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 “健康及长寿” 的昌盛福音

即使我们应是自己身体的好管家,也应同时抗拒健康及长寿福音。

Christianity Today February 1, 2024
Victor Freitas / Pexels

敢说,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喜欢开成功神学 (又称 “昌盛福音”) 的玩笑,尤其笑他们常说的老话—— “主的祝褔是健康和财富 (health and wealth)” — —很荒谬。但我们这批人却也同时信奉的类似的子信仰:我们是健康福音的虔诚信徒。好似把财富一词拿掉,我们即使是物质 (身体) 主义者也没问题。我说的正包括我自己。

周二的《华盛顿邮报》刊登ㄧ则新闻说,“每日食用红肉会增加早逝的机率”。这吸引我这位牛排爱好者的注意。原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与美国退休人员协会联合进行了一项饮食与健康的研究。从 1995 年开始,他们跟踪调查 50 多万名50 至 71 岁人士 (以白人占多数的)。不意外的,在之后的 10 年中,有近 4.8 万名男性和 2.3 万多名女性相继去世。

但让一些人惊讶的是,在考量到吸烟和运动习惯的情况下,那些吃最多红肉的人——每天食用约四分之一磅——更有可能在研究期间死亡,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死于心脏病和癌症。

即使是业余科学家,也会对这项研究的某些方法和结论提出质疑 (例如,人们也会揣测,饮食、习惯和遗传或许更能说明为什么吃红肉的人在晚年时容易得心脏病)。尽管我也持怀疑的态度,不过,我现在可能会比以前再少吃一些红肉 (在此之前我已减少红肉的摄取量了!)。因为,现在每次坐下吃波兰香肠或汉堡时,我不再视它们为愉快的事。摆在我面前鲜嫩多汁的纽约牛排如今不再象征着上帝的恩赐,而是专门伤害健康的魔鬼和死神的诱惑。

这项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困扰我们的众多研究之一。因为各种食物,尤其是我们传统上最喜欢的食物,那些充满甜味和油脂的美味食物,如今都被视为一种威胁。

但是——是对什么的威胁?

长寿。这些研究多数是为了探讨某种食物或营养素与死亡的关系。是的,对疾病和健康的关注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要延长我们的寿命。健康科学界的目标似乎是要标示出那些会导至寿命缩短的食物,毕竟,我们都知道,我们都尽可能地想活得越久越好。

现在,一旦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会开始怀疑这可能不是个非常高尚的想法。当我们意识到,我们不会在新闻标题上看到食物与幸福感的关联性时,这种感觉就更深了。我们从未见到:“有研究指出,每天吃完红肉,然后再吃一盘冰淇淋的人,在之后的几个小时内往往会感到更轻松、愉快。”

这种对食物及死亡之间关系的执着,不过是我们的文化对死亡深感恐惧的另一种展现。这些研究的潜在含意是:“若现在就开始像斯巴达人那样吃东西及运动,就能保持活力和清醒的脑袋直到90岁——再有伟哥的加持,万事皆可能!”

这种对长寿的著迷在医疗领域尤为明显-不仅没有信仰的人如此,最虔诚有信仰的人甚至更加追求长寿。

一周前,《洛杉矶时报》报导,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宗教信仰是癌症末期患者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量,那他们使用呼吸机或接受其他侵入性治疗的可能性高出其他病患近三倍”。即使这些治疗无法提高患者长期生存 (复原) 的机率。

换句话说,无论机率如何,最坚持想活下去的人似乎是最虔诚的人。作家凯伦 (Karen Kaplan) 对此现象反讽道,“对某些人来说,延长几天甚至几小时的生命,似乎能争取更多 ‘祷告被回应’ 的宝贵时间。” 她随后引用中西部医疗中心教牧关怀暨社工主任麦克雷牧师 (Percy McCary Jr.) 的话:“他们努力给上帝所有机会能照着祂的心意行事,因为他们相信上帝有能力而且会这样做,他们为奇迹的出现打开大门。”

真是辛苦啊!我们寻求侵入性、高风险的治疗方法的原因是为了要获得奇迹——让我们能多活几年

一些敬虔的人认为,我们有责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没错。但门徒训练的最高境界难道不是为着福音的缘故,甚至置我们的肉身于风险中吗?如果保罗的首要任务是顾好自己的身体,我想他不会让自己处于沉船、被殴打及饥饿等的常态环境里。纵观教会历史,圣人 (信仰的楷模) 最终常是病恹恹、瘦巴巴、衣衫褴褛、精疲力竭、英年早逝,因为他们在侍奉上帝和他人时 “毫无保留”。

有时我在想,成为我们肉身的 “好管家” ——从保持健康到长寿——是否已成为除掉门训里艰辛困苦部分的另一种方式。那么,我今晚是去健身房消耗一些卡路里、纾解精神的压力,还是去街友庇护所当志工呢?鉴于我们每日繁忙的时间表,这往往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选择。可惜的是,如今有许多人认为这两者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实践的义务。

我们当中一些人改变饮食习惯、接受侵入式的手术,是因为家人恳求我们,说他们爱我们,希望我们能在世上待久一些。家人这样做,反而是强迫我们放弃那无与伦比的快乐,这种做法算得上爱吗?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使徒保罗如此说,但他的思路对我们而言却越来越陌生。

约翰·福克斯 (John Foxe) 在他的经典著作《行传与见证》(Acts and Monuments) 中说,当新教徒拉蒂默 (Latimer) 和瑞德利 (Ridley) 在玛丽女王 (也就是 “血腥玛丽”) 的迫害下被押赴刑场时,拉蒂默鼓励他的殉教伙伴:“振作起来,瑞德利,勇敢的扮演好你的角色!”

今日,拉蒂默仍会说 “勇敢的扮演好你的角色!” 他会提醒瑞德利,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旅行的目的不在于长寿,而在于活得有意义。

马克·加利是《今日基督教》的高级执行主编。着有《伟大且可畏的爱:认识神属性的灵性旅程》(A Great and Terrible Love : A Spiritual Journey into the Attributes of God)一书。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订阅通讯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Our Latest

News

美签不确定性打乱中国基督徒家庭的计划

一些在家自学或在基督教学校就学的学生,开始寻找其他国家的大学就读。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以修士的姿态生活

若不想随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设定的社会规则牵引,就要选择一种 “有意识地跟随主” 的人生愿景,让基督的主权覆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无法思考时仍忠心于主?

当我们忘记上帝是一位什么样的神、忘记我们被造的目的时,会过着一种 “浪费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 “伪福音”

我们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却选择以更缓慢的步调在我们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与职业无关

我们需要重新塑造我们对 “工作” 与 “呼召” 的理解。

Review

我们渴望世界无法给予的东西

《传道书》为一个不快乐的世界指出一条通往有韧性的喜乐之路。

当人们不再害怕魔鬼时

Labubu、《Kpop猎魔女团》、《鬼灭之刃》:人们之所以将这些超自然生物人性化,是因为对善恶有了模糊的定义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