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Review

《来自谁的启示》揭示了关于人类的真理

这部现正于Netflix热映的南韩惊悚片道出了一个冷静的真理。

Ryu Jun-yeol as Sung Min-chan in Revelations

Ryu Jun-yeol as Sung Min-chan in Revelations.

Christianity Today May 6, 2025
Cho Wonjin / Netflix © 2025

延尚昊 (Yeon Sang-ho) 执导的《来自谁的启示》近期在Netflix上映,它所达成的,却与表面上看起来的目标相反。这部电影站在高处批判基督信仰,描绘一位怀抱着建立巨型教会的梦想,既年轻又虚伪的牧师堕落的过程。宋旻灿牧师 (Sung Min-chan) 认为自己获得了一种特别的神圣许可,可以为了实现上帝的旨意而犯罪,于是他做出各种可怕的诡计与行径。《来自谁的启示》试图说服观众,信仰其实只是一种错觉,能用精神分析和一点常识轻易破解。

然而,在欢快地嘲讽宋牧师的职分,以及他一再高声宣称的 “公义” 时,这部电影无意间呈现了一个真理:“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雅各书1:15 )

这种 “无意中说出真理” 的情况并不罕见。在那些对基督信仰抱持怀疑、甚至自称无神论者的作品中——例如诗人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小说家吴尔芙 (Virginia Woolf)、或导演冯提尔 (Lars von Trier)——竭力要一砖一瓦地拆解教会,却往往不小心展现出教会坚实的根基。

真理终将揭露自己。

《来自谁的启示》在片尾处最明确地阐述其电影主旨——不在教堂里,而在精神科诊疗室里。在电影中,数个月之前,精神科医师李锡成 (Lee Nak-seong) 在法庭上的证词,成功地将被告 “权养来 (Kwon Yang-rae)” 描绘得比他绑架并强暴的那位年轻女子还更像受害者。于是权养来被无罪释放,而那名女子最终选择自杀。

后来,那名年轻女子的姊姊,一名刑警,正在追查权养来最新的受害者,同时也试图了解更多关于他那段饱受折磨的童年。她不情愿地去拜访那位她认为导致妹妹丧命的临床医师。

在片尾戏中,电影试图将李锡成医生塑造成一位说出真理的人,一个清醒的声音,置身于一群宗教狂人及无法理性思考的创伤幸存者之中。面对满怀焦虑的女刑警,他冷静地解释,她不断看见已死妹妹指责她的幻象 (此时就出现在她面前),其实与权养来对施虐于他的继父的执着相似——他称那位继父为 “独眼怪物” ,并将自己犯下的罪行归咎于继父。

而这些执念,与 (如今已入狱的) 宋牧师所怀抱的幻想——即基督认可他的自私行径的想法——其实并无二致。  “人生中多数的悲剧,都是由一连串我们无法控制的情境造成的,” 李医师语调平稳地说道。 “像魔鬼或怪物这类东西,都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好为自己辩护。”

这位精神科医师巧妙地将魔鬼和罪一并贬为虚构的玩意儿,是人类为了应对问题、掩饰责任而产生的幻象,其实只不过该归因于一些单纯的 “情境” 。某一瞬间,他的说法令人联想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史金纳 (B. F. Skinner) 的结论——这位著名心理学家曾质疑自由意志的存在,认为人类行为不过是环境因素形塑的结果。然而,李医师同时也承认人类倾向自我辩护,这种预设的道德架构,却是史金纳绝不会认同的。

正是这种自我辩护,让宋牧师得以维持自己的伪善。在《来自谁的启示》开场时,这位福音派领袖表面上谦卑地牧养一间规模不大但关系紧密的小教会,心中却暗藏着跃升为更大教会主任牧师的野心——该教会当时正在他们社区兴建一栋华丽的新教堂。当他得知上级根本无意考虑他接任那个职位 (尽管他在社区里投注了不少心力) 时,他立刻跪下来恳求上帝给他这个机会。

几天后,宋牧师的祷告似乎蒙应允。原本预定接任的年轻人突然被公开指控犯下通奸罪。确信这是上帝的恩典临到,宋牧师开始不择手段地保住这个讲台资格——包括将雷雨中出现的 “神圣异象” 视为上天对他犯罪行为的超自然背书。

在情势彻底失控前,电影仍让观众对宋牧师生出一丝怜悯。镜头缓缓扫过他那破败教会办公室腐朽的墙面及漏水的天花板——当时,他正努力接待一位突如其来走进教会礼拜的陌生人。宋牧师才刚得知自己妻子有外遇,但即便在这背叛的冲击中,他仍注意到那名陌生人脚上的GPS监控器 (电子脚镣),并努力挤出一句欢迎词:“教会是为罪人设立的。上帝爱我们每一个人。”

然而,即便是这些稍显脆弱的时刻,也早已预示着宋牧师的堕落。他接待那位陌生人,与其说是出于关怀,更多是为了增加会友人数的渴望。当他发现那名陌生人 (保释中的权养来) 竟未填写入会表格,即使他送上了一件刚洗好的教会外套时,他大失所望。

而他与不忠妻子的对峙,也进一步削弱了观众对他的怜悯。他一再要求妻子认罪,同时却宣称自己 “早已悔改一切” 的说词显得极为刺耳,令人不适。

《来自谁的启示》是一部情节火爆的情感剧,充斥着拙劣的对白、不现实的人物设定,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安排。但它确实有效地描绘出 “欲望如何与私利结盟,从而孕育出罪”。宋牧师渴望在信仰群体中获得名声的同时,也极度渴望在自己与他人面前都显得特别像个义人。于是骄傲、欺骗及暴力接踵而来。他深信:上帝要他不择手段——包括杀了权养来——来确保他能顺利坐上新的讲台。

 “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宋牧师的堕落,其实本可在几个忏悔的转机中被中断。他原可选择向妻子坦承自己隐藏的罪,而不是在自我陶醉的祷告中责备她,却逃避自己过犯。他也可以在讲道时 (讽刺的是,他讲的那段经文正好对应他自己的罪) 向会众坦白一切。

《来自谁的启示》把宋牧师塑造成一个稻草人角色;向基督徒抛出一连串所谓的 “启示” ,实则只揭露了电影角色自己根深蒂固的自利动机 (而非所有基督徒的)。如果他在山丘上认出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身影,或看到破云而出的天使翅膀时,感动得流下悔罪的眼泪,那么这些画面本可以成为及时且具有纠正性的异象。但这些并未成为来自天上的信息,而只是他将妄想自我合理化的经验证据而已。

创作这部电影的人似乎未曾意识到的是:宋牧师那荒唐的伪善,反而印证了那套他自己无法达成的道德标准。他那令人发笑的破碎人生,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全人类共有的——无可避免地指向人们对恩典的需要。若人们愿谦卑领受,没有任何事物 (即便是谋杀的罪) 是基督的宝血无法遮盖的。

保罗·马奇班克斯 (Paul Marchbanks ) 是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英文系教授。他的YouTube频道名为Digging in the Dirt。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简体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hreadsTelegram

Our Latest

牧师深知被背叛的感觉

Hannah King

这些痛苦的经验并不是事工失败的记号,而是我们在基督里 “与祂有分” 的一部分。

Review

基督更新我们的 “心”,而非我们的大脑

Sharon Dirckx

人类的 “灵魂” 及 “生理” 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我在30年服事历程中学到的30件事

“后来我学到,其实所有事工,都是某种程度的青少年事工⋯⋯”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别整天把 “复兴” 挂在嘴上

我们也许承受不起真正的复兴。因为真正的复兴不只是人数的增加。

带着虚假的灿烂笑容牧会

Wes Faulk

多年事工生涯中累积、深埋心底的伤口,会以我们没意识到的方式影响我们。

Review

“内向的基督徒” 在教会的纠结

Matt Reynolds

内向的人不需要变成外向的人。但有时,我却让自己的内向成为借口,逃避了我应当去爱上帝子民的责任。

不要以世界的方式对抗世界

Tryce Prince

身为教会,我们能如何更健康地回应那些常使人分裂的议题?

News

越来越少香港青年对神学院有兴趣

Peter Maize

许多年轻人对教会在过去几年动荡中的消极与缺乏行动感到失望。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