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Life

中国教会尝试更深入纪念圣诞节的意义

中国教会在宗教限制及神学变化的背景下寻求深度参与节期的方式。

A Christmas tree and candlelight service in China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4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Tlapek / Source Images: Getty, AP

编按:本文除了Ezra Pan,所有人名均为化名。由于中国家庭教会未经政府注册,基督徒可能因与其他新闻媒体接触而受处罚。

去年12月一场降临节礼拜中,一个家庭走到会众前面,诵读一段经文,并点燃桌上的降临节花环蜡烛。桌子覆盖着紫色的布料。当烛光亮起,会众一同诵念:“预备主的道路。”

这个时期,像这样的降临节礼拜画面会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教会,但上述这场礼拜并非在美国历史悠久的砖砌教堂里举行,而是在上海的一栋办公楼内。

对罗伯特(Robert Wang)而言,纪念降临节是他们教会一项新的圣诞节传统。在过去,他的家庭教会会举办大型圣诞聚会,有约60名首次参加的访客出席。然而,随着中国政府于2018年颁布更严格的宗教法规,这间有150名成员的教会已拆分成数间更小型的教会,罗伯特正牧养其中一间教会。

今天,罗伯特改变他们教会庆祝圣诞节的方式,但并非出于政府的限制,而是出于一种更好地将圣诞节融入教会生活的渴望。他希望教会成员不要只专注于ㄧ次性的(圣诞节)活动,而是在降临节期间通过每ㄧ周的节期节奏,让福音事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降临节期间的静思默想、学习圣诞颂歌、祷告和敬拜为圣诞节做准备已成为我们教会一年中最让人期待和激动的时刻,”罗伯特说。

在罗伯特教会发生的改变,也正在中国各地的教会中发生。传统上,中国教会会租用酒店的会议厅举办精心策划的圣诞布道活动,其中包括合唱团表演、耶稣降生的戏剧、见证分享和福音宣讲。中国基督徒希望藉由节日的机会邀请非基督徒朋友,向他们介绍耶稣。

然而,由于如今更严格的宗教法规导致聚会变得困难,以及举办大型活动的疲惫、新信徒未能回到教会的挫败感,或神学上的变化,一些教会开始停止大型活动的传统。

然而,在这些令人幻灭的情况中,许多牧师表示,通过举办较小规模的圣诞庆祝活动,采纳如降临节等传统,强调道成肉身的盼望,他们重新发现这一节日的美丽之处。那些仍继续举行大型布道活动的教会则更加注重建立真诚的关系,而非追求人数的增长。

“过去,我们仅仅视圣诞节为一个布道的机会,” 沈阳一位牧师贾斯汀表示,他如今也缩小了教会的聚会规模。 “现在我们意识到,圣诞节也是一个装备基督徒更好理解福音的机会。”

转向教会礼仪

罗伯特是在大学校园事工中信主,他表示,传统的圣诞活动往往感觉像例行公事,对节期所传递的讯息没有多加思考。准备的工作通常很仓促,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排练表演。

在2018年成为牧师后,罗伯特引入由Redeemer教会《City to City》事工所设计的降临节材料,鼓励会众参与阅读和小组讨论。他还开始教授会众一些翻译成中文的传统西方圣诞颂歌,例如《我们渴望耶稣降临》(Come, Thou Long Expected Jesus)。 2022年,他的教会开始实行点燃降临节蜡烛的仪式。

与那些因回应年轻世代对神圣感的渴望而回归教会礼仪的西方福音派教会不同,罗伯特表示,他希望将这些元素融入家庭教会的敬拜,以帮助中国教会在缺乏这类传统的国家里培养一种有持续力的基督教文化。

“我们的重点不再仅仅是一场圣诞派对,而是从多个角度传递基督降生的信息,” 罗伯特说。他发现,即使在疫情迫使教会停止实体聚会的情况下,会众依然可以在线上完成降临节灵修。

与此同时,上海的丹尼尔(Daniel Han)所在的家庭教会从2020年便开始守降临节期。这位牧师表示,他们教会之所以停止举办大型圣诞布道活动,是因为意识到会众过度依赖圣诞节活动作为教会主要的福音事工。

丹尼尔提到,初代教会的布道往往是在日常互动里进行的。他引用《使徒行传》5:42,“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如今,他们教会不再将焦点放在一场大型的圣诞活动上,而是将每周日的礼拜视为福音事工的机会。

“从牧养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专注于如何有创意地、积极地参与小规模的、能促进每个基督徒传福音及与人更深入互动的事工,” 丹尼尔说。

质疑圣诞节的异教根源

在山东临沂的丽贝卡(Rebecca Xiao)的家庭教会里,圣诞节曾是热闹非凡的节日。 2006年,她的教会在一个社区中心举办一场圣诞派对,吸引超过400名与会者。教会领袖宣讲耶稣降生的信息,夫妻们身着婚礼服装唱着基督教歌曲来更新婚姻誓约,新成员上台分享他们的信仰见证。然而到了2014年,教会长老基于新的信念,停止了圣诞庆祝活动,认为圣诞节是个异教节日。

这些长老受到中国改革宗领袖的影响(这些领袖提及16和17世纪清教徒指控圣诞节具有异教色彩),导致圣诞庆祝活动被禁止。一些长老甚至基于对预定论的理解,认为没有必要传福音。

A Christmas choir in China
A large Christmas service at Rebecca Xiao’s church in Shandong in 2006.”
丽贝卡的教会于2014年在山东举办的大型圣诞节活动

丽贝卡认为,停止庆祝活动忽视了上帝能使用这些活动的宏大方式。 “那些站上舞台的基督徒,因着对基督的信仰,在婚姻和家庭关系里经历了戏剧性的改变,” 丽贝卡说。 “这些见证尤其有力量,因为在这个小社区里,大家彼此熟识。”

去年,丽贝卡的教会在那些长老离开后恢复了圣诞聚会,不过他们如今将活动改在教会内举行,而非租用更大的场地,以免引起政府的注意。虽然参加的人数少于100人,但丽贝卡对于重新与社区建立连结感到喜乐。

“我们之前的做法可能也没有错,但我们无意间稀释了基督降生的重要性,” 丽贝卡说。 “现在,我们重启圣诞布道活动,因为圣诞节是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愿意来教会的时刻。”

持续庆祝圣诞节

即使是继续举办圣诞布道会的教会,也逐渐改变这些活动的目地。潘牧师(Ezra Pan)在杭州郊区牧养一间家庭教会,他第一次把圣诞节视为 “布道的契机之窗” 是在1994年,当时他15岁。

那时,他加入了一个布道团队,穿越温州乡村的山丘,拜访不同家庭,分享耶稣的讯息并帮助人们从事农活。每晚,他们会邀请新结识的朋友参加晚间的圣诞礼拜,许多人因此决志跟随耶稣。

如今,潘牧师继续在圣诞节期间传福音并联合基督的肢体。在过去的五年里,他的教会每年举办的圣诞聚会吸引了约500人参加。

尽管教会面临政府不间断的压力,且活动地点需要经常更换,但他们没有一年中断圣诞聚会,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未停止。为了避开政府的注意,他们通常选择在圣诞节附近的周末举行活动,而不是平安夜,并选择在偏远郊区的场地。

他们邀请那些可能永远不会走进教会的朋友,甚至邀请他们参与节目表演。潘牧师提到,有一年,一位被邀请扮演耶稣的年轻人最初表示自己不相信他的角色是世界的救主。然而,在表演结束后,这位年轻人成为了一名基督徒。潘牧师还见证了非基督徒的配偶在观看自己孩子的圣诞表演后,加入了教会。

“圣诞节已经成为我们牧养和布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再是一次性的活动,” 潘牧师说。他指出,圣诞节活动为教会成员提供了共同服事和邀请他人加入教会的机会。

圣诞节被取消

潘牧师提到,在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政府禁止宗教活动,圣诞节成了博物馆的艺术品。然而,即使在那个时期,中国基督徒仍继续聚会并庆祝圣诞节,有时在山洞里、在墓地中,或在门窗紧闭的家中私下进行。

一些教会,如成都市的丽迪亚(Lydia Xu)的家庭教会那样,正在经历这种 “灰色圣诞节” 的回归。

自从丽迪亚的教会于2013年加入王怡牧师的《秋雨圣约教会》并共同创建中国西部长老会以来,他们教会越来越难租赁举办圣诞活动的场地。随着王怡牧师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加上他的直言敢谏引起政府的愤怒,当地官员开始更严密地监督长老会内的所有教会。

因此,丽迪亚的教会开始只在自己教会建筑内举办圣诞活动,并且不再邀请太多的非基督徒参加。当中国政府于2018年关闭秋雨圣约教会并将王怡牧师关入监狱时,她的教会也完全停止圣诞庆祝活动。

今年,十二月的主日崇拜与全年其他时间并无不同。丽迪亚对于无法在圣诞节为主作见证感到遗憾,但她表示,教会如今更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将传福音的工作常态化。

“基督教的信息不一定非要通过圣诞节传递,” 丽迪亚说,“ 我们会利用婚礼和丧礼来传递基督徒对生与死的不同理解。”

注册于中国政府的三自教会则面临更严格的限制:中国政府于2019年禁止圣诞庆祝活动,并且不允许18岁以下的人参与教会。

然而,对于在安徽省一间三自教会服事的路加(Luke Zhu)而言,自从限制措施生效以来,圣诞节有了更深的意义。他说:“ 圣诞节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它提醒了我们基督来到一个黑暗的世界,为我们带来光明和盼望。耶稣在马槽中的卑微降生反映了上帝在世间挑战中带来安慰和救赎的旨意。”

中国基督徒在重重限制中找到应对之道,悄悄地为孩童组织圣诞活动,并教导他们这个节日的重要意义。

虽然路加怀念自己信仰早期时邀请朋友参加圣诞聚会的自由,但他指出,“ 既然基督在危机和逼迫中诞生,这世界的权势就永远会反对这位真正的君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基督的生命已带来救赎,上帝的国度将持续存在,并最终战胜一切世上的权势。”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带着虚假的灿烂笑容牧会

多年事工生涯中累积、深埋心底的伤口,会以我们没意识到的方式影响我们。

Review

“内向的基督徒” 在教会的纠结

内向的人不需要变成外向的人。但有时,我却让自己的内向成为借口,逃避了我应当去爱上帝子民的责任。

不要以世界的方式对抗世界

身为教会,我们能如何更健康地回应那些常使人分裂的议题?

News

越来越少香港青年对神学院有兴趣

许多年轻人对教会在过去几年动荡中的消极与缺乏行动感到失望。

Review

当我们对上帝失望时

虽然我们的属灵旷野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上帝有的是时间。

“工作” 让你的爱具体可见

我学会即便在贫瘠的农场,也能透过日常繁琐的工作来尊崇上帝并爱邻舍。

当基督徒 “无法跟从主的道”

多数的基督徒并不是修士、宣教士或殉道者。我们既平凡又软弱、不完美,却因上帝那令人震惊的恩典而得救。

若福音是假的,你就不用 “去教会”

但若福音是真实的,“教会” 便是人类活出最丰盛的生命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