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吉尔摩 (David Gilmore) 在《男儿成形记》(Manhood in the Making) 一书中指出,世界多数文化通常以三种能力来界定 “男子气概”:供养、保护及繁衍的能力。长久以来,美国亦不例外。成为丈夫与父亲,再加上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传统上一直是美国男性实现男子气概的标准路径。
然而,过去五十年的经济及社会剧变,让许多人开始质疑这种传统观点,尤其是 “供养” 的能力。美国经济逐步转型为高度专业、以服务为导向的体系,需仰赖更多训练及教育,这对男性——尤其是过去能依靠劳力维生的男性,造成明显的劣势。退出劳动市场的男性比例持续上升,而有工作的男性当中,许多人也面临薪水停滞的困境。与此同时,两性之间的教育落差越来越大,如今每年获得大学学位的人以女性占多数 (就美国而言)。
有时当这个议题被提出时,人们会本能地否定:为什么男人不更努力一点?或是,为什么不干脆丢掉那套过时的男子气概?但这种态度是错误的。男性想要 “供养” 的本能,不仅仅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而是深深扎根于男性天生的本性中。
布鲁金斯研究院学者李维 (Richard Reeves) 在《男性废退:失落、孤僻、漫无目的,生而为「男」我很抱歉?苦苦挣扎的男性困境,我们能怎么做》一书中指出, “供养者” 角色的崩解,深刻地影响了男性对自我价值及社会定位的认知。那些不再视自己为供养者的男性,尤其在经济上无法扮演这个角色的人,更容易不仅与劳动市场脱节,也与整个社会疏离。为什么呢?因为无法胜任 “经济供养” 角色的男性,往往会认为自己不够格,或是被他人视为社会的负担。
然而,即使是在经济上仍能 “供养” 家庭的男性,若未能准备好面对新的社会期待,仍可能感到自己不够好。无论是哪种情况,太多男性因此感到毫无价值、缺乏方向、幻灭,甚至被社会排斥的感觉——这是个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教会虽无法彻底重建整个经济体系,也无法使男性更容易达成社会的各种标准,但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足以应对时代变迁及复杂处境的“男子气概愿景”。身为基督徒,我们非常蒙福,因为上帝已为我们启示了一个清晰的男子气概愿景——这个愿景跨越时代和文化,远比我们为当前处境所设想的一切更为丰富及稳固。
这个愿景并不取决于经济、社会或文化现实的改变,也不限于丈夫、父亲或经济供养者的角色。虽然这些都是美好的角色,但它们却不能成为男性身份终极的定义。我们作为男性的身份,不能仅仅或终极地建基在我们在这些角色中是否“表现出色”。否则,一旦遇到变迁和挑战,我们的自我价值会变得脆弱并迅速崩溃。
上帝所提供的愿景同样不是要彻底解构男子气概,也不是要每个男性自行创造自己的意义。正如吉尔摩所说,男子气概需要被教导。若缺乏引导,男性不仅可能感到迷失,更可能发展出对社会造成伤害的扭曲的男子气概模式。
上帝对男性身份的愿景,核心图像就是十字架。在十字架前,基督为男性提供了一个清楚、明确且有持续力的男性身份愿景,是个即使面对社会文化变迁,依然具有指引力的形象。
保罗在《以弗所书》5章25-33中清楚表明这一点,他谈到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时,劝勉以弗所的基督徒男性要 “如同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那样去爱他们的妻子” 。换句话说,保罗指出,若你想知道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什么样子,就要看向十字架——在那里,基督为人类舍下自己的性命。
这是个极具挑战的呼召,要人走上无私之路——效法耶稣,甘心为所爱之人舍弃自己,在这里,保罗呼吁丈夫将妻子的益处置于自身之上;而在《腓立比书》2章3-4中,保罗更将此原则扩展到所有人际关系:“你们行事,不要出于私心,贪慕虚荣,倒要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无私并非懦弱,更不是缺乏力量。相反地,《以弗所书》第5章呼召男性在婚姻中展现刚强及领导。然而,作为婚姻中的 “头” ,并不是随便一种领导方式。相反的,上帝对男性气概的愿景强调的是透过自我牺牲来赢得影响力,运用我们的力量去照顾所爱之人,如同我们照顾自己那样。
无论是否已婚,男性都是为了 “无私的领导” 而受造的。这种呼召为我们的男性身份赋予意义和使命。与其将男子气概简化为经济效能或财务供应, “无私的领导” 呼召我们像基督那样,将整个人——心智、灵魂与身体——为所爱之人舍下。我相信,在上帝的帮助下,这样的呼召能唤醒那些心灰意冷的男性,为他们带来值得为之而活、甚至为之而死的动力与目标:照顾上帝托付给他们的人,谋求他们的福祉。
当然,没有人能完全实践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彰显的无私领导。无论我们多努力,这都是我们无法全然达成的目标。而且,单单理解这个圣经中的男子气概愿景,还不足以解决当今文化中男性的困境。身为教会,我们必须更进一步。
十字架不仅是我们找到上帝设下男性气概愿景的地方,更是上帝塑造我们成为祂呼召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的地方。在十字架前,我们直面人性令人警醒的双重真貌。一方面而言,我们被迫正视自己身为男性的堕落、软弱与不足:我们败坏至极,无法拯救自己的灵魂。我们连自己的灵魂都无法供养,更别说是他人的灵魂了。我们完全依赖上帝差遣祂的儿子,来成就我们无法做到的事。
另一方面,十字架也显明了我们在上帝眼中是何等无条件地被爱、何等地宝贵。我们的软弱并不会减少祂的爱。尽管我们如此不足,上帝仍视我们极其珍贵,以至于耶稣甘愿承受我们应得的刑罚,好让我们得着那荣耀的盼望—— “变成与主一样的形像,荣上加荣,如同从主而来的,主就是那灵。” (林后3:18)。
十字架是唯一一个让男性可以同时承认自己 “不足” 却 “仍然宝贵” 的地方。唯有在这里,男性才能遇见上帝救赎的大能恩典,而这恩典的力量能使他看见自己真正的价值和身份,并塑造他成为上帝呼召他成为的人。
从这个意义来说,解决男性困境的最终答案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向男性传讲福音。 “福音” 不能只是我们口中背诵的信息,福音必须成为我们作为男性建构身份和价值的根基。圣经也不能只是一本我们用来寻找道德准则的书,而必须是我们遇见上帝恩典的地方,直到祂的恩典将我们转变成无私的领袖。最重要的是,基督不能仅仅是我们在男性身份上的榜样,祂更必须是我们的救主——因为除祂以外,别无拯救 (徒4:12)。
Domonic D. Purviance是位作家、男性事工领袖,以及金融与经济专家。他共同创办了 “君王文化 (King Culture)” ,一个致力于装备男性活出基督无私领导榜样的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