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吕先生数十年来以优雅的小楷抄写儒、道、佛经文。2019年,他在中国通讯应用程式微信上,看到一位朋友转发关于手抄圣经的活动讯息,便联系发起人王牧师,表达参与的兴趣。 (出于人身安全考量,本文将不使用受访者全名)
“一开始我们还满惊讶的,因为他并不是基督徒。” 王牧师说,“我们不确定他是否会——或为什么会——真的抄写圣经。”
几个月后,吕先生寄给如今在北京牧会的王牧师一份以毛笔精心抄写的《约翰福音》。当他们看到吕先生的作品时,王牧师和教会弟兄姊妹都被那细致、讲究的笔触震撼。
在手抄《约翰福音》的过程中,吕先生读到了耶稣的故事。随着他阅读越多圣经篇章,他越发渴望成为上帝的儿女。
那年十二月,王牧师在深圳于吕先生的家人和朋友面前为他施洗,公开宣告这场始于墨水与纸张的生命转变。
在宗教活动常受限制、许多中国教会彼此孤立的时代,手抄圣经成了基督徒之间的共同语言、属灵操练,以及安静而坚韧的见证。
自六年前为纪念《和合本》译本百年而发起的抄写圣经计划以来,王牧师估计全中国已有数万间教会、数百万人参与手抄圣经。
起初,王牧师和教会的弟兄姊妹只订下一个相对谦卑的目标:招募1189位参与者——对应圣经全部章数——每人手抄一章,集结成一份纪念版的《和合本》手抄稿。
然而,这个想法一经在线上分享,短短几天内,来自地下家庭教会及官方注册的三自爱国运动教会的数千名基督徒纷纷涌入王牧师的微信。 “他们渴望更亲近上帝,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宁静,并重新与家人和教会建立连结,” 王牧师说。
为了回应如此庞大的需求,王牧师和团队设计了可列印的圣经抄写范本,并透过微信传播。很快地,人们开始在微信上上传每日抄写圣经经文的照片,分享见证,并组成手抄圣经小组。
王牧师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基督徒的生命转变故事。曾有一个基督徒家庭成员散居中国各地,因部分成员在三自教会聚会,另一些在未注册的家庭教会礼拜,多年来一家人都没能聚在一起敬拜。
但当每位家人都报名手抄一段经文后,他们开始彼此交换圣经经节,关心彼此抄写的章节,并一起祷告。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记得,我们不只是血缘上的家人——我们也都是上帝的儿女,” 一个家庭成员透过微信告诉王牧师。 “墨水提醒了我们这一点。”
浙江省一位主日学老师注意到她的基督徒同工花太多时间玩线上游戏,便邀请他们一起手抄圣经。在三年时间里,陈老师和同工们抄完整本《和合本》译本,用掉170支笔的墨水。
同省还有一位70岁的奶奶决定参与此计划。虽然她不识字,却请孙子孙女帮忙认字并改正书写错误。她一笔一划地,慢慢手抄完整本新约圣经。
一位曾吸毒、因药物滥用导致右手瘫痪的男子,开始用非惯用的左手抄写经文。一名自闭症少年花了数年时间为整章经文绘制插画。一个仍穿尿布的幼儿坚持紧握画笔,当妈妈抄写经文时,在纸上尽情涂鸦。
然而,这项计划也面临挑战。多间教会刚发起计划时,大家都挑选篇幅较短或引人入胜的章节抄写,没有人愿意抄《民数记》或《历代志上下》。最后,只能用抽签方式,从杯中抽取写有章节号码的纸条来决定。
随着数不清来自个人、家庭乃至整间教会的手抄圣经涌入王牧师的信箱,他被这些基督徒的敬虔与热忱深深感动。王牧师对这庞大数量的手抄圣经感到敬畏,也苦思如何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作品。许多文件装订精美,细心绘制插图,或附有个人见证。
为了纪念与保存这些作品,王牧师于2023年将父母托付给他的一栋五层楼房改建为圣经博物馆。数年来,访客都可进入参观并欣赏展示的各种手抄圣经作品。
但今年三月,博物馆活动引起地方政府注意——并非其中的宗教内容,而是大量访客拥堵影响了当地交通——王牧师决定对外关闭博物馆。如今,该空间成为私人收藏手抄圣经的库房。
在带领手抄圣经运动的过程中,王牧师经历了长时间的身心疲惫。为了将房子改建成博物馆,他不得不出售北京的房产来筹措装修资金,造成他经济上的压力。这一切发生在COVID-19大流行高峰期,当时关于基督徒聚会可能会被举报给当局的谣言与恐惧四起。
“有时我会想,自己是否会被 (政府) 带走,” 他说,“我对此已有心里准备。”
然而,即便中国政府当时正关闭教会、查封基督教书店,并加强对全国宗教活动的监管,但没有任何官员来质询王牧师,也没有下达停止这项计划的官方命令。
“感觉就像上帝用祂的手遮盖了这一切,” 王牧师说。“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王牧师相信,他所见证的不是政府的打压,而是一场复兴:一场不张扬、不轰轰烈烈,安静且道成肉身式的复兴。“当你用手抄圣经时,圣经不只进入你的心思,也进入你的肌肉。你的心开始放慢脚步,与圣言的节奏同步,” 王牧师说。
北京一名基督徒告诉王牧师,他以前会快速阅读灵修经文,然后立刻忘记内容,“但现在,经文留在我心里,” 他说,“它们不只是存在我的圣经里,更是在我的生命中。”
王牧师并非刻意发起一场让人们放下萤幕、回归实体圣经的运动。他表示,这项手抄圣经计划是一个有机的、自发且深具灵性的运动,彰显了上帝的话语有吸引人亲近祂的力量。
他补充说,这个运动最重要的不是数字、策略或主办者是谁,“真正的主角是那些手抄圣经的人——数百万名不需要舞台或麦克风,只要一支笔和一本圣经的基督徒。”
六年过去了,这项手抄圣经运动并未减缓,参与人数持续在中国各地成长。书法家吕先生如今正在抄写整本《和合本》圣经。
“这不只是写字而已,” 吕先生说,“而是我一笔一划地与上帝越来越靠近。”
本文原版本刊载于China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