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中国发生反封控抗议,基督徒是否应该参与?

中国家庭教会的牧长、领袖对政治参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强调祷告和传福音的重要性。

北京的抗议者举起白纸抗议言论管控及和新冠封控政策

北京的抗议者举起白纸抗议言论管控及和新冠封控政策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30, 2022
Kevin Frayer / Stringer / Getty

在上周末中国突如其来的抗议活动期间,一名大学生来找朱建设老师,说他们学校(也是朱老师任教的学校)之前在海报上喷抗议标语的学生可能会受到严厉处罚,问朱老师能不能帮忙。朱老师是上海一所大学的教授,也是一间家庭教会的长老,他告诉这位大学生他会尽力保护她的那位同学。

(为了安全的原因,本文中所有的名字皆为化名。)

“我这两天都在心里做准备,如果形势所迫,我可能需要牺牲一些东西去保护学生”,朱老师说。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基督徒应该如何关心时事的问题。他认为自己能够实践基督徒谦卑舍己、关爱他人的美德的一个方面,是利用他的教职来保护那些可能受到迫害的学生。

在中国的防火墙外,中国各地多个城市的抗议活动在过去几天成为热点国际新闻。这次的街头抗议,是中国自33年前的“六四”事件以来罕见的群体抗议活动。上周四(11月2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一栋居民楼发生的致命火灾导致全中国的人们对“清零”防疫政策的质疑和反抗。周六,在上海、北京和成都等大城市,数以百计的人走上街头。在一些地方,抗议扩大到对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呼求,甚至有人喊出“习近平下台”的口号。

中国家庭教会的基督徒长期以来一直遭受政府的逼迫和打压,但历史上家庭教会出于基要主义和敬虔主义的立场倾向于远离政治,只专注于牧养信徒和传播福音。然而,特别是在受改革宗神学影响的一些城市家庭教会中,对待政治的这种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上周末,成都一间已被禁止聚会的家庭教会的弟兄姐妹举起纸张加入街头抗议,纸上写着“因真理、得自由”、“行公义、好怜悯、与神同行”等来自圣经的短语。在上海,一位年轻的基督徒姐妹站在(后来被政府拆除、移走的)“乌鲁木齐路”的路牌下大声朗读手中的圣经,向路人传福音。

在CT(《今日基督教》)对七位中国家庭教会牧长、领袖的采访中,一部分人说他们认为基督徒仍然需要把焦点放在实践大使命(传福音、宣教)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牧师需要在教会中谈及时事。大多数人牧长说他们在讲台上和在个人门徒训练中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基督徒参与政治活动的问题。但所有这些接受采访的牧长、教会领袖都在两个方面有一致的看法——他们都谈到为国家、政府和人民祷告的重要性,以及在危机时期传福音的迫切性。

抗议中的基督徒

这并不是中国基督徒第一次公开抗议——尽管过去中国基督徒很少有公开的示威。2015年,温州的基督徒用阻挡推土机或在政府办公室外静坐的方式抗议政府强制拆除教堂顶上的十字架。王怡牧师带领的成都秋雨圣约教会曾经多次举办反堕胎及纪念“六四“的小型聚会。在中国政府于2018年通过新的宗教法规后,王怡发起了一份声明,批评政府对教会的逼迫,有近450名家庭教会领袖在上面签名。后来,王怡牧师被捕入狱,并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

基督徒多媒体创作人陆思认为,基督徒如果要成为世界的光,他们的信仰实践就不能只局限于教堂的四面墙内。目前政府对新冠的过严封控导致人民缺乏自由和对政府缺乏信任,这些都是触及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教会不可能在讲道和祷告中对这些议题完全避而不谈。

陆思是一名几年前在海外完成研究生学习后回到中国的海归基督徒。她说:“基督徒要在世界上发挥影响力,就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当我们看到邻舍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经历苦难,基督徒应该积极为他们发声,这也是一种爱邻舍的表现。”

然而,接受采访的牧长们的观点和态度不尽相同。

在成都周六晚上为乌鲁木齐火灾举行的抗议活动中,响起了“新闻自由、言论自由 ”的呼声。该市某家庭教会的长老傅杰说,当天早些时候,他教会里的一个年轻人在教会的门训社交媒体群里发布了有关抗议活动的信息,并呼吁教会的弟兄姐妹加入。

作为群组管理员,傅长老迅速删除了这位年轻弟兄的帖子,然后告诉他,“教会不会拦阻弟兄姊妹去参与,但是,也不会鼓励大家去。教会的群里不应该作政治性的动员,但是可以请弟兄姊妹为此代祷。”

当天晚上,傅长老教会的几位会友参加了抗议活动,他们祷告、唱诗,并向周围的人传福音。傅长老和教会的其他人为参与的弟兄姐妹祷告,求主保护他们,并做了一些准备,以防万一他们有意外情况,需要教会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同时傅长老也提醒参与的弟兄姐妹,“基督徒在现场,要以福音为自己的出发点,要努力去作‘和平之子’,而不只是宣泄情绪和愤怒。”

动荡时期的讲道

在上海,家庭教会牧师韩大伟说,他教会的一些艺术家、音乐人和媒体人会友也在周六参加了乌鲁木齐路的抗议活动。第二天,当他们在教会楼上差派弟兄姐妹出去植新堂的时候,看见教会楼下停了近百辆警车。

韩牧师说,如何在讲台上谈及时事,对牧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公共的政治事件正在发生的时刻,会众一定会期待牧者“说些什么”。牧师很容易主动且公开的教导会中应该怎么做。“但是如果我每周的讲道,会面对差不多300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看不一样的新闻的会众,我应该怎么办?保罗没有在亚略巴古讲任何关于教会逼迫的事(使徒行传17),也没有在希伯来父兄面前用他精通的希腊文(使徒行传22)。作为牧者,我们需要从神而来的智慧,熟悉自己的群羊,明白自己不需要在所有的场合教导所有自己擅长的事;让会众听到我们公开的教导时,了解基督耶稣的福音,而不是了解牧者的政治立场;同时,在私下的牧养中,让他们明白,牧师关心会众的政治立场,而福音会给我们看待政治事件的全新的眼光。”

成都某家庭教会的同工王玛丽担心,如果牧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抗议视频或在讲台上谈论政治,很容易被扣上“利用宗教颠覆中国政权”的罪名。她提醒中国基督徒:“今天中国家庭教会的基督徒面临的处境,跟第一世纪耶稣的门徒所面临的极其相似。但是主耶稣要门徒去实践大使命,并没有吩咐他们传讲基督徒应该有行动和身体上的自由及不受限制地传道的权利。今天中国家庭教会里的牧者应该以拯救灵魂的事为念,为灵魂的得救、纯正福音的广传,而迫切祷告,在出现各种风波时相信上帝在凡事上护理、掌权。”

张亚丁是一位来自中国、常住美国的牧师,在过去10年中,他培训和辅导了许多中国家庭教会的牧师。他认为,“作为圣徒生命共同体,教会需要敏感于自己是要把人带向永恒,但同时关注、同情、认同、支持人天赋的灵魂、政治、身体之需要,成为安慰者和避难所。教会一方面不需要避讳政治,要敬拜、讲真话、不跪,另一方面要小心把向上的使命变成政治诉求,产生简单的政治行动主义,甚至冲在诉求的最前线,以改变政治现状与结构为使命(虽然我们可以讲出自己的看法并为了公共福祉而努力)。”

张牧师提醒基督徒,“在教会历史上,初代基督信仰对罗马文化的逆袭,完全是因为前300年的基督徒个人与共同体见证,可以总结为两点:真道上的陈明,与美德的见证。中国偌大一个国家、千年帝制的包袱,再加上过去100年把中西的糟粕承继一身,它在治理、政体上的动荡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都不会结束,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习忍耐的美德,不求自己快速地伸冤,而是在忍耐当中学习过基督掌权的生活,并且看顾邻舍。”

传播福音的机会

对于多媒体创作者陆思来说,这是一个关乎传福音的呼召的问题。她说,中国过严的新冠清零政策导致年轻人失业、经济萧条、人心惶惶,她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陷入一种对世界的绝望中。以前那些虚无主义的享乐,现在看来都失去了意义。很多人开始问,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盼望?……很多人也开始思考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的观点。为什么一个人(例如某些警察或“大白”)会变成一个工具,为邪恶的系统作恶而工作?当体制把人变成工具,就只有任务,没有良善。但如何恢复一个人的怜悯、同理心、善良?”陆思认为“这是一个传福音的好时机,基督徒应该在这个时候更好地装备自己,多多撒种多多收割……也希望更多中国人能认识到唯有福音能够救赎人,政治制度无法把人从异化中救赎出来。”

湖北某家庭教会牧师赵亚伦呼吁对政治参与看法可能不同的中国家庭教会维护合一,以福音为中心:“无论不同教会立场如何,我们都应该和而不同,彼此守望。无论如何,教会都当为那些敢于站出来的勇敢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教会之外寻求真理的人)祷告,也求神藉此甦醒人心,归向福音。”

Angela Lu Fulton是CT东南亚编辑,Sean Cheng是CT亚洲编辑。

耶稣应得所有关注

11 月 30 日的将临期读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30,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周: 全能的神


裹在襁褓的婴孩,躺在马槽里祂是荣耀的造物主,持守万物施洗约翰指明祂的能力及伟大我们期待祂所承诺的再次降临及祂的最终统治。耶稣是全能的王。

读约翰福音1:19-34,3:22-30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我记得小时候听到这节经文时,想象着耶稣越长越大而施洗约翰越缩越小!了解约翰说这句话的背景便能清楚他的意思:约翰的门徒告诉他,“每个人都到”耶稣那里去了,所以约翰宣称,“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施洗约翰开始传道比耶稣早,所以他目睹了耶稣的追随者从数目为零增长到比自己的多得多。这可能是让人难过的,因为曾经 “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 都出到旷野去见约翰(《马可福音》1:5)。

然而,《约翰福音》始终将施洗约翰描写成一个见证者——为耶稣的身份和伟大作证的人。今天这两段经文的每一部分都是约翰在解释自己是谁和不是谁,以及耶稣是谁。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质问约翰的身份,他坚决否认自己是弥赛亚。他只是在预备基督的道路。是的,他有用水施洗的事工,但他的地位大大低于即将到来的那位。约翰指出耶稣是上帝的赎罪羔羊,他将除去世人的罪孽,他将把人们沉浸在圣灵的力量中。

后来,当耶稣的追随者在数量上超过了约翰,约翰坚持说这是完全应该的。他把自己仅仅比作婚礼上的伴郎,而耶稣是新郎。约翰在3章29节中的比喻非常引人注目,特别是当我们理解其文化背景时。古代犹太人的习俗要求伴郎在新娘和新郎完婚时在卧室外等候。按照传统,新郎会以欢呼来确认他们新婚燕尔的亲密关系,而伴郎也会分享这份喜悦。

基督徒生活的真意就是越来越多地遵从耶稣,全能的上帝。一代人之后,保罗在《腓立比书》1:18中写道:“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

我最近退休了,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习这个功课。被众人瞩目不是关键。谦卑地弘扬耶稣才是。我需要越缩越小。

Craig L. Blomberg是丹佛神学院的新约荣誉退休教授,著述无数,其中有《马太福音》注释和《诠释新约中的比喻》。

默想《约翰福音》1:19-34和3:22-30


思考施洗约翰的榜样向我们展示了耶稣是谁。约翰的姿态对你自己的属灵生活有什么启示?你可以如何 “衰微”?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性丑闻,及福音派思维

牧者不当的行为会如何扭曲了我们对教会里男女之间友谊的看法。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9, 2022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s: Envato Elements

上周,当关于麦特·钱德勒(Matt Chandler)有着“不恰当”的网路交友关系的新闻出现在我手机通知中心时,我和其他牧师同事正在参加教会员工的退休会,他们全是男性。我打断正在说话的人,大声唸出这则新闻。

这则新闻就像沈重的铅球般落在我们中间。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像这样的事件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以及我们在事工禾场上的友谊是否也可能“不恰当”。

整个福音派圈也因这个事件震动。Twitter上再次充满关于“葛培理原则” 的辩论。许多人呼吁中村庄教会(The Village Church)公开发表此事件的调查报告。“发表独立机构的调查报告是永远是最好的做法,”雷切尔·登霍兰德(Rachael Denhollander)在《纽约时报》

根据上帝对真理及公义的教导,教会领袖们应该要查明中村庄教会事件的真相。但我身为自己这间小小教会的牧师之一,这并不是这个事件里我最关注的重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当我们读到像这样的新闻时,在我们这里,在我以及同事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更具体的说,大大小小的丑闻会如何扭曲我们对基督里男女之间友谊的看法?当我们看到像这样的事件时 — 当滥权危机一次又一次发生时 — 我们是否不再认为教会内有健康的兄弟姐妹关系的可能性?

我们所听到的故事能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想像,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例如,当女性们看到贝丝·摩尔(Beth Moore)开了圣经课,这启发了一整代的女性去追求那些她们没想过能参与的事工。在婚姻的框架下,当我们关注我们过去共同经历过的好的回忆,可以帮助治愈及改善我们关系。在社会正义问题上,不同文化或族群中能有个代表性或发声的人物很重要,因为他们的故事能激发我们对各种好的可能性的想像。

而丑闻和失败等痛苦的事件也影响着我们。《勇敢的恐惧》的作者凯瑟琳·麦克尼尔(Catherine McNiel) ,坏故事让我们变得更容易恐惧。这些恐惧既有特定性又有个人性:因为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或四分之一的男性)是性侵事件的幸存者,当他们读到有关性侵或不当行为的头条新闻时。可能会勾起他们灵魂深处的创伤记忆。

对于全职服事在教会事工的人来说,这些丑闻让我们陷入左右为难,无法摆脱的困境。

“这让我对我所做的一切产生怀疑,”一位男牧师和我分享。“我可能会因为接触我正在牧养的女性而惹上麻烦,或者如果我不这样做,就会因为未能‘照顾羊群’而陷入麻烦。如果我这样做,我就该死,但如果我不这样做,我也该死。”

教会界对丑闻的反应让女性也感受到类似的紧张情绪。当人们开始退到葛理翰提议的“安全线”后面时,我们的事工会逐渐凝结住吗?或是如果我们没有作出改变,有天我们也会受到伤害吗?

滥权及性丑闻之类的恐怖故事引发了我们“蜥蜴脑”的恐惧,罗素·摩尔(Russell Moore)写道,我们正冒着因过度恐惧而导致瘫痪的风险。布尼·布朗(Brené Brown) 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问:“你对自己讲述的是什么样子的故事?”

对于许多男性及女性来说,他们对自己讲述的故事是 — 因着多年来的头条新闻 — 得出任何男女之间的关系都充满危险的结论。

像钱德勒这样的案例“再次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即男性,尤其是牧师,不可能与女性建立健康的兄弟姐妹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做朋友?》的作者艾梅·伯德(Aimee Byrd)写道。“小心啊! 不要太常跟我们聊天!小心不要太了解我们!小心不要随便跟我们开玩笑!你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丑闻及罪的面前,我们为了保护教会未来不会受到伤害,本能的反应常是抓紧那些在男女关系间划出清楚界线的原则或规定。例如,在这次事件后,一些教会领袖再次提倡葛理翰原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正如我在别处所写的,仅仅立法禁止犯罪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十字架,我们需要神的恩典。如果我们做的只是努力避免犯错,我们无法成为一个生机蓬勃且关系紧密的社区。敬畏耶和华 — 而不是惧怕罪 — 才是智慧的开端 (箴言9:10)。

我们的新闻也助长了我们的惧怕。长期接收坏消息给了我们片面且对教会生活的真实样貌有了扭曲的观点。这类事件不断告诉我们,期待自己的教会是个有着健康交往关系的社区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不可取的。

我对教会界有这样的氛围感到担忧。我担心当丑闻事件在手机上响起的同时,破碎了我们的心,让教会群体本该可以有的美好样貌因为我们内心的恐惧而成为不可能。我担心我们会绝望、退缩,放弃这样的愿景,因为我们对犯错的恐惧远大于“爱你的邻舍”这条诫命。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教会成为有着健康男女关系的社区呢?

圣经确实教导我们用诚实且坚定的态度看待罪,但它也呼吁我们要胜过罪。我们是基督里的兄弟姐妹,因为惧怕造成伤害而互相躲避,会远远达不到天父对祂的家庭的计划。

正如我对婚姻的期待不仅仅是“避免发生婚外情”,我对我孩子的期待不只是“不入狱”一样,圣经也呼吁我们对教会抱有更大的期待,而不是“我们没有性丑闻或滥权事件。”我们被呼召要彼此相爱,而这虽然包括,但也远远超过“不要互相伤害”这个标准。

还有澄清一点,我并没有建议我们不要在教会内讲述或阅读关于人犯罪的新闻。我并没有提倡过分天真、煤气灯效应,或对罪沉默。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同时注意不要让我们的心思意念单向的被这类故事所定型了。

我们需要能够教导我们把目标放在对的地方的故事。我们需要一种基于圣经(但不是出于恐惧)的男性及女性神学,并因着敬虔的男性及女性同工合作的榜样而道成肉身。我们需要寻找并分享这些健康的见证:男性没有放弃和女性同工的教会,跟即使没有死守“葛理翰原则”依然美好健全的婚姻。

要建立这样健康的教会,调整我们的眼光很重要。上帝的大使命需要男性及女性在福音事工上信实的相互合作。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太害怕与异性一起犁田,而干脆全身而退。

那些做得很好的教会的见证是总会为我们带来希望,将我们的心思及想像力带回所有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事上

(腓4:8)。宣讲上帝过去对我们的信实,是让我们对未来心存盼望的方法 (诗篇105 和106篇)。

我举个例子。当我刚开始约会时,我很快就意识到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只教了我不忠、性成瘾、恶意会如何破坏一切。当我试着想像自己为一个70多岁且拥有幸福婚姻的人时,我的想像力崩溃了。

因此,身为一个20岁的学生,我开始看心理治疗师,但我也在教会会众之间寻找道成肉身的见证。我邀请和他们共进晚餐,请这些婚姻受过时间考验的夫妻和我分享他们的故事。渐渐的,我对婚姻可以有的样貌有着越来越大的盼望。

男女友谊也是如此。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也看到了这一点。上周当我和同事坐在一起聊著又一起丑闻时,我们不禁耸了耸肩,叹了口气。我们哀悼,然后半开玩笑的说要辞职。

但后来我们借此机会反思我们自身的关系。我们互相分享了我们社区内健康的男女友情的故事。我们提醒自己依然有许多横跨几十年的婚姻,及信实美好的事工伙伴关系。我们默默地分享这些长期顺服上帝的故事 — 虽然这些故事永远不会成为头条新闻,但却支撑了我们对上帝教会的希望。

布朗温·李(Bronwyn Lea) 是《超越尴尬的侧面拥抱:在为性疯狂的世界中作基督里的兄弟姐妹》的作者,也是戴维斯第一浸信会(First Baptist Church of Davis)的门训及女性牧师。

翻译:Yi-Ting Tsai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真正的洁净

11 月 29 日的将临期读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9,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周: 全能的神


裹在襁褓的婴孩,躺在马槽里祂是荣耀的造物主,持守万物施洗约翰指明祂的能力及伟大我们期待祂所承诺的再次降临及祂的最终统治。耶稣是全能的王。

读马太福音3:1-12

如果我们老实的说,第一次读到施洗约翰的故事时,应该都会觉得他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最糟糕的先驱者。他穿著破烂的衣服,吃著蝗虫,进入犹太旷野后便开始讲道的事工。我们当然可以想像,宣告即将到来的弥赛亚的信息会有多让人耳目一新。见证弥赛亚的先驱者应该是来提醒人们与弥赛亚有关的佳美应许 — 祂会医治人们,带来公义及稳定的生活。先驱者所传达的应该是像这样的好消息。

然而,约翰做了与我们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样的事。他说,“悔改吧,因为天国近了”。透过马太对以赛亚书40:3的引用,我们看到约翰用犹太人所熟悉及权威的话语告诉人们要“修平他们的道路”— 或者要“修直”(另见约翰福音1:23)。事实上, 约翰起初带来的信息对听众来说是坏消息。因为他告诉听众他们需要有所改变。

而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听进去了。这个奇怪的人是如何在事工上这么成功?马太给了我们一些提示。他选择性的描述约翰这个人的特质,且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意义。约翰的破烂衬衫配皮带?那是以利亚的装扮。他以蝗虫和蜂蜜为食?那是穷人的饭菜。马太以古代先知的风格来呈现这个人,因约翰是上帝赋予权威来宣扬祂话语的人。

人们向约翰寻求洁净 — 能象征他们悔改的洁净仪式 — 但约翰承诺将会有比这更有效的洁净。主的洁净将会透过“圣灵及火”来实现。

约翰接著继续解释耶稣即将成就的事工。他的比喻帮助我们理解在圣灵及火焰中受洗意味著什么。这样的洁净(ㄧ部分)是透过将好的与坏的事物分开来。约翰用了我们在诗篇第一章等地方看过的,也就是他听众所熟悉的农耕过程来做譬喻。在农作时期,农民会用三尖叉将谷物抛向空中,谷物较重且可食用的部分会掉到地上, 但谷壳较轻的部分会被风吹走。如果在这步骤之后还有多余的谷壳,农民会用筛子分离出来并烧掉它们。

这样的过程是比用水洗涤还更持久的洁净。我认为这正是约翰的重点。约翰为人洗礼的意义重大,但如果没有圣灵伴随而来的工作,它的作用是暂时的。只受过约翰洗礼的人需要再洗一次,但耶稣透过圣灵的工作是永远有效的。

Madison N. Pierce是西方神学院(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新约教授。她的著述包括《使徒书信中给希伯来人的神圣话语》。

默想马太福音3:1-12。


你会如何描述约翰所传达的信息?为什么它是好消息?在今天的祷告中,思考约翰所强调关于耶稣的能力及来到世上的目的。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穿越荒野的道路

11 月 28 日的将临期读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8,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周: 全能的神


裹在襁褓的婴孩,躺在马槽里祂是荣耀的造物主,持守万物施洗约翰指明祂的能力及伟大我们期待祂所承诺的再次降临及祂的最终统治。耶稣是全能的王。

读以赛亚书40:1-5; 玛拉基书3:1-4;4:5-6

在以赛亚书40章中,我们看到以色列人被驱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被俘虏及流放至古巴比伦。这座城市位于现代的(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约一小时车程之处,被认为曾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中心。这是一座有着空中花园、以汉摩拉比及其法典而闻名的国际化沙漠大城。但上帝的子民不想被困在这里。他们想回家,想回耶路撒冷。只是他们离家很远很远,没有回归的可能。

在这种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他们经历了上帝恩典突然的到来。 “安慰,”先知喊道 ——这是个涵盖勇气及力量意思的希伯来词汇。先知所传达的信息为“得到安慰吧!存有盼望!这一切还没结束。你们将看到并经历在荒野里无法想像到的事。”就像他们远古的祖先在埃及旷野经历了奇蹟般的供应及拯救一样,他们也将看到上帝为他们开辟一条穿越旷野的道路。

将以赛亚书40:1-5与玛拉基书3:1-4和4:5-6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上帝应许要差遣使者预备好祂子民的心,好叫他们得到拯救。他们会如被火炼净那样,能更清楚地见到上帝、自己的生命、及世界的本貌。在这样的拯救中,那些因流放而撕裂的伤口,例如家庭关系,有朝一日会被缝合在一起(玛4:5-6)。

上帝真的信守承诺。以色列人最终得以返回耶路撒冷。然而这次的回归并不是预言的结束。几个世纪后,另一位先知,施洗约翰,预言全能的上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将把祂的子民从被流放的状态中拯救出来——他们因为罪的缘故被流放,与上帝及彼此疏远。而施洗约翰在基督到来之前先软化了人们的心。

玛拉基的预言还有另一种层次的应验 (玛3:1-4):它指向耶稣的第二次降临。到了那日,我们会被淬炼——变得纯洁,因为一切都被更新了(启示录 21:5)。

在绝望的情况下经历奇妙的拯救并不只在圣经历史里上演。全能的上帝每天都在施行惊人的拯救。祂总在一切看似毫无希望的时候出现,这是真的。我们可以相信祂的大能。并且,在将临节期间,我们再次被提醒要相信应许之子,祂虽以婴儿的身份来到我们的世界,但祂的小手里握著宇宙——甚至超越宇宙——的能力及力量!

你是否正在旷野里,急需拯救——需要神大能的干预?我们也许不知道祂的拯救何时以及会如何到来,但它一定会来。上帝总是会为我们而来。在上帝现身拯救你之前,祷告求祂帮助你准备好你的心。

Marlena Graves是东北神学院的灵修教授。她出版的若干书籍中包括《往上的路是向下的》。

默想以赛亚书40:1-5及玛拉基书3:1-4;4:5-6。


你如何看待这些应许中神所显现的大能?以及神的大能在不同层次的实现?这些段落与我们内心的期待及渴望有什么样的共鸣?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基督,永远的主

11 月 27 日的将临期读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7,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周: 全能的神


裹在襁褓的婴孩,躺在马槽里祂是荣耀的造物主,持守万物施洗约翰指明祂的能力及伟大我们期待祂所承诺的再次降临及祂的最终统治。耶稣是全能的神。

读以赛亚书9:6-7; 歌罗西书1:15-20; 希伯来书1:1-12

在圣诞节到来前常见的所有场景里——如灯火通明的屋子、橱窗展示耶稣的诞生场景、满载装饰品的树——我最期待的是圣诞音乐。将临节跟圣诞节的歌让我们在脑海里有这样的画面: 正在育婴的神圣家庭、天使对著满心敬畏的牧羊人唱歌、正在前往伯利恒小镇的智者……这些美好的诗歌词曲一次又一次温暖了我们的心。

然而,交织在我们所喜爱的这些歌曲里的,是能让我们的生命不再一样、惊天动地的神学事实: 马槽里的新生儿是全能的上帝。

《听啊,天使高声唱》和《朝拜新生王》敦促我们深入理解这个婴儿的真实身份:“真神披上血肉体,圣道化身降尘世,” “基督复活荣耀辉煌,被杀羔羊救主我王,”《我们渴望的耶稣》用简单的词说出这个深刻的神圣悖论:“生是婴孩,却是君王。”这些歌词与以赛亚书9:6-7的真理相呼应: 这个孩子是所应许的那位,祂将在大卫的宝座上建立祂公平、公义及和平的国度直到永远。

新约作者希望我们能好好深思这个深不可测的奥秘。希伯来书的作者说,“神子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和那“承受万有的”(1:2-3)。保罗强调“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万有靠他而立。”(歌罗西书 1:16-17)。耶稣在万有之上,神的同在丰盛地充满基督。

这是上帝的子民引颈期盼的应许之子,因此我们庆祝祂的诞生。祂是神差遣使者为神预备道路、传讲悔改信息的主。我们的救主在祂的爱及救赎的使命里,因著十字架上的牺牲及复活而击败罪和死亡的力量。我们充满希望地等待祂的回归,深信“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的主(提前6:15-16)。

婴儿床上的孩子就是全能的上帝——这个事实远超出了人们能全然理解的范围,然而却是真理。在敬畏及谦卑里,我们如《圣善夜》歌词里所说的那样, “谦卑俯伏”——带著谦卑的感激之情,我们敬拜祂。

让我们全心赞美祂的圣名。
基督是主!哦,赞美祂的名直到永远!
祂的权能和荣耀永远彰显!
祂的权能和荣耀永远彰显!

默想: 以赛亚书 9:6-7; 歌罗西书 1:15-20; 和希伯来书 1:1-12。


选读:提摩太前书6:13-16。


在这些经文里,关于耶稣的大能及力量的哪项描述引起了你的注意?为什么?这个真理在将临节会如何改变你对主的敬拜?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从外国宣教运动至中国教会的自立

去到中国的宣教士常受限于来自家里的压力、领导阶层犯的错误及其对西方的认同,但他们种下了在未来产生惊人收成的种子。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6, 2022
Bettmann / Contributor / Getty

20世纪上半叶,外国在华宣教的运动经历成熟、兴盛、及消亡的过程。在同样数几十年间,中国教会诞生了 — 一个在今天迅速发展着的教会。从1900年到1950年,中国的基督教抛弃了外来文化,穿上了中国服饰。塑造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历史动荡同时间也冲击著外国宣教士和中国基督徒。

如果我们透过历史的望远镜,认真关注1932-1934这两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基督教在中期的转变。而一切起始于外国宣教活动的改变。

1932年的一个秋日,出生在中国,和宣教士父母同为著名宣教士的赛珍珠 (Pearl Buck) 大步走到纽约市阿斯特酒店 (Hotel Astor) 舞厅的讲台上,向2,000名长老会妇女演讲。赛氏的小说《大地》刚获得了普利兹奖。她的演讲谈到了 “宣教运动还有必要吗” 这个话题。狭义层面来说,她的回答是 “是”,但她的想法带着保留且对此不乐观。她对宣教士傲慢、无知和心胸狭隘的批评是如此尖锐,以至于她的听众受到惊吓。这个事件引发了美国新教几乎所有领域里支持外国宣教运动的人士及其批判者之间的激烈讨论。这是个时代的标志。

另一个标志则是《重新思考宣教:一百年后一个平信徒的报告》的出版。该书由美国最重要、常在经济上支持福音事工的小约翰·D·洛克菲勒委托出版。这本被广为流传及阅读的《平信徒的报告》主张彻底改革关于宣教的传统思维,尤其在基督教的排他性等问题上。

同样在1932-33年间,曾率先在中国西部建立基督教青年会 (YMCA) 的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田径明星罗伯特·佘菲斯(Robert Service) 意外的被解雇。 在大萧条和捐款减少的情况下,基督教青年会和其他在中国的宣教机构在1930 年代初期遭遇了大规模的财政紧缩。他们昂贵的建筑物密集型设施,尤其是医院、学校和学院,大量消耗掉宣教预算。 许多宣教士不得不回家。

宣教运动在那时期显然处于劣势。

希望的迹象

尽管有这些负面的现象,仍有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回应到中国宣教的 “呼召”。中国内地会 (CIM) 是戴德生(J. Hudson Taylor) 所创建的非凡的跨国宣教机构,它持续著其自1800年代后期以来的飞快成长速度。它的 “信心宣教” 原则 (无宗派且无财政上稳定的支持) 总有办法适应如此艰难的时刻。

在其他宣教机构因气馁或预算缩编而规模逐渐变小之际,内地会发起了一场成功的运动,增加了200名宣教士。剑桥大学的年轻学生艾得理 (David Adeney) 得知这场 “200人”运动后,感受到了对中国的强烈呼唤。他于1934年来到中国中北部,并发现与学生一起工作是他的强项,他致力于这样的宣教活动直到1950年离开中国为止。他与当地人建立的连结虽然之后休眠了30多年,但仍完好无损,并在他于1980年返回中国时温馨的复兴起来。

除了像内地会这类在神学上偏保守派的宣教事工外,一波五旬节复兴运动也席卷了中国的一些地区。一位远道而来的挪威宣教士孟玛丽 (Marie Monsen) 促进了著名的 “山东复兴”。参与者看到火舌,听到呼啸的风声,有的甚至半昏半醒的倒在地上。五旬节主义强调 “属灵恩赐”,包括预言、神圣的医治和说方言。这也加进了从1920年代开始的大多数独立教会的发展。

在这些年间,在中国做基督徒可以是很危险的事,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1934年在艾得理抵达几个月后,发生了中国宣教史上最戏剧性的殉道事件之一。在芝加哥穆迪圣经学院 (Moody Bible Institute) 毕业的约翰师达能夫妇 (John and Betty Stam) 是对很有吸引力的年轻夫妻,不久前刚随内地会来到中国,驻扎在安徽省 (中国中部) 的一个小城市。当共产党军队在1934年末占领这座城市时,他们斩首了师达能夫妇,并处死一些为外国人求饶的当地基督徒,但师达能夫妇三个月大的孩子被安全带到附近的一个宣教站。这个事件之后被广泛的传讲,并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参与宣教事工。

这事件的影响力与1900 年在义和团起义中殉道的耶鲁大学毕业生毕得经 (Horace Pitkin) 事件大致相同。毕得经与其他10多名外国宣教士 — 来自长老会、公理会及 内地会 —— 一起在离北京不远的保定市去世。他的去世促使申请当宣教士的人数激增,其中许多来自东海岸大学,也促进了1900 年代初期雅礼协会(Yale China Mission) 的成立。

黄金时代的结束

义和团起义开始于农民反抗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日益增长的商业、政治和宗教侵蚀。义和团杀害了数百名外国人,其中包括大约250名宣教士和他们的孩子,以及 20,000 或更多的中国基督徒 (被视为叛徒)。作为报复,八个国家的占领军在1900年至1902年期间杀死了至少同样多的其他中国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场灾难。然而这也造就了好的矛盾结果: 这样的民族创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改革运动,一时间,过去的排外主义变得声名狼藉,中国对西方更加开放。(但再后来,共产党称赞义和团是爱国者。)

这给了在中国的基督教宣教士有史以来最大的机会 — 一个真正的 “黄金时代”。教会学校突然有了很高的声望和等待入学的名单。不少精英阶层成为基督徒。教会增长率飙升,尤其是新教徒。在1911年至1912 年推翻衰弱的满清王朝的革命之后,这个年轻的共和国的临时总统孙中山是位受洗过的基督徒。1913年,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请求在中国的外国宣教士为这个国家祷告。新教宣教士人数从1905 年的1,300多人猛增至1925 年的8,000 多人。那时许多的基督徒相信中国的 “基督教化” 势不可挡。

但事实却非如此。黄金时代持续了不到二十年,直到1920 年代中期。发生了什么事呢?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在中国的宣教士都未能在他们的宣教机构中充分培养出中国在地的信仰领袖,并让这些领袖能够牧养羊群、成为独立且自给自足的地方教会。从 (外国) 宣教转向 (中国) 教会的理论一直存在,但内容很空洞。在某些时刻,外国宣教事工看起来已经让位给中国的领袖了。例如1907年的全国宣教士大会中,1000多名参与者里只有6个中国人代表; 但1924年的宣教大会被改称为 “基督徒”(而不是“宣教士”)大会,且一半以上的代表是中国人。

但这数据很误导人。当时的情况充其量只是一种伙伴关系,而且是一种不平衡的伙伴关系。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宣教士仍然控制着教会的金流。而这结果是,新教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中国领袖 — 如受人尊敬的中国基督教会负责人诚静怡(Cheng Jingyi)和才华洋溢的基督教青年会全国书记余日章 (David Z. T. Yui) — 从未摆脱他们从属于外国宣教士之下的形象。。

新教教会让中国人担任领导角色,中国的领袖们至少还有些责任和权力,即使这种权力因与外国宣教事工的密切联系而受到些限制。但在中国的罗马天主教会更是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数十年间,中国的天主教等级制度虽然允许培训 (但密切监督) 中国神父,但他们只被赋予平凡日常的任务,几乎没什么大的责任。在1926年之前都没有中国主教被祝圣,直到几位特立独行的欧洲宣教士神父,尤其是雷鸣远神父(Fr. Vincent Lebbe) 说服教皇打破欧洲等级制度对中国神职人员的束缚。即便如此,中国神父在当地教区中仍然主要服事于次要角色,新的中国主教也被分流在附属职位中。

被牵连的影响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外国宣教士并没有蓄意剥夺、不让中国领袖兴盛和发展。宣教士与中国神父和牧师之间经常有相互尊重、真诚的友谊和教学上的合作。但在1920年后中国逐渐酝酿的新政治氛围中,这种联系对相关的中国人来说是致命的妥协。

在1920年代,民众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特权的不满情绪高涨,这种不满可以追溯到满清政府在1800年代中期签署的条约。这样盛行的民族主义助长了从1920年代至今主导中国政治的两个主要政党的迅速崛起:国民党和共产党,它们从竞争对手变成死敌。国民党的领袖是蒋介石,他皈依基督教并娶了中国最著名的基督教家庭之一的女儿宋美龄。在蒋的领导下,有其他几名基督徒担任政府职务,并与外国宣教事工建立了礼貌甚至友好的关系。但即使是蒋也同意应尽快取消外国人的特权,尤其是对中国法律的豁免权。

传教士是享有这些特权的人之一。偶尔会有先知宣教士 (例如,上海宣教刊物《中国纪事报》的编辑乐灵生(Frank Rawlinson)) 警告,所谓的 “条约制度” 所埋下的种子,有朝一日可能会带来愤怒的收获。而那一天在1920年代中期来临。中国舆论中最激进的分子认为宣教士以及中国基督徒也是外国政府和 “世界资本主义剥削” 的走狗。

这样强烈的态度在共产党员中普遍存在,直到最后一批外国宣教士在1951-1952 年被新政府驱逐出中国。宣教团体以及整个宣教事工,因为未能与西方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至少在一些方面保持距离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这样对宣教士过往事蹟的描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不公平的。宣教事工同样为中国带来了许多祝福。中国基督教学校是中国人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地方,也是最早允许招收女生和聘用女教师的地方。宣教士的医院及诊所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宣教士组织的饥荒救济拯救了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人。宣教士也一直是废除鸦片贸易、废除裹年轻女孩小脚习俗等运动的领导者,以此来增加她们对婚姻的渴望。

总而言之,宣教士对建设现代化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尽管他们在1949年后遭到新政权的谩骂和妖魔化,但他们的成就却默默地受着赞扬,并热烈的被欢迎来访今天的中国。

本土信仰

如果宣教事工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诅咒,且中国基督徒因他们对外国宣教士的认同而被污染,那么基督教如何有足够的韧性进入共产主义时期,在30年的黑暗谷中存留下来,并在1980年开始蓬勃发展?

1937年日本与中国开战后,多数的宣教士离开了,但仍有数百人留在日本无法触及的 “自由的中国”,并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传道。 有大约1000人被日本人关押在集中营里,其中许多人殉道,包括《烈火战车》故事的主角李爱锐 (Eric Liddell)。 仍然在日本统治下的中国基督徒突然得肩负起教会和团契所有的责任。许多人接受了这样的挑战,培养出后来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实用的领导技能。

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和1949年共产党胜利之间的短暂时期,数千名宣教士(包括艾得理)返回中国。在这个时期,讨人厌的条约已经消失了,外国人受中国法律约束。但在共产党于内战中占上风并建立新政府后,在1951年朝鲜战争的背景下,他们决定驱逐所有外国宣教士。关于最后一批宣教士从中国偏远腹地获救的戏剧性故事比比皆是。

至此,中国的外国宣教运动结束了,但基督教运动没有结束。自192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健康的发展:独立的、完全由中国人领导的基督教运动的发展。其扎根之深,足以让基督徒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坚守住。1949年之前,可能约有 25% 的中国新教徒在这些独立的教会中聚会。他们促成许多鲜为人知但却极美的见证。

一个叫宋尚节(John Sung)的火热的布道家周游全国,吸引了大批群众。基要派牧师王明道 (他后来在1950年代与新政权发生致命的冲突) 除了在中国各地演讲之外,还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服事 “会幕”。倪柝声正在研究他以圣灵为中心的神学。北京布匹商魏保罗 (Paul Wei) 创立了真耶稣教会,并迅速发展壮大。敬奠瀛(Jing Dianying)根据财产共有制和集体生活的原则,发展并治理在农村基督教社区的 “耶稣家庭”。还有一些重要的女性领袖,包括石美玉(Mary Stone)。她在上海创立的伯特利神学院诞生了由热心的年轻音乐布道家所组成的 “伯特利乐队”,他们将复兴传播至中国各地。

无论是在与宣教士有关联的教会或独立教会中,坚韧的基督徒群体不间断的成长著。宣教士们是虽然有着缺陷但真诚的撒种者;而中国基督徒将信仰持续带入20世纪下半叶,并在1980年代之后丰收。

– 作者丹尼尔·贝斯 (Daniel Bays) 是加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历史学教授和亚洲研究项目主任。

宣教士纪念之廊

钟爱华 (Lemuel Nelson Bell): 1894-1973。钟爱华和他的妻子弗吉尼亚 (Virginia) 是南方长老会的医疗宣教士。他们在江苏省清江浦市的慈悲医院服务了25年,最终于1941年日本占领期间返回美国。他们的女儿露丝(Ruth),是未来的葛培理夫人,出生在中国。1956年,钟爱华和葛培理共同创办了《今日基督教》杂志。

魏特琳 (Minnie Vautrin): 1886-1941。身为一个在南京金陵书院的教师,当日军入侵南京并发生了骇人听闻的 “南京大屠杀”时, 美国宣教士魏特琳 (Minnie Vautrin) 人正在南京。但魏没有逃跑,而是留下来将学院变成了数千名妇女和儿童的庇护所,挽救了许多生命。但她亲眼目睹的抢劫、焚烧、强奸和杀戮的记忆一直萦绕在她心头。后来她精神崩溃,在美国住院期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雷鸣远神父 (Frédéric-Vincent Lebbe): 1877-1940。出生在比利时的天主教宣教士雷鸣远神父 (Vincent Lebbe) 之所以成为中国公民是因为他认为宣教士应该尽可能地和中国人有一样的认同。他极力提倡中国主教的祝圣,他的影响最终使这一理想成为现实。他于1940年被共产党俘虏,不久就去世了。

师达能夫妇 (John and Betty Stam): 1906/07-1934。 20世纪中国最具戏剧性的宣教烈士故事之一是,1934年共产党士兵公开斩首了从慕迪圣经学院 (Moody Bible Institute) 毕业的年轻的中国内地会的师达能夫妇。他们的小女儿海伦 (Helen) 被藏在毯子里并被中国基督徒救走。师达能夫妇的勇气激励了许多其他人成为宣教士。

李爱锐 (Eric Liddell): 1902-1945。奥运会金牌得主李爱锐 (Eric Liddell) 的故事在电影《烈火战车》中被人深刻纪念著,然而他奔跑的道路比大多数人所知道的要艰难得多。奥运会结束后他搬到了中国,他的家人在那里传教。在日本入侵期间,所有外国人都被关押在监狱集中营。李爱锐是他的营区里受人敬爱的属灵领袖和朋友,他对年轻人特别的照顾。他在集中营解放的几个月前死于脑瘤。

古约翰 (Jonathan Goforth) :1859-1936。在艰难的从义和团起义中逃脱后,加拿大宣教士古约翰夫妇 (Jonathan and Rosalind Goforth) 于1901年又再度回到中国。古约翰祈祷上帝会像他在韩国时那样为中国带来复兴,当1908年古约翰在满洲传道时见证了这样的复兴。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他成为了中国最广为人知的巡回布道家之一。

中国的葛培理

宋尚节 (1901-1944)

虽然他的事工只持续了十几年,但宋尚节在中国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开辟了一条燃烧的复兴之路。1901年出生于中国南方,身为一位牧师的儿子,宋尚节被家人送去美国念神学。然而他却报名了普通大学并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内疚的良心将他带到了纽约的联合神学院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在那里他听到一位被他同学嘲笑的年轻布道家的讲道后皈依基督教。

身为一个新的皈依者,宋的信仰非常火热,以至于神学院院长把他送进了疯人院。在接下来的193天里他把圣经读了40遍。在回中国的路上,他几乎把所有的文凭都扔到了海里 (除了给父亲看的博士文凭),全身心地投入到全职布道工作中。

从1928到1940年,宋尚游历了中国各地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和泰国。他对着大片的人群布道,一些人甚至在恶劣的天气里长途跋涉来听他讲道。宋身体上的一个痛苦疾病迫使他有时得坐着讲道,甚至是躺着。数十万 — 甚至是数百万 — 的人因着他的事工皈依了。他从不强调神蹟,但在他讲道之后,无数人因着他的祷告得到了医治。

尽管他的生命面临多重威胁,不断的死里逃生,以及受到有权势的人一再警告,宋无畏地谴责罪恶、呼吁人全然的信靠基督、彻底服从大使命。在早年生涯里他经常公开揭露教会领袖的过错;有些人因此恨他,但更多的人谦卑自己并改变了他们的生命样式。

无论宋走到哪里,他都会组织布道团队。那些被他的榜样和教导所感动的人成立了几所圣经学校。他知道他必须让中国教会更强壮:“总有一天西方的资金会停止流入,那时教会就会陷入两难境地。但只有这样,中国的教会才会复兴。”

近期所发现且翻译的宋尚节日记揭示了他是个心地柔软、不断自省、每天悔改和不懈追求圣洁的人。生涯末年,他因不断的旅行和讲道付出了代价,他被迫在他短暂的生命中最后的三年好好休息。但在那段时间里,他更加相信这个属灵真理:“如果神的仆人要在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中都带有权柄,他必须首先为他所要传达的信息而受苦。没有大患难,就没有大光照。”

— 作者戴德理 (G. Wright Doyle) 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和〈华美协进社〉主任

竭诚献上

倪柝声(1901-1972)

“为己我无所求,” 倪柝声说,“为主我求一切。” 这句话总结了上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教会领袖、福音传道者、作家和殉道者之一的生平。

倪氏的祖父是公理会牧师。他的母亲在卫理公会长大。他在宣教士的学校接受西方教育,并因宣教士余慈度 (Dora Yu) 的讲道而皈依。虽然倪柝声很感谢宣教士将福音带到中国,但他也对宣教士和中国教会当时的状态颇有微词。他反对教会的肤浅,并谴责一些传道人无法带领他们的皈依者走向属灵成熟。

1922年,倪柝声在福州成立了一个独立的聚会所。这个聚会所为信徒施洗并执行每周一次的圣餐,且由长老管理,而不是牧师。倪先生根据他对《使徒行传》的理解而深信在一些特定的区域里,这样的聚会所应该是当地唯一的一间教会。 1928年,他将基地从福州迁至上海,外人称其为 “小群教会 (Little Flock Church)”。他的追随者组成了新的传道团体,并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

小群所引发的复兴将教派教会从自满情绪中唤醒,并激励他们去牧养会众们更深层的属灵需求。倪柝声强调 “信徒皆祭司”,并敦促中国教会培养自己的领袖人才、发展自己的福音事工形式、停止依赖外国资金支持、致力于传播福音。这些原则使中国基督徒在面临共产主义统治即将到来之际有了足够的准备。在1950年之前,小群在700个聚会所中有总共70,000名成员。

倪先生成为一位善于雄辩、广为人知的布道家和作家,他有呼召人们进入更深的属灵生活的恩赐。他相信人是由身体、灵魂 (智力和情感) 和精神 (与上帝交流) 组成的,他的教导强调,为了能更正确的理解圣经并天天与圣灵同行,人们需要在灵里重生及成圣。他的讲道和书籍 — 其中最著名的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不断以多种语言再版,并在世界各地被人阅读。

1956年,倪柝声受到公审,被定为 “反革命集团” 头目,判处15年有期徒刑。 1972年5月他在安徽省一间劳改所去世。今日,小群依然是中国最大的基督教团体,在其他国家也有不少追随者。

— 作者 李亚丁 (Yading Li) 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翻译:Yi-Ting Tsai,校对:Sean Cheng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传道书让你在养育中喜获安慰

在一切的世事都是前所未见之时,上帝的护佑却一成不变。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6, 2022

我们教会最近举办了一个专注于儿童与科技的养育子女讨论会。我在会中小心翼翼的讲述了我多年来养育青少年的失败例子。即使在重述中,我还能感觉到内心中恐慌的纠结。这种感觉就好像当年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又再发生一样。

当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与这个世界的艰难现实纠缠交错时,在我们心中所激起的恐慌是无与伦比的。今天的父母都要面对同样的那种合情合理的恐惧。

除了以往抚养孩子所有常见的挑战之外,现在还要加上社交媒体、社会不断变化的性道德、性虐待丑闻、瘟疫疾病,色情片等等事项,大家共同的看法就是:今天的父母养育子女是困难重重的。今天的基督徒父母,也许比我25年来在事工中所有看到过的,还要更恐惧害怕。

我们都希望能保护子女免受诱惑和负面影响,但这像是一项无法跨越的任务。我们会感到无能为力,好像被要求去穿越一片从未经过,却又到处都是怪物的水域。但在我对养育子女的恐惧中,主让我想到了永恒不变的帮助来作为指南针:他提醒我什么是不会改变的。

我的孩子是否在面对科技和社会压力上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如此。但当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新包装的旧挑战。传道书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一直认为这看法有点令人意气消沉。但在这动荡的时期,它却成为我需要的稳定力量。这些挑战并非从无前例。我们所经过的也并非未知的水域。永恒的上帝俯视这一代人时,并没有看到任何新的问题。不仅如此,他仍一如既往地会随时以信实带领这一代人和所有世代。

我的孩子在他们面前的诱惑时一定会不知所措吗?感谢主,他们并没有如此。我一直就很欣赏哥林多前书10:13的保证:神是信实的,在你们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但养育青少年帮助我去思考沉思了那节经文:“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这一代人的诱惑不是新奇的或不可预见的。它们是和人类历史一样的老旧。

在我们看来好像是史无前例的,其实只是犯下古旧罪恶的另一种机制,是一种用现代方法去令人屈服于古老的诱惑。科技提供给我们新的方法去屈服于肉体欲望的古旧诱惑。文化潮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途径去顺从于自我决定、自我意志及自我崇拜的旧诱惑。焦虑的父母可以记住,对这些常见的罪,上帝总是会开一条出路。

所有世代的父母都会与合理和不合理的恐惧搏斗。我猜想,过去世代的那些在饥荒、迫害、贫穷、瘟疫、奴役和战争中养育他们的孩子成长的基督徒父母,他们是否会质疑我们现在所面临殊的挑战会超过他们的挑战。

他们当时所拥有的智慧之井,现在也同样可供我们利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利用与他们在诱惑中所用同样的出路。曾经是他们的磐石和堡垒的同一位上帝,今天也是我们的磐石和堡垒。

尽管我们非常想要这样做,但我们无法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世界。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正确敬畏的态度来做父母,教育子女,以对上帝的敬畏为锚来面对周围的风险。

正如蒂姆·金梅尔(Tim Kimmel)所指出的,我们的任务不是养育成为受安全保护的子女,而是养育他们成为坚强的子女。孩子们有敏感的“属灵鼻子”。他们可以闻到我们内心的恐惧。在我们与他们的日常互动中,我们欠他们基督的芬芳。因此,不要让我们的养育子女出于对我们这世代的恐惧,而是出于对主的敬畏。

敬畏主是智慧的开端。那些用正确安置的敬畏所驱动的的父母将会带着那孩子们需要被环绕的特殊香气,在一个过去、现在,以致未来都不安全的世代中成长强壮。

作为父母,当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保持冷静,在面对诱惑时有智慧,我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孩子进入同样的性格力量的楷模。我们要带领他们在一个不寻常的时代能有正确的敬畏对象。

翻译:贺宗宁 (T. N. Ho)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今日基督教》的每日灵修读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5, 2022
Stephen Crotts

将临节灵修阅读: 应许之子


以赛亚书9:6

在将临节(Advent),我们预备好我们的心来庆祝这个婴孩的到来——躺在马槽里,被玛丽亚及约瑟所深爱,受着牧羊人及智者崇拜的婴孩耶稣。然而将临节——意思是“到来”——邀请我们除了期待祂出生的圣夜,还有其他更多的预备。

纵观教会历史,基督将临节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季节。它源于基督教初始的几个世纪,作为迎接主显节(Epiphany)来临前的一段忏悔期 — 庆祝耶稣的到来及祂特别的身份,教会通常也在这天为新信徒洗礼。不久后,将临节专注的重点转为期待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到了中世纪,我们如今所见与将临节有关的主题已成为教会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基督徒把对圣诞节的期待及对耶稣再来的默想结合在一起。

这些历史上常见的主题都交织在将临节的传统——圣经经文阅读中,因为圣经里的预言及应许多次提及耶稣的身份及目的。当我们深浸在这些真理里时,我们对马槽里婴儿的敬畏及崇拜就更加深刻了,因为知道我们是跪在那个即将透过神蹟及大能彰显祂身份的主面前。我们敬拜那位未来会在荣耀中再次降临来审判活人及死人的主。

以赛亚书里有许多引人注意的指向耶稣的预言。我们读到将会有一个应许之子,他被称为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7:14)。也会读到即将有一道照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的光(9:2),以及这个明确的应许: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
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
祂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
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
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
(以赛亚书9:6-7)

圣经对应许之子的预言往往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及应验。它们通常会指向先知所处的时代里的应验,同时也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弥赛亚第一次的降临及我们深深期待的第二次降临。

在CT的灵修资源里,我们会探索圣经里关于应许之子的描述,加深我们对我们所认识及深爱的救主的信心。每天的灵修会深入研读能让我们更多了解耶稣的关键经文。每周的主题则围绕在以赛亚预言中关于耶稣身份的一个核心层次。

全能的神

传统上的将临节最先阅读的经文也许感觉会跟我们对圣诞节的期待不太一样。我们读到的不是冬青树和烛光,而是末世的恐怖。且不是从我们让天使欢喜开始,而是从一位先知大声呼唤我们悔改开始。这些段落把我们从舒适的心态中惊醒,提醒我们耶稣是全能的上帝。我们庆祝诞生的救主是未来有一天会回来审判活人及死人的人子。上帝派使者为祂预备道路: 施洗约翰在旷野呼喊,见证耶稣的能力及荣耀。马槽里的婴孩是全能的上帝,祂的国永远存在。

和平之君

许多将临节的旧约经文能让我们反思我们在上帝慈爱里个人所经历到的平安,想像应许之子将最终的和平带来的那天。战争、暴力和痛苦都会结束。长期分裂的国家和民族合一敬拜。然而圣经促使我们超越我们对和平浅薄的想像,挑战我们看到基督带来的平安是强大且全面性的。这种平安不仅来自耶稣的爱,也来自祂的大能 ——因为祂的平安与祂的公义有直接的关联。祂的平安与祂公义的审判有关。祂所带来的和平是有代价的。

世界之光

从圣经的开头至结尾,我们看到“光”是个被用以帮助我们理解上帝的存在、救恩、信心的生活,及耶稣本人的比喻。我们读到圣经应许会有一束光永远明亮的闪耀,不受黑暗的阻碍。当耶稣在地上生活时,祂说祂就是这个应许之光——有朝一日会照亮上帝之城的那道光(启示录 21:23)。更重要的是,耶稣不仅是你我的光,也是世界的光。正如圣经一遍又一遍阐述的那样,祂是所有国家的应许之子,将会带领一个有着不同文化、族群他的王国。

以马内利

在将临节的最后一周,我们将重点关注在稣诞生的事件,也就是当应许之子——全能的上帝、和平之君、世界之光——以婴儿的身份进入人世。祂是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祂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 (约翰福音 1:14)。数百年来关于祂的应许在天使的欢呼声、牧羊人的信息、老人及妇女的预言赞美、以及远道而来在万王之王面前鞠躬的外邦人的欢乐崇拜中回荡。 .

祂是所应许的那一位

在今年的将临节,当我们准备庆祝耶稣的降生时,愿我们深思圣经中关于耶稣是谁以及祂来做什么的应许。当我们在马槽前敬拜时,愿我们深深惊叹这个孩子正是全能的上帝,祂是和平之君,祂是世界之光。祂是来牺牲自己性命的那位。祂胜利的打败死亡,升上高天,祂将信守承诺,在荣耀中再次降临。到时祂将伸张正义,将祂的和平之国带往高峰。祂是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Books

在这感恩的季节里,我为难以相处的人感谢神

林肯设立感恩节的背景故事令人惊奇,也是对当今世界的一个提醒。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4, 2022
Scott Webb / Unsplash

1863 年秋天,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发表了两份具指标性意义的声明。您或许知道第一个声明,即著名的《盖提兹堡演说》。林肯在那次演讲中纪念了盖提兹堡的战事。在盖提兹堡这个地方,林肯呼吁全国人民都要牢记在战场上牺牲性命的人,同时勉励他们,为了自由的缘故加倍奉献自己。

另一个声明就在这次演讲几星期前发表,可能更令人感到惊讶。1863 年 10 月 3 日,林肯总统第一次确立了正式的感恩节假期。

林肯表示:“依我看来,全体美国人民应当异口同声地为至高神所赐的恩泽,致以庄严、崇敬及感激之意。”因此,林肯将十一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分别出来,作为“向我们仁慈之父献上感恩及赞美的日子”。显然,就在我们国家正经历最艰难的战争中,林肯认为那正是表示感恩的时候了。

我们可能会以为林肯的感恩声明是不得体、天真,甚至冒犯人的。但是,阅读了林肯感恩节宣言全文后,当今的读者可以从宣言结论中发现,林肯(似乎)已经忘记有关内战的事情。林肯坦白承认内战的恐怖,这是一场“规模和严重性无可比拟”的战争,使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在“这场不幸内战下变成了寡妇、孤儿,哀悼者或受害者”。但是,他把这种艰难与盼望连结在一起,承认神的手引导他行过死荫的幽谷。

冲突和感激,艰难和盼望,林肯并没有感到困惑。他透过圣经的角度来看感恩节。

总要彼此包容…… 且要存感谢的心。

使徒保罗写信给歌罗西的信徒,他将冲突和感谢的观念结合在一个熟悉的经节里:

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在这一切之外,要存著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歌罗西三 12–15)

每当保罗将这类简短命令句叠在一起时,我们就很容易错过每个命令背后隐含的意思。凡相当熟悉“教会对话”(Church Talk)的人都知道,我们会用以下方式快速略过所列出的命令:恩慈,这个我听过。谦虚,也听过。温柔,我做到了。忍耐的心,我也有了。当我们逐一确认时,我们无意识地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在思想上,开始将保罗的命令缩减至“神要我们作一个好人”这个命令。

但我们却错过了一件事,保罗实际上是在暗示一种难以处理、反文化、践踏我们的挑战。

看看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每一项,若真正操练起来,没有一项会令人快乐的。若要生出耐心,我们就必须处于需要耐心的状况中。若要成为谦虚的人,我们就必须处于需要顺服的景况中,而且我们也必须选择顺服。若要饶恕,我们必须被人苦待,然后无论如何,我们总得决定以恩慈相待。如果“谦虚”对你来说像是“羞辱”,那你的看法与实际没有差得太远。

保罗在这里所称赞的不是一连串温暖的感觉;这不是一个教人“如何做好人”的指引,而是一份美德清单,当要实际活出来这些美德时,人根本不会觉得这是美好的经验。这是一本手册,教我们在生活中去爱最难相处的人。它邀请你去做那些我们每一条神经都告诉我们不要去做的事,也就是深入冲突状况中,并以软弱的姿态去面对。世界告诉我们,要坚强且相信自己。相反的,保罗告诉我们宁为弱小,而且忘掉自我。

但不要错过了保罗如何为这经节所作的结论。这些难行的命令,似乎是毫无理由地以“要存感谢的心”作结尾。林肯在冲突的景况中看到了感恩,保罗也同样看到了。保罗体认到,我们混乱的关系是我们成圣的机会,因此,这些都是上帝的礼物。我们对冲突的自然反应是质问上帝:“为什么?”或是将我们最喜爱的咒诅诗,同步应用在我们的处境中。但保罗告诉我们,我们的反应不应是“主啊,还要多久?”,反而更应该是“感谢您”。

我们的社会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因此,我们倾向于接近像我们这样的人,并想避开那些困扰我们的人。我们赞扬那些 “不能容忍愚妄人”的人,用圣经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认为忍受他人是愚蠢的。当然,宽容和忍耐从来就不是生来就有的,但我们现今社会的压力,似乎不允许给我们操练这些美德最常见的机会。配偶因为“个性不合”而离异;比邻而居多年的邻居没有交往,更不用说认识 30 公尺以外的人,或甚至与他们争论了。友谊常常建立于兴趣与喜好以及亲属的关系上:共和党员没有民主党的朋友(反之亦然);那些肯定同性恋关系的人没有教会朋友(反之亦然)。而且即便我们确实有一种友谊,它往往是建立在共同感到舒适的基础上,只要一出现极少压力,这关系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可能消失破坏。

社会学家对我们当前社会的友谊有一致的评估,全都令人感到悲观。他们经常在努力寻找解药。我们都知道,维系友谊相当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找到追求友谊的动机。

保罗对歌罗西教会所说的话中有一条线索。他命令的对象不是所有人,而是被更新的神的子民。教会合一的基础不在于血亲关系,而在于耶稣的宝血。“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歌罗西三 11)。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是神大家庭的成员时,我们才能在爱中,勇敢地彼此宽容。若要使我们谦卑、忍耐和温和,就需要神的灵和福音的大能。我们只能在人的软弱中接近其他人,因为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成为软弱。

如此,我们就知道使我们忍耐长期冲突的动机和能力。但是问题依旧存在:我究竟应该如何为此而感谢呢?

麻烦制造者“X”

鲁益师(C.S. Lewis)在一篇短文〈麻烦制造者“X”〉中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此文最初出现在其著作《被告席上的上帝》(God in the Dock)。“X”代表你的同事、配偶、岳母或朋友。X 永远给我们找麻烦。更糟糕的是,每次你试图与 X 正面交锋时,您都会发现你的愿望和期望总是“被 X 性格中长久存在的致命缺陷…… X 无可救药的嫉妒、懒惰、易怒、糊里糊涂、专横、暴躁或善变所破灭”。

我们讨厌与 X 发生这些冲突,它们不会激发我们去表现出伟大的爱,当然也不会让我们因为有这个去爱的机会而感恩。但正如鲁益师所指出的,这些冲突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睛,看到神所看到的。

毕竟,神比我们有更多这类的经验。几世纪以来,祂看到了祂对受造物的盼望和期望,因受造物致命的缺陷而破灭了。祂知道 X 是多么悲惨,但祂也知道另一件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另一个人。诚如鲁益师所说的, 神“又看到另一个人也同样(麻烦)的人,这人是你从未见过的人。我当然是指你自己。”

我们若能了解到,我们也曾经使其他人的盼望和期望破灭,这是自我认知上,一次极大的跃进;我们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面对它的时候,我们会原谅自己;我们常常是其他人的肉中刺,眼中钉。我们可能会说:“如果我有那么糟,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起呢?”然而,他们的确说过,而且经常说。而且,如果我们够诚实的话,我们通常是以骄傲、不耐烦和抗拒的态度来回应别人。换句话说,我们的态度与保罗在歌罗西书三章中所给的处方,背道而驰。

然而,我们对自己的罪视而无睹,不仅仅阻碍了我们的成圣,也抹杀了感恩的心。我们越不能忘记别人在我们生活中带来的难处,我们就越不可能为这些人感谢神。我们或许仍可尝试为他们感谢神,但这会变成了一种重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不会为神将这些难以相处的人带入生活中而感谢祂。我们希望神能快一点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祂能让这些人少一点出现在我们周遭;我们希望我们有更多属于“付出者”的朋友,少一点属于“索取者”的朋友。

我们希望、希望、希望……。这种态度,与感恩相差得有多远。感恩的人不看可能有的恩典好处,而是现在已有的恩典益处。若与保罗、鲁益师和林肯的态度相比,这种态度是多么的无知与盲目。他们提醒我们,我们最大的问题永远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我们心中“内部的”敌人。基督徒,无论男女,都是被爱我们的主所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而获得赦免的,而这种态度与这种赦免相去甚远。

通向感谢的路途,并不是从如何找出益处的操练开始的,懂得感恩,是所结出的果实,但它的根是一种病态的决定,亦即我们起初想要紧抓自己暗昧的心态。我个人一直都是一位需要同工忍耐包容的顽固份子;我一直都是不够体贴的人,总是需要配偶的宽恕。我一直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总是需要生命中其他无数的人在爱中“宽容我”。

最另人讶异的是,他们都做到了。在属神的群体中,这些满了恩典的神蹟式时刻,每天都在发生。我最亲近的朋友见过我最糟的时候,他们就像所追随的神一样,无论如何都选择要爱我。您的朋友也为你做了同样的事。他们在自己的身上披上爱的衣裳,为你遮掩了许多的罪。这就是为何冲突和感谢能够和平共存的原因之一。在敬虔的冲突中,我既是一位付出者,也是一位领受恩典的人。感谢神。

所以,值此感恩的季节,我为那些“难以相处的人”感谢神;为那些需要耐心、谦卑和温柔的时刻感谢神;为我通常想要避开的人际关系的摩擦感谢神。因为在那些时刻里,我想起了神,还有其他人,所施予给我的怜悯。

克里斯·帕帕拉多(Chris Pappalardo)博士是高峰教会(The Summit Church)的研究员、编辑和作家。他与人合著《上帝庇佑下的团结国家:基督徒对美国政治的盼望》(One Nation Under God: A Christian Hope for American Politics)(2015)。

翻译:荣怿真,校对:贺宗宁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