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中国的一位本似不可能的福音布道家

在美国经历羞辱后,宋尚节回到祖国传福音。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22, 2020
Image: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 Envato

宋尚节的故事在中国基督教史上相当广为人知。 1920年,他离开中国到美国学习化学,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学士学位,又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随后他转向神学,进入位于纽约市的著名的美国自由派基督教机构协合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学习。 他有过一次福音皈依经历,但神学院当局却认为他疯了,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 1927年出院后,宋尚节登上了驶向中国的轮船,把一生致力于宣讲福音信息。

但故事还有另一面,这在波士顿大学全球基督教学者达里尔·爱尔兰(Daryl R. Ireland)所著的新传记中得到了充实。 《宋尚节:中国现代基督教与一位新人的塑就》 介绍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优秀学生——他看到了异象,以新时代先知的身份说话,并通过 《纽约时报》 的填字游戏和藏在四部福音书中的“无线电原理图”解读了来自神的信息。 据说,有一次他爱上了一个超自然生物,并在7000位名誉女王的见证下娶了她。

爱尔兰获得了以前无法获得的资料,包括宋尚节在协和神学院的学生档案和大约6000页的个人日记,使他能够描绘出一幅非常复杂的图画。 基于这些材料,爱尔兰认为,关于宋尚节在美经历的这些看似不同的说法,最后都汇聚到了一点:塑就了中国最伟大的福音布道家。 它们是关于一位新人的起源故事。

当宋尚节回到中国时,因为被协和神学院开除,以及曾因精神不稳而住院治疗,他颜面尽失。 当他遇到基要派美以美会传教士科尔(W. B. Cole)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按照爱尔兰的说法,科尔在宋尚节身上看到了一个谴责协和神学院的现代主义神学的机会,而宋则在科尔身上看到了一个重塑自己的机会。 他们在一起,就宋过去的麻烦做出了新的诠释:如爱尔兰所总结的那样,“宋尚节在协和神学院遇到了在耶稣基督里所显明的上帝,他因此为学校所拒绝”。

这一新开端从此就成了宋尚节传讲的奋兴信息的关键。这就像对于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中国,当改革者希望摆脱国家的封建历史,追求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时,新的开端成为关键。

就传扬福音和中国现代化方面来说,宋尚节现在是一个新人。 例如,在1928年国民政府试图通过发起破除迷信运动来净化宗教。 同年,宋尚节开始了他的美以美会巡回宣教士的生涯,他在其中所宣讲的信息被爱尔兰描述为“经过属灵生活和科学的考验”。 因为是化学博士,他具备捍卫信仰的资格,来证明信仰不是科学要粉碎的迷信。

宋尚节生一次又一次地更新自己。 最初在农村传道时,他讲道的重点是讲超自然世界是如何表现在自然界中的。 1931年后,当宋尚节文加入伯特利全球布道团,在中国各中心城市巡回布道时,他的讲道转变为圣洁奋兴主义的新表达方式。 1933年,当他与伯特利的合作结束后,宋尚节再次改写了他的讲道稿,以针对他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社会阶层。

爱尔兰著作的最后两章涉及到20世纪早期中国的重要主题。 首先,它们展示了宋尚节的传道对女性有特别的吸引力。 男人和女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得救——宋尚节呼召他们组织自己的宣道团队。 众多妇女响应了这一呼吁。 在儒家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当时正在中国兴起的世俗女性主义憧憬以外,宋尚节提供了另外的选择。

同样,最后一章也涵盖了宋氏的神迹医疗事工。这一事工提供了在传统中医和西方生物医学以外的一个替代方案。 最终,宋尚节却无法医治自己。在为肛瘘折磨多年后,他于1944年去世。

爱尔兰就宋尚节重塑经历所提出的理论,是20世纪中国基督教发展史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他深入考究了宋尚节以及中国基督教是如何提供了一条从封建的过去走向现代化未来的道路。 这个新人和这个新宗教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的建立。

曹荣锦(Alexander Chow)是爱丁堡大学神学院的神学和世界基督教高级讲师。 他发表了两部专著,其中最近的一本是《中国公共神学:代际转变和中国基督教中的儒家思维》。

翻译:吴京宁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translation?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Share your feedback here.

This article is 1 of 200+ CT Global translations—including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You can also now follow CT in English on Telegram.

Our Latest

Review

我拒绝成功神学,但渴望它所承诺的事

罹患癌症末期让ㄧ位年轻的神学家对那些追求“健康及财富”的基督徒有了更深的同理心。

让教会为“渴望真理者”腾出空间

在我们的教会内,有些人活在坚定的信仰及不信之间的边界地带。

News

2024年十大圣经考古发现

从地中海的一艘沉船到在华盛顿特区展出的马赛克,这些发现让圣经研究学者在今年纷纷惊呼“太令人惊叹了!”

News

理查·海斯 (Richard B. Hays) 逝世 — 教导人们《新约》道德视野的伦理神学家

这位影响力宏远的学者表示,他对圣经文学整体性的坚定信念促使他改变对基督教性伦理的看法。

神圣的“不幸福感”

“情绪成功神学” 让我们以为圣洁能为我们带来幸福。但如果我们的不幸福本身也是圣洁的呢?

基督徒妈妈们的压力比谁都大

今日的育儿资源应为家长提供安慰,而不是进一步增加他们的负担。

News

逝世:吉米·卡特总统——政治家、花生农夫及基督徒

这位来自乔治亚州的浸信会基督徒,因他的福音派见证及进步派的政治主张挑战了人们传统刻板印象的分类。

呼召不只关乎做什么工作

我们常常把我们的呼召与上帝对我们职业的旨意混为一谈,但这合乎圣经教导吗?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