——没有经历过改革的事不可能迎来复兴。

罗素·摩尔(Russell Moore)是《今日基督教》主编。

翻译:江山 / 校编:Yiting Tsai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 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Our Latest

犹尼亚,为福音被囚的“女使徒”

古代教父认为,这位为主戴枷锁的女性一定极为有智慧,使她配得使徒的称号。

母职并非女性最高的呼召

母职是值得尊敬的,但成为耶稣的门徒才是每位女性首要的圣经使命。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伯利恒之星”取代了所有星座

那颗星星所指向的盼望,颠覆了试图赋予我们虚假意义的宿命论。

Review

关于“属灵权力”的真相

如何知道教会是否正确地使用上帝所赐的权柄,还是错误地行使 “施加于人的权力”?

“主祷文”的真实意义

主祷文是个邀请我们加入一个“逆文化而行的群体”的邀请函。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让天和地啼哭吧!

那使天地万物存在的“道”竟然成了肉身——从和我们一样的起点开始,成为一个只能以啼哭表达自己的婴孩。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