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台湾强震过后,基督教机构努力帮助居民重建生活

在这个以佛教救援组织为主导的岛屿上,基督徒与教会合作照顾儿童和家庭

地震过后,路人经过一栋受损建筑。

地震过后,路人经过一栋受损建筑。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9, 2024
Annabelle Chih / Stringer / Getty / Edits by CT

上个礼拜三早晨,台湾东海岸发生7.4级地震时,台湾世界展望会传讯主任 Carissa Wang正在上班途中的台北捷运上。 她感觉车厢比平常摇晃得更厉害,然后捷运在下一站停了下来,捷运广播告诉乘客,由于地震关系,捷运暂停运作。

Carissa和她的世界展望会同事立即开始实施救灾流程,成立紧急小组,并与当地政府官员联系,协调疏散中心的救灾工作。 世界展望会的社工也开始联系该机构在花莲震央区的3000名受资助儿童及其家人,确保他们的安全,并了解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上周三的地震是台湾25年来最严重的地震,造成建筑物损坏和山崩。 来自台湾东岸城市花莲的图片显示,一栋红砖建筑在一楼坍塌后呈45度角倾斜。 大块岩石从山边滚落下来,阻断通往旅游胜地太鲁阁峡谷的道路,人们被困在一间旅馆内。

然而,对于如此强烈的地震来说,花莲遭受破坏的程度小到令人吃惊。 截至本周一,共有13人死亡,其中只有一人是因建筑物倒塌而死亡。 其他多数遇难者是被落石击中。 目前仍有10人失踪,1000多人受伤。

生命损失率如此低应归功于台湾的地震防备工作,因为在1999年的一次致命地震造成2400人死亡后,台湾政府改进并加强建筑法规。 有关地震的公共教育十分普及,救灾团体训练有素,反应迅速。 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是台湾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该基金会表示,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该基金会就成立服务中心,发放毛毯和紧急经济援助。

虽然基督徒在台湾人口所占比例不到5%,但包括台湾世界展望会、芥菜种会和1919食物银行在内的基督教援助团体在救灾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些团体各司其职,并肩作战,关怀灾民。 慈济和台湾红十字会等团体专门从事救援和紧急救助,而基督教团体则更关注受灾地区的儿童和家庭,处理地震造成的精神创伤,并深入他们原先已建立连结的原住民部落。

芥菜种执行长李肇家(Jeffrey Lee)说,透过这次合作,“被疏散的人能待在安置处,我们这些来自基督教组织的人可以陪伴他们并为他们祷告。我们在震后的角色是努力帮助 儿童和老人有稳定的情绪。”

在避难所一起工作

地震发生后,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旗下的1919食物银行花莲分行的员工开车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并与政府联络人取得联系。 随后,他们帮助在一间学校、一个公园和一个体育馆建立疏散中心。

这些疏散中心展示了救援团体是如何通力合作的。 总部设在花莲的慈济迅速运来临时床铺,并搭建没有屋顶的四面帐篷,为避难者提供隐私。 该组织在2018年花莲发生6.2级地震,造成17人死亡后,想到采用这种有隐私的帐篷。 红十字会也提供帐篷、食物、水和其他必需品。

由于1919有经营食物银行的经验,他们的任务是收集和分发捐赠的食物和水,并将他们的移动厨房搬来为灾民和前线工作人员制作食物。 1919食物银行主任Samuel Chang表示,他们的员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提供帮助:有些人帮助灾民办理入住手续,或为需要给手机充电的人提供电源,其他同事则安慰那些惊恐不安的人并为他们祷告。

在避难所里,世界展望会设立儿童关怀中心,工作人员透过唱歌和绘画等活动安抚和转移受创伤儿童的注意力。他们也在父母返回被认为不安全的家中收拾物品时帮忙照顾孩子。

非营利基督教社区发展组织芥菜种的成员透过提供按摩来帮助参与援助的人。 李指出,他们之中许多人已精疲力竭,自己也受到地震的影响,但由于工作原因,他们不能表现害怕的情绪。 按摩师们不仅缓解了他们身体上的紧张,也充当友好的倾听者,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安慰。

芥菜种在花莲有个职业培训中心,该中心向政府开放,用于安置需要特殊照顾的灾民,例如老人或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对这些人来说,中心的宿舍比学校礼堂还舒适 。 芥菜种每天为约60人提供住宿和食物。

向佛教同行学习

Samuel Chang(1919在中文音近“需要帮助”)认为,基督教团体可以向慈济学习一些东西。 慈济是个根源于人间佛教的组织。 台湾佛教尼姑证严法师于1966年创立慈济来回应她所居住的贫困社区的苦难,因为当时曾有三位天主教修女拜访证严法师,当她们讨论各自的宗教时,她们问证严法师,既然 佛教教导对众生的爱与慈悲,为什么佛教徒不建立养老院、孤儿院和医院? 信服于修女所言,证严法师开始为穷人和需要帮助的人募款。

如今,这个国际人道组织声称拥有1千万名会员,活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医疗援助、环境保护和救灾工作。

Samuel Chang表示,在台湾,慈济是最著名的救援组织,在救援领域也是行家。 慈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灾难发生时,他们有能力动员成员捐款和当志工。 他发现,在灾难现场与慈济成员一起工作时,他们总是愿意做最吃力不讨好的琐碎工作,例如打扫厕所——是基督徒较少愿意做的部分。。

Samuel认为,不同群体之间可以很好地互补。 为了照顾他们宗教的饮食限制,1919食物银行为佛教慈济志工准备素食餐点。 慈济也邀请1919的领导人与他们的僧侣会面,以协调原住民群体间的救灾工作,台湾有许多原住民是基督徒,与基督教组织有更密切的联系。

芥菜种执行长李肇家对此表示赞同:“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信仰,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关心这些人的同时,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

在灾难中遇见上帝

基督教团体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紧急救援工作之外,在他们通常服务的儿童和家庭中进行的。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们通常会与地方教会合作,因为教会能更好地了解社区的需求。 “教会就在这个地方,他们了解每个家庭,知道每个邻居的需求,”Samuel Chang表示。

1919与台湾约1500家教会合作(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协助建立食物银行和课外活动中心,并提供经济援助。 地震发生后,1919与合作教会取得联系,了解他们能提供协助的部分。 例如,他们正在与IKEA合作,为部分地震灾民提供家具,并更换电视或水箱,帮助这些家庭恢复正常生活。

“我们希望透过这些社会服务,他们能够看到我们信仰的价值,看到我们的信仰能在他们的试炼中带来安慰,”Samuel Chang说。 “我们希望透过福音和对他们福祉的关怀,让他们即使在灾难中,也能与上帝相遇。”

世界展望会和芥菜种皆为贫困社区的儿童找赞助者,并从事社区发展工作。 世界展望会的工作人员拜访他们资助的儿童,检查他们的房屋结构是否完整,并确定是否需要维修。 他们发现花莲约有180个与他们有联系的家庭受到地震的影响,有的是因为房子变得不再安全,有的是因为父母失业。

世界展望会也参与重建儿童信心和安全感的工作,尤其是该地区在大地震后经历400多次余震。 在资源本来就有限的社区,让人们恢复正常生活比确保孩子们能继续上学和人们有稳定的收入更加重要。

“水和食物是足够的,因为台湾人充满爱。但我们需要努力的是重建家园,处理孩子们的创伤,让他们尽快回归正常生活,”Carissa Wang说

援助原住民部落

芥菜种由美国宣教士孙理莲(Lillian Dickson)在二战后创立,该机构另一个关注重点是台湾的原住民,他们通常居住在偏远的山区。 台湾约有70%的原住民是基督徒,因为他们曾遭受日本人和平地汉人的排挤,许多原住民能接受外国宣教士分享的福音。

花莲地震后,山崩阻断了通往其中一些原住民部落的道路。 因为芥菜种已与当地ㄧ些教会建立合作关系,他们能迅速找到需要帮助的地方。 李肇家说,上周五有一个部落告诉他们食物和干净的水快要不够了,于是工作人员装满一辆卡车,车上有70包食物和大约850个瓶装水,准备送去给他们。 但突然下起了雨,路况令人担忧。

于是他们改变主意,决定用火车运送援助物资。 他们询问铁路部门是否可以将货物装上火车车厢,铁路部门同意了。 大约时十几个人把食品袋和水拖上火车,当他们到达部落村庄附近的车站时,陌生人帮他们把货物搬下火车。 村民们在车站接应他们,再把物资运到其他地方。

他说:“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基督教信仰,所以在这次救援过程中,我们自然地互相信任。”

从长远来看,所有基督教团体都打算优先处理地震灾民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 Samuel Chang说,花莲许多家庭在2018年地震后不得不修缮房屋,但六年后又发生这场大地震。 由于许多人生活在对下一次地震的恐惧中,他认为教会可以在为当地人提供心理咨商方面发挥作用。 他正在寻找基督徒辅导员前往花莲,透过教会提供这些服务。

芥菜种也看到类似的需求,从台湾的神学院招募修习心理辅导的学生和老师,一同帮助花莲的家庭。 “即使是非基督徒,祷告和专业咨商也能平复创伤后的情绪,”李肇家说。 “我们希望不仅能照顾他们的生理需求,还能帮助稳定他们的心理需求。”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或是订阅本刊,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哈玛斯攻击两年后,基督徒在苦难中看见果实

基督徒领袖盼望穆斯林和犹太人归主,使上帝的和平临到这地。

安静的见证,反而更响亮

如但以理示范的那样,“立志做安静人” 反而能开启那允许我们 “大声传讲福音” 的门。

基督徒,别被恐惧扭曲了

恐惧会扭曲我们的感知、缩窄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转离对上帝与邻舍的爱。

给上帝和邻舍你的 “注意力”

注意力不是一种可交易的资源,而是一份帮助我们爱神、爱邻舍的礼物。

关于孤独,以及基督徒的友情

即使身为基督徒,有时我们也忍不住觉得 “一个人” 更轻松。

教会,别再给Z世代贴标签

教会常误解如何塑造这个在萤幕中长大、渴望寻找生命目的年轻世代。

如何成为一间 “没有屏幕的教会”?

当基督的身体聚集一起时,他们不该感觉自己只是某个乐团或脱口秀的观众。

身处 “脑腐时代” 的教会

我们可以透过自身的行动来见证:即使在这个数位网络时代,活出一种 “与世界截然不同的基督徒共识”,是可能的。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