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徒影响力人物

一个有影响力的基督徒若要名副其实,就必须是一个背着十字架的教师。

Christianity Today June 13, 2024
Illustration by Elizabeth Kaye / Source Images: Getty, Unsplash, Wikimedia Commons

教会有充分的理由对在社群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持警慎的态度,尤其是那些谈论属灵事物的人。我们对基督徒被“有影响力的网路名人”带领感到不安并没有错,尤其当这些人的魅力高于他的神学基础、创意高于信誉,并且这些领袖与教会门徒训练和问责机制脱离的时候。演算法、盈利模式和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创造了无穷无尽的诱惑和诱因,即使是起初立意善意的创作者也会被引诱至开始服事自己和流行文化里最糟糕的元素。

但我也相信,基督徒仍有可能在这种紧张关系中信实地发表想法,逃离“社群媒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在参加本月举行的“黑人基督徒影响力人物大会(BCI)”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大会创始人杰基·霍布鲁克(Jackie Horbrook)成功地打造了一种既有美感又以福音为核心的氛围。来自神学、社会运动和时尚等不同领域的基督徒创作者齐聚一堂,讨论如何使用自己的平台来荣耀上帝——以及如何在以基督为中心的同时驾驭走在文化前端的风险。

这些风险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新。在《约翰福音》第七章中,耶稣的兄弟告诉祂,祂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身为一个(网路时代前的)“影响力人物”的潜力。他们认为,耶稣需要更多地向外展示自己、更频繁地炫耀祂的神迹,因为“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约7:4)。

这些建议揭露了这些人没有理解耶稣真正的使命。尽管耶稣已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公众人物,但祂的目的远比几个“爆红的瞬间”重要得多。耶稣的目的并非追求影响力,祂的信息和时机必须与天父的救赎计画一致。 “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祂向讶异于祂的信息的群众如此说(约7:16)。

耶稣这段话应该成为拥有社群媒体事工并影响数千或数百万人生活的基督徒的指南。我们对社群平台成长的关注绝不能多于检视自己是否信实地管理我们的影响力。上帝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不是为了让我们炫耀自我、陶醉于别人的赞美。基督徒影响力的背后是十字架,十字架的目的是自我牺牲,而不是自我陶醉。

或者说,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如此。社群媒体的设计总是会让“信实于主的模式”违反人类直觉。成功的有影响力人士善于保护自己的平台,知道受众想要什么,这让他们时时刻刻面临被受众的喜好俘虏的危险。当我们迎合观众,以巧妙的方式提供他们期望看到和想听到的东西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跟随受众的步伐可能比他们跟随我们的步伐还要更多。

但这样的事不能发生在一个信实于主的事工。我们必须对听众讲真话,而不是搔痒他们的耳朵(提摩太后书4:3)。

但这样做可能对我们的平台不利。对我们的对手大加挞伐总是比批评自己人能得到更多支持。保守派基督徒想听到“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DEI)”如何毁了美国,社会正义派基督徒则希望听到他人无休止地回顾白人福音派的恶劣事迹。两者都不想听人反省自己的群体如何缺乏福音的同理心或真理。

但是,如果我们的公开见证是由观众的回应来决定,我们就太不像基督了。在耶稣的兄弟们提出困惑的建议之前的一章,当祂的事工吸引了大批群众时,耶稣做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无法想像的事情:祂对众人进行严厉的教导,导致许多跟随者抛弃了祂(约翰福音6:53-66)。耶稣传道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安抚或奉承祂的听众,肯定他们所有的自我认知和先入为主的观念。耶稣来是要造就人们,把人们带到十字架前。同样的,一个不愿为了真理失去追随者的“影响力人物”也不可能信实地服事上帝。

许多有影响力的人同时也面对“模仿及认可流行文化”的诱惑。对那些参与社会正义和运动的人来说,我们的神学往往会变得苍白和模糊。有关基督教性道德和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息开始从我们的平台上消失。我们不想失去世俗的政治盟友,不想冒犯文化的守护者,或因持有“保守/倒退”的观念而走红。我还记得,在是否批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组织对传统家庭伦理提出替代性的词汇时,我曾犹豫不决。我在原则上支持种族正义的信息,但我知道我的阵营里有许多人会将这场运动中任何一丝不同的意见视为背叛。

我们之中很少人有胆识在与世俗社运人士或学者进行交流的同时坚持圣经的权威性。我们太过忙碌于试图融入这个群体。我们之中一些人乐于被邀请入席,乐于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建立联系,但我们不配在成为世俗世界的傀儡和谄媚者的同时,在教会内发挥影响力。

这种描述既不夸张,也并非一种假设。我曾见过一些有影响力的基督徒在自己的平台上删除与杰基·希尔·佩里(Jackie Hill Perry)等圣徒共同制作的内容,只因为他们被人指责与佩里同台是一种“很冒犯人的行为”——但佩里所做的仅仅是讲述福音真理。这类基督徒影响力人士看起来更像术士西门,而不是耶稣,他们以牺牲福音的见证为代价,利用教会促进自己的事业(使徒行传8:9-25)。

一个有影响力的基督徒(Christian influencer)若要名副其实,就必须是一个背着十字架的教师。我们必须使用自己的才能和知名度来引导人们走向基督,而不是走向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但正如我在BCI大会上亲眼所见,有些基督徒能够并且确实达到了这个标准。从喜剧演员马修·哈德森(Matthew Hudson)透过讽刺来传播福音,到埃克米尼·乌万(Ekemini Uwan)透过为人倡议来爱她的邻舍,一些有影响力的基督徒正在使用社交媒体推进基督的大使命。这是教会的新媒体,是教会必须问责的新媒体,也是我们在此跟随耶稣的机会——像祂一样指引那些对我们的教导感到讶异的人至上帝面前。

贾斯汀·吉博尼是一位牧师和律师,也是基督教民间组织AND运动的主席。他是《同情与信念:信实地参与公民运动指南》(Compassion (&) Conviction: The AND Campaign’s Guide to Faithful Civic Engagement.)一书的合著者。

点此阅读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简体中文》的文章,或是订阅本刊,如想收到关于新文章的通知, 可通过免费订阅通讯或追踪我们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美签不确定性打乱中国基督徒家庭的计划

一些在家自学或在基督教学校就学的学生,开始寻找其他国家的大学就读。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以修士的姿态生活

若不想随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设定的社会规则牵引,就要选择一种 “有意识地跟随主” 的人生愿景,让基督的主权覆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无法思考时仍忠心于主?

当我们忘记上帝是一位什么样的神、忘记我们被造的目的时,会过着一种 “浪费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 “伪福音”

我们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却选择以更缓慢的步调在我们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与职业无关

我们需要重新塑造我们对 “工作” 与 “呼召” 的理解。

Review

我们渴望世界无法给予的东西

《传道书》为一个不快乐的世界指出一条通往有韧性的喜乐之路。

当人们不再害怕魔鬼时

Labubu、《Kpop猎魔女团》、《鬼灭之刃》:人们之所以将这些超自然生物人性化,是因为对善恶有了模糊的定义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