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宗方济各的逝世,各界的目光转向了选出继任者的过程。下一任教宗将在一个被称为 “秘密会议”(Conclave) 的程序中选出。 Conclave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 “可以上锁的房间”,或更简单地说,就是 “封闭的房间”。
枢机主教团的成员们将在梵蒂冈著名的西斯汀小堂内,在关闭并上锁的门后投下神圣的一票。这座小堂以米开朗基罗绘制的天顶壁画而闻名。由历任教宗亲自擢升的枢机主教们身穿鲜红色长袍,肩负着选出新教宗的重要任务。年龄未满80岁的枢机主教方有资格参与秘密会议并投票。在目前252位枢机成员中,有135位符合投票资格。
身为一位研究全球天主教的学者,我特别关注这次会议,因为它将成为天主教会历史上最多元化的一届秘密会议。
几个世纪以来,枢机主教团一直由欧洲人主导,尤其是义大利人。事实上,直到20世纪,才有非欧洲籍的枢机首次在秘密会议中投票,那是1903年巴尔的摩总主教吉本斯 (James Gibbons) 参与教宗选举时的事。如今,枢机主教团成员来自90多个国家,而其中近80%是由方济各任命的。
透过举行秘密会议来选举新教宗,是天主教长达数百年的传统。这个传统始于1274年,由真福教宗额我略十世 (Gregory X) 确立,起因是他自己的当选过程一度陷入混乱,持续了近三年。虽然这项传统历史悠久,但选举结果有时仍令人惊讶,例如2013年方济各的当选——他成为近1300年来首位非欧洲籍教宗,也是历史上首位耶稣会出身的教宗。
秘密会议开始前
在秘密会议正式展开前,枢机主教团将召开所谓的 “一般会议 (general congregations)”,讨论教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议题。这些会议同时也是新晋枢机主教和来自遥远地区的成员彼此认识、交流的机会。
这段期间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 “政治角力”。在过去,曾有传闻称政治角力中甚至包含贿赂行为,例如1492年博尔吉亚家族出身的教宗亚历山大六世 (Alexander VI) 当选时就曾被指控以贿赂换取选票。如今,枢机主教若为自己争取教宗之位,通常会被视为不体面且不吉利的行为。以金钱或其他利益收买选票的行为被称为 “买卖圣职罪 (simony)”,是教会法律明令禁止的。
在教宗葬礼结束后的两到三周,秘密会议将正式展开。枢机主教们将先列队前往西斯汀小堂,届时场内会启用电子干扰设备,以防止窃听,并阻断Wi-Fi和手机通讯。在进入小堂时,枢机主教们将用拉丁文唱颂《求造物主圣神降临》(Veni Creator Spiritus),随后,他们会手按福音书宣誓,承诺对秘密会议的过程守密。
完成这些仪式后,教宗礼仪事务负责人将以拉丁文高声宣告:Extra omnes! (所有无关人员请退出)。随后,西斯汀小堂的门将被锁上,秘密会议正式开始。
投票程序
参与选举教宗的枢机主教们,将依照圣秩高低排列就座。
通常,枢机主教团团长会坐在第一位。不过,现任团长若望·雷 (Giovanni Battista Re) 枢机主教已超过投票年龄限制,因此不会参与本次秘密会议。这次教宗选举将由梵蒂冈国务卿彼得罗·帕罗林 (Pietro Parolin) 枢机主导进行。
当所有枢机到齐后,将随机抽选九位枢机来负责选举事务,其中三位将担任 “投票监察员 (scrutinizers)”,负责检查选票并当众读出选票内容。
枢机主教们在选票上写下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姓名后,会将选票带到小堂前方,将选票放在置于投票监察员面前圣堂中央的瓮上的一个盘子上,再用托盘将选票投入瓮中,同时宣告:“我以基督我主作证,祂将审判我,我所投的票是按着我在天主前认为应当被选立之人的心意。”
新教宗必须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票当选。如果第一轮投票未能达成此一门槛,所有选票将被投入炉中焚烧。当西斯汀小堂的烟囱冒出黑烟时,便向外界传递讯息:选举尚未结束。这项传统始于1914年本笃十五世 (Benedict XV) 的选举。为了确保烟雾颜色明确,现今会添加化学物质来产生黑烟,因为在若望·保禄二世 (John Paul II) 当选时,曾因烟色不明而引起混乱。
从第一天起,每天最多可以进行四轮投票,直到达到三分之二多数票为止。过去,本笃十六世 (Benedict XVI) 和方济各 (Francis) 都在相对较少轮次中当选——本笃十六世在第四轮、方济各在第五轮。根据本笃十六世所制定的新规定,如果经过13天仍未选出新教宗,将安排一天的祷告与反思。之后,投票将在得票最多的前两位候选人之间进行,且其中一人必须获得三分之二多数才能当选。
有些评论者认为,这项新规定可能导致秘密会议时间拉长,甚至陷入僵局,因为更难在两名领先者之外找到一位折衷性的共识候选人。
泪之屋
秘密会议通常时间很短,例如1939年选出庇护十二世 (Pius XII) 时,只经历了三轮投票。不过,历史上也有过投票过程极为漫长的例子——最长的一次是1740年的秘密会议,历时181天,最终选出了本笃十四世 (Benedict XIV)。
然而,无论时间长短,最终都会选出一位新教宗。一旦某位候选人获得足够票数,便会被问道:“你是否接受依教会法所进行的最高牧职选举?” 只要他回答 “Accepto (我接受)”,便正式成为天主教会的新领袖。此时,投票过的选票将被焚烧,产生白烟,向全世界宣告秘密会议结束,新教宗诞生。
新教宗当选后,会立刻选择自己的名号,例如伯格里奥 (Jorge Mario Bergoglio) 当年首次选择了 “方济各” 这个名字。教宗选择的名号,特别是若与前任教宗有直接联系时,通常也象征着新教宗治职方向的某种暗示。例如,方济各选择此名,正是为了向圣方济各 (Francis of Assisi) 致敬——这位13世纪的神秘主义者以简朴及热爱自然闻名于世。
随后,新教宗会被引导至 “泪之屋 (Room of Tears)”。这个房间位于西斯汀小堂旁边,新教宗在此将有片刻时间默想肩负的沉重责任,这常常让刚当选的教宗不禁落泪。在这里,他将穿上白色长袍及其他象征其牧职的标志。教宗当选后的正式公告将由圣伯多禄大殿 (Saint Peter’s Basilica) 中央阳台向世人宣告。
随后,新教宗会从阳台向聚集在广场上的群众问候,并颁赐他的第一次宗座降福。自此,一个新的教宗任期正式展开。
马修·施马兹 (Mathew Schmalz) 是圣十字学院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宗教研究教授。本文最初刊登于《The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