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的病床上,教宗方济各向基督徒发出挑战:“将邪恶转化为良善,建立一个充满手足之情的世界。” 当时正与肺部感染搏斗的教宗说:“不要害怕为了爱而冒险!”
这位出生于阿根廷、本名为乔治·马里奥·伯格里奥 (Jorge Mario Bergoglio) 的耶稣会士始终乐于冒的一项风险,就是与福音派基督徒成为朋友。
“他是一位重视与人建立关系的人,” 阿根廷青年使命团 (Youth With A Mission,简称YWAM) 主席亚历山卓 (Alejandro Rodríguez) 对本刊说。 “他尊重天主教制度,但在人与人的关系基础上筑起桥梁。”
方济各于本周一辞世,享寿88岁,结束了他作为罗马天主教会领袖长达12年的事奉。他在罗马的圣玛尔大之家安详离世,此前曾在罗马的阿哥斯蒂诺·杰梅利大学医院住院五周。
全球的天主教徒都在哀悼他的离去。而在阿根廷,即便是那些从未追随方济各、也不认可教宗权威的基督徒领袖,也同样感到哀伤。
“我不是个参与普世合一运动的人;我们基督徒并不全都属于同个群体,” 亚历山卓说。尽管如此,他也提到:“我们见面的时候,不是以教宗和牧师的身份,而是乔治跟亚历山卓。”
这位青年使命团的领袖在二十多年前首次与方济各相遇。当时方济各仍以伯格里奥枢机主教之名,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那时亚历山卓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总统府玫瑰宫 (Casa Rosada) 对面的全国祷告中心 (Centro Nacional de Oración) 服事。
那时,伯格里奥主教主动约他喝咖啡,而亚历山卓也把握这个机会,直言不讳地批评天主教会。
“你们总是指出掌权者做得不好,但这个国家的每一位领袖,从小到大都是在天主教的薰陶及教育下成长的,” 亚历山卓对主教说。
他问伯格里奥主教怎么看待这件事?
但亚历山卓首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天主教会是拉丁美洲历史上最腐败的机构。”
而伯格里奥的回答让亚历山卓大感意外。这位当时的枢机主教说:“你说得没错。” 几分钟后,枢机主教请这位批评天主教的福音派牧师为自己祷告。
这是一段长年友情的起点,即使伯格里奥于2013年前往罗马、成为教宗方济各后,这段情谊依然延续不断。在方济各担任天主教会领袖的12年间,他从未回到阿根廷,但他会打电话给亚历山卓,请教他对拉丁美洲事务、乌克兰战争,或对新教的看法。亚历山卓说,方济各也会向他倾吐心声,谈论他在梵蒂冈内部政治中所面对的挣扎。
方济各似乎非常喜爱他那些阿根廷福音派朋友。长年担任阿根廷圣经公会负责人的长老会会友马赛罗 (Marcelo Figueroa) 告诉本刊,教宗偶尔会问他一些看法,但他们的关系多数是私人性的。
“我们常常一起大笑,” 马赛罗说,“方济各是个很棒的porteño (意指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
他们最初的连结始于共同主持一档名为《圣经:当代对话》(Biblia: Diálogo Vigente) 的每周电视节目,另一位主持人是犹太拉比斯科尔卡 (Abraham Skorka)。这节目从2010年播到2013年,直到方济各被选为教宗才停播。虽然一开始是专业上的合作,但他们在喝咖啡、搭大众运输闲聊的过程中成了朋友。他们一直保持联系,并且这份关系越来越深刻。
2015年3月,方济各打电话给马赛罗祝他生日快乐,还关心他的健康。 “我跟他说:‘哎,我要做个切片检查⋯⋯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 ” 马赛罗回忆道。
但马赛罗错了。他被诊断出罹患一种罕见且侵略性的皮肤癌。马赛罗写信告诉教宗,请他为自己祷告。
“他一打开信就立刻打电话给我,” 马赛罗说。 “我要动手术时,他也会打电话给我太太。有一次,他需要出发参加圣周活动,却说:‘我不想在不知道你状况如何的情况下离开。’ ”
马赛罗最终康复了,连医生都感到惊讶。方济各随后任命马赛罗担任《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 Romano) 阿根廷版的主编,他也是首位出任此职位的新教徒。
方济各之所以建立这些关系,或许与他对普世教会的神学观有关。虽然他坚持传统天主教的教义——教会只有一个,即 “大公” 教会,或 “普世教会”——但他也能看见,那些不与罗马共融的基督徒身上,依然有上帝奥秘的作为在运行。
“圣灵在教会中创造多样性,” 方济各在2014年的一次演说中说道。 “但同样是这位圣灵,也创造合一,因此,教会是在多样性中成为一体的。并且,引用我非常喜爱的一位福音派基督徒说的一句美言:这是一种由圣灵所带来的 ‘和解的多样性。’ ”
又或者,更简单地说,正是方济各的谦卑,使他能够在身为天主教会领袖的同时,与那些不承认他权威的福音派人士成为至交好友。
谦卑,是方济各教宗任期的一个标志。在他成为教宗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他开玩笑地说,一位来自阿根廷的人可以成为教宗实在是出人意料:“你们知道,教宗选举的责任是为罗马选出一位主教,” 他说。 “看来,我的枢机兄弟们几乎跑到了世界的尽头才找到他。”
然后,他请大家为他祷告。
通常而言,都是教宗为群众祷告,而不是教宗向群众请求代祷。许多观察梵蒂冈动态的评论者都指出,这种改变 “前所未见,令人震惊”。
方济各极为看重友情的重要性。在他的《生活的基督》(Christus Vivit) 宗座劝谕中,他提到友情是来自上帝的礼物,能成为我们成圣的管道。
“透过朋友,” 他写道,“上主磨炼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成熟。”
在另一份劝谕《心爱的亚马逊》(Querida Amazonia) 中,他呼吁天主教徒 “敞开心,迎接圣灵赐予每个人的各样恩赐”。
然而,方济各与福音派的亲密互动,有时也会让他的一些天主教同侪感到困扰。例如2014年,也就是他当选教宗后的隔年,方济各表达了想前往义大利卡塞塔的 “和解福音教会 (Chiesa Evangelica Della Riconciliazione)” 的意愿。他认识那里的牧师乔凡尼 (Giovanni Traettino),两人十多年前曾在阿根廷参与宗教对话,并成为朋友——并且,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教宗拜访五旬节派教会。
但当地主教提出了反对。因为那天刚好是卡塞塔主保圣人 (圣雅敬及圣安纳) 的瞻礼日。主教指出,若教宗在这个特殊日子前往探访新教徒,会成为一起丑闻。
方济各接受了主教的建议,先拜访了卡塞塔的天主教徒,隔了几天才前往探访五旬节派的基督徒。当他与乔凡尼牧师及350位福音派基督徒会面时,方济各更向他们道歉,为多年来曾谴责他们的天主教徒请求宽恕。
方济各的谦卑赢得国际布道家路易·帕罗 (Luis Palau) 的赞赏。帕罗称方济各为朋友,并说他是 “一位非常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人”。
自教宗去世以来,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缅怀方济各为一位基督徒榜样,是他羊群的牧人。这让青年使命团的亚历山卓想起他们多年前的一段对话。他曾对这位未来的教宗说,真正的牧羊人是与羊群同住的人,他们与羊待在一起久了,连身上都会带着羊群的气味。
“一位牧者,必须闻起来像他的羊,” 亚历山卓记得自己当时这样说。
方济各被这个比喻深深打动,多年后甚至在他首次主持的圣油弥撒讲道中引用这句话。
“这充分展现了他的谦卑,” 亚历山卓说。
方济各认为自己是与羊群同行的牧羊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他深信,为了触及人心而冒险是值得的事——即使对方是福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